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開幕1周就大排長龍!士林夜市開賣大陸傳統點心 網友不酸了:確實特別

性騷環抱下屬還說「好香」 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被監院彈劾

強度接近大陸冷氣團!這天起東半部掀雨勢 周五最冷時間點曝光

美媒:華為新品可用自研星閃技術 挑戰藍牙WiFi

華為官網上的mate 60 pro系列手機。(圖/取自微博)
華為官網上的mate 60 pro系列手機。(圖/取自微博)

華為被認為有可能突破美國對中國晶片制裁,在25日秋季發布會公布自家研發的「星閃」技術可應用於多款新產品,華爾街日報形容,這舉措是挑戰藍牙和Wi-Fi這些全球無線通訊標準。

華爾街日報25日報導,華為25日舉行的秋季新品發布會,除了近期受到廣泛關注的智慧型手機Mate 60系列外,還有其自家研發的「星閃」(NearLink)技術。

報導指出,「星閃」是華為的近距離無線連接技術,最初稱為「綠牙」(Greentooth),後來因名稱過於隨意而被棄用,其後重新命名為「星閃」。

華為稱,「星閃」技術結合了藍牙(Bluetooth)和Wi-Fi的最佳特性,並能與藍牙和Wi-Fi同時使用。「星閃」具有類似於藍牙的低功耗、輕量級連接功能,同時可以像Wi-Fi滿足高速、大量數據傳輸和高品質連接需求。

華為表示,「星閃」可根據情況在不同模式間切換。和藍牙等技術相比,「星閃」的功耗不到一半,速度可達6倍之多,數據從一個點傳輸到另一個點所需時間僅是1/30,而在同一網路下支持的設備數量可達10倍之多。

「星閃」技術於2021年12月首次亮相,當時主要聚焦在車載應用。今年8月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宣布,將「星閃」技術整合到華為自研消費類電子設備的操作生態系統中。

余承東在25日的發布會表示,「星閃」可應用於消費類電子產品、電動汽車、工業製造等領域,為華為的自研生態系統提供連結性。

報導形容,這顯示華為挑戰藍牙和Wi-Fi這些全球無線通訊標準,也顯示中國在美國制裁下,加倍努力在關鍵技術上自給自足。

為何華名的「星閃」技術這麼重要?報導指出,藍牙目前由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IG)監管,該組織負責向製造商發放使用藍牙的相關許可。

在被美國制裁後,華為在全球一些主要技術協會的資格曾受到限制。如果沒有這些技術組織的會員資格,華為的各種電子設備在使用藍牙和Wi-Fi等重要功能可能受到限制。

華為高管王軍2021年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雖然表示,後來華為的會員資格恢復了,但華為仍決定自研技術。

所以在華為應對美國制裁之際,「星閃」可能對該公司至關重要。

報導又表示,中國的技術崛起與其全球野心有千絲萬縷關係,因為中國會憑藉技術進步來擴大對地緣政治的影響力。

2020年9月中國組建了一個近距離無線技術聯盟,目前有300多家公司和機構,其中大部分是國內參與者,既有國有電訊運營商,也有華為、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和比亞迪等智慧型設備和汽車製造商。

美國 華爾街日報 余承東 華為

延伸閱讀

華為秋季新品大賞!多款創新智慧穿戴裝置 展示科技創新實力

華為新品發布會 劉德華來了!「非凡」哏圖瘋傳

算力才是王道!孟晚舟喊「華為做3件事」 郭正亮:這才可怕

塔利班計劃擴建監控系統 華為或成合作伙伴

相關新聞

陸雙重困境 外資減少外人不來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趁著幾乎完全封鎖邊境近三年的新冠防疫措施結束之際,中國富人今年已將數千億美元資產轉移出境。華爾街日報也...

馬雲拋售阿里股票?阿里合夥人蔣芳:馬雲一股都還沒有出售

針對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家族信託公司,計畫減持1,000萬股,預計套現8.707億美元。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首席人才官蔣芳...

外商撤資變多 陸FDI連5月衰退

中國大陸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十月,大陸實際使用外資金額(FDI)為人民幣九八七○點一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

王文濤會雷蒙多 關切半導體禁令

為落實「拜習會」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共識,中美商務部溝通交流機制首次部長級會談十六日在舊金山舉行,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就美國...

大陸地方政府債務達408兆 北京出手管制了

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達408兆元,大興土木闢建基礎設施導致債台高築是主因之一。據外媒報導,北京當局已通令地方政府中止「有疑慮...

淘寶、京東雙11戰報 又蓋牌

中國大陸民間消費未完全復甦,「雙十一」購物節結束後,電商巨頭京東、阿里巴巴旗下淘天集團都未公布具體成交數據,只用「用戶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