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520兩岸過招!雙城論壇陸方踩線團訪台 北市府520後向中央申請

憲兵拒分手掐死同單位女友遭聲押 法官諭令羈押禁見

考完對答案! 113年國中教育會考 5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校園門禁森嚴 港媒稱中國大學喪失開放精神

北京大學。(取材自微信)
北京大學。(取材自微信)

包括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等著名學府近年來門禁愈發森嚴,進入校園需提前預約。港媒批評,中國「解放思想45年之後」,絕大部分中國大學卻「大門緊閉,閘機森嚴」,喪失了開放精神。

香港01今天刊文表示,12月18日是中共11屆三中全會召開45週年,45年前的今天,以這次會議召開為標誌,中國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一個新時代來臨。

文章說,「改革開放是改變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讓中國走出對外封閉狀態,不僅為經濟建設提供強大政策保障,還開拓了人們視野、解放了人們思想,深刻改變中國社會的經濟與思想面貌,為中國崛起打下了堅實經濟基礎。

文章提到,做出改革開放決策之前,中國進行了一場全國範圍的大辯論。當時很多人擔心一旦打開大門讓外資、外國人、外國的電影文學和文化進來,人們的思想就會被侵蝕腐化,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就會被改變,政權會面臨被顛覆的危險。

但「幸運的是,那一代領導人高瞻遠矚」,以極大使命意識與擔當精神,毅然對內改革、對外打開大門,做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

事實證明,認為打開大門會危害中國安全的擔憂純屬杞人憂天。相反地,經過改革開放後數十年發展,中國從落後經濟體迅速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以北京清華、北京大學為代表的數千所中國大學見證了中國從對外封閉到改革開放的整個過程,並參與其中。

文章強調,數十年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證明,對外開放是完全正確的決定,是改變中國發展與中國人命運的決定,是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但遺憾的是,經過改革開放洗滌、解放思想45年,以及在官方做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開放的背景下,「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幾千所中國大學中的絕大部分卻大門緊閉,閘機森嚴,喪失了開放精神」。

「現在,進出清華北大在內的絕大部分中國大學,都需要提前預約,並且嚴格限制參觀人數。別說對外開放,連對內開放、對國人開放都做不到了」;校園管理部門的理由是擔心校園安全,擔心外人自由出入會影響教學與科研秩序。

文章批評,2010年以前,「學校攝像頭沒幾個,就幾個門衛保安,也沒出多少安全問題,為什麼現在高校各處及大街小巷攝像頭密佈,安保力量比原來不知道強了多少,怎麼反而更不安全了呢?」

此外,「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怎麼全球那麼多遠沒有中國安全的國家的大學都能對外開放,可以自由出入參觀」,而很多國際著名大學甚至連院牆、大門都沒有,本身就是一個城市的開放式人文高地和旅遊景觀,為何就沒有安全擔憂和秩序問題呢?

文章質疑,大學應開社會風氣之先河,應走到社會的前列、走到開放的前列,北京清華、北大作為中國最著名、最有影響力的兩所大學,更應引領開放潮流,怎麼能以安全或秩序等藉口將自身與社會隔絕,封閉起來呢?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延伸閱讀

竹縣與清大宣布合作高中課程 推動課程發展與特色專班

2023世界綠色大學評比 崑大全球356名南部唯一科大

北大刷臉門禁 副教授「跨欄」入校被保安追

北大教授「跨欄」返校惹爭議 開放校園再成話題

相關新聞

現實版「飛馳人生」 東莞車手借車湊零件「拼」出冠軍

車是借的,輪胎是二手的,皮衣是雜牌的,報名費是朋友湊的。近日,廣東東莞車手郭小蓬憑藉「散裝」配件,奪得摩托車邀請賽新人組...

陸發布地磁暴紅色預警 新疆阿勒泰出現極光

大陸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11日發佈地磁暴紅色預警,5月10日23時起發生地球磁暴,最大級別達到超大地球磁暴(Kp=9...

花萬元要進南昌火箭發射場卻被騙 陸政府出手管制

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號」將於3日下午17時至18時實施發射任務,時逢大陸五一連假,數萬人湧至發射場周邊觀看火箭發射,大陸...

華為火燒車釀3死!死者妻突刪質疑貼文籲勿打擾 網納悶:有什麼協議?

一輛華為「問界M7」電動汽車26日在山西追撞起火釀3死引發熱議後,原本出面質疑車廠的死者妻子昨夜突然發表聲明,要大家刪除...

五一連假大陸多校禁大學生組團出遊 網友酸「更合適辦托兒所」

中國五一勞動節連假明天登場,官方拚旅遊消費之際,近日傳出多地大專院校下令禁止學生組團旅遊。消息一出,引發輿論批評校方根本...

中國閱讀率調查平均破8成、逾3小時 陸網友吐槽:我都看小紅書

日前中國發布2023年全國民眾閱讀習慣調查,結果顯示包括各類閱讀媒介和出版刊物在內,整體綜合閱讀率高達81.9%,比2022年提升0.1%,亮眼的數據卻換來許多中國網友吐槽,認為數據是在作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