快訊

雪白美景降臨!玉山凌晨零下6.6度低溫 北峰觀測到霧淞

比起擔憂戰爭更不滿經濟 紐時:沮喪的年輕選民 大選關鍵變數

唐禹哲瞞當爸11年 前女友閨密抱不平:你說婚宴後會登記

假新聞

改編真實新聞舞台劇《罪.愛》 強顏歡笑的集體放逐與悲傷

文:劇場狂粉的日常 / 鳳君2023兩廳院秋天藝術節壓軸作品《罪.愛》由金鐘編劇詹傑和導演黃郁晴共同創作,取材真實案件,透過扎實田調挖掘犯罪的隱藏面;爬梳女性犯罪背後的原因,人心的脆弱跟匱乏又如何被...

琅琅悅讀

台灣八年級生表現亮眼!超車歐洲國家 公民認知、性別平權支持度國際第一

睽違6年,今日我國調查團隊與其他國家同步公布2022年「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簡稱ICCS)成果,研究發現在24個參與國家之中,台灣13歲半學生在眾多老牌歐洲民主國家中脫穎而出,於公民認知項...

文教

喊選舉到了騙子掮客一堆 柯文哲自爆有人開價「我當副手就給2億美元」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天表示,先前有人自稱是美國參議員的助理,到民眾黨中央黨部打好關係,宣稱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要向他通話,這種所謂的熱心人士國際騙子一大...

要聞

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賣通」涉賣假藥 歐盟委員會調查

歐盟委員會6日宣布調查「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涉嫌銷售假藥等產品,歐委會要求速賣通這家阿里巴巴子公司在11月27日前說明。法廣網報導,歐委會6日宣布給「全球速賣通」設定的最後期限是11...

兩岸

假訊息猖獗...媒體如何重拾社會信任 紐時發行人沙茲柏格給建議

假訊息氾濫到升級為認知作戰的程度,從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到2022年的俄烏戰爭,乃至進行中的以色列與哈瑪斯衝突,當事兩造和網軍側翼推波助瀾,連媒體都被拖下水。執全球新聞牛耳的紐約時報發行人沙茲柏格...

聯合報

影/網友稱與陌生人隔牆愛愛驚覺是親爸 記者調查發現根本捏造

近期一段錄音檔在國外社群媒體上瘋傳,因為一名不知名的女子在音檔中爆料朋友不小心跟爸爸發生關係,驚人言論引發國外網友熱烈討論。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這段音檔錄下兩名有英國腔...

全球

主持政院食安會報 陳揆:對進口雞蛋政府虛心檢討改進

針對進口雞蛋事件,行政院長陳建仁昨天主持「行政院食品安全會報112年第3次會議」時表示,政府也會虛心檢討與改進,並持續輔導業者,確保各類蛋品的來源與品質,並由食藥署針對食品實質轉型認定訂定明確規範,...

要聞

綠雞蛋+1?高雄民眾剝水煮蛋驚見「灰綠色蛋黃」 網掀兩派論戰

聞蛋色變。一名網友PO網指,剝開一顆水煮蛋,但蛋黃是灰綠色的,詢問「是巴西蛋嗎?可以吃嗎?」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說,「寄給陳建仁確認一下」、「小心等等被做筆錄」,但也有網友指,「是蛋煮久了後的自然顏...

要聞

密蘇里地方報刊出「反AI評論」卻是AI寫的…好諷刺

1878年推出創刊號的密蘇里州地方報紙「聖路易郵訊報」(St. Louis Post-Dispatch),本周刊登主張新聞媒體不應該使用人工智慧(AI)工具的一篇評論專欄,其實就是由微軟(Micro...

全球

基隆高中新生提升媒體識讀能力 當數位時代聰明閱聽人

網路世代會從網路取得不少資訊,市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舉辦媒體識讀講座,希望參加的國立基隆高中新生,避免被假新聞蒙蔽,被假訊息詐騙。手機剪輯攻略課程則是教導學生,如何運用手機拍出可以抓住閱聽人目光的內容...

文教

近7成國人 3個月內曾遇詐騙

詐騙訊息防不勝防,二○二三年台灣網路報告顯示,六成七的民眾近三個月遭遇過詐騙訊息,百分之三點七民眾更因此受騙;對於防治不實訊息,超過八成民眾認為大型網路平台、政府都應建立規章制度來管制不實訊息。財團...

社會

TWNIC調查:民眾判斷假新聞沒信心 認應有「AI素養」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今(29)日公布2023年度《台灣網路報告》調查結果,這項委由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進行調查的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網路使用率與相關應用服務逐年增長,而提升民眾數位素養、鼓勵...

要聞

網紅、里長都被滲透?沈伯洋揭新型態認知戰手法

(內容/沈伯洋,編輯撰稿/一刻鯨選)近幾年每當有「大事」(好比總統選舉)發生,可能會發現幾個名詞的「出鏡率」特別高,像是「認知作戰」、「資訊戰」、「假新聞」。最近也有網友拿這些名詞當成玩笑梗,調侃時...

琅琅悅讀

科技防堵假訊息 恐成雙面刃

全球面臨假訊息困境,新科技有助防堵假新聞,還是製造更多假新聞?世界新聞媒體年會的論壇上,有講者認為,Web3.0核心技術區塊鏈具有「不可竄改」特性,可確保新聞內容不被冒用、被再製擴散,有助於防堵假訊...

要聞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別忘記媒體的社會責任

本屆世界新聞媒體年會討論重點包括假新聞、選舉及政治等議題,相信台灣的在野黨可說是刻骨銘心,因為蔡政府三不五時要打假新聞,偏偏所謂綠媒為了掌握「空戰」優勢,傳播相關政客編造的「假新聞」,當鋪天蓋地達到...

評論

世界新聞年會:假訊息促選舉兩極、暴力化 應協力對抗

2023世界新聞媒體年會今在台北進行第三天議程,有來自57國逾900名編輯和媒體高層齊聚,菲律賓新聞網站《Rappler》共同創辦人Glenda M. Gloria表示,假訊息已在選舉中被作為工具,...

要聞

觀點不被隱沒…媒體性別平衡 讓世界更美好

「讓媒體高層達到性別平衡,不只是為了女性,更是讓世界更美好;媒體結構具備平衡與多元,才會擁有多元的觀點和平衡的視野。」來自波札那、甫獲得2023世界新聞出版協會女性新聞編輯領導獎的Emang Mut...

要聞

參加世界新聞媒體年會 侯友宜:假新聞影響總統大選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首度來台,由聯合報承辦為期三天的論壇,晚宴今晚在台北圓山大飯店登場,新北市長侯友宜受邀出席。侯友宜表示,美國大選面臨假新聞充斥的問題,為政治、經濟帶來傷害,台灣在2024總統大選也遇...

要聞

港特首:若假新聞問題可控 政府將不會特地立法管控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明確表示,如果問題可控,政府不會為假新聞問題進行立法。星島日報今天刊登對李家超的專訪,他在訪問中說,目前假新問題可控、不嚴重,政府不會就此立法,「(政府)不會因為傷風咳就當癌症處理...

兩岸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開幕 台灣地緣政治成焦點

二○二三年世界新聞媒體年會昨天開幕,台灣的地緣政治議題成為各國媒體關注焦點。學者分析,美中競爭近期有所緩和,正進入緩衝、對話的窗口,機會之窗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但紐約時報總編輯Joseph Kahn認...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