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科大促進新農業經濟 2連霸今年再奪遠見USR首獎

第4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得獎名單出爐,多年來積極推動產官學農業教育的雲林縣虎尾科技大學,去年才獲首獎,今年再以「共創在地新農業合作經濟計畫」新農業合作經濟模式,再度榮獲「產業共創組」首獎,由校長張信良代表授獎,再創雲林之光。
虎科大農科系去年以「永續環境-傳續師徒精神-承續農業區域優勢」計畫,榮獲《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人才共學組」首獎,今年以「共創在地新農業合作經濟計畫」導入企業管理模式,獲評審青睞再奪下「產業共創組」首獎,對農業大縣的雲林,推動產學合作再創佳績。
今年獎項以「大學永續報告書」與傑出方案進行評選,傑出方案包含「生態共好」、「在地共融」、「產業共創」、「福祉共生」、「人才共學」及新增的「綠色校園」組。兩類7組共120件報名角逐7個首獎與16個楷模獎項,獲獎率僅19%,虎科大能蟬聯二連霸,相當難得。
校長張信良表示,虎科大辦理農民大學邁入第13年,期間建立「農業學習者的終身陪伴」機制,聚集小農、累積資源,讓農民的獲利年年提升;並經營管理「虎尾馬光有機集團栽培區」,招募在地農民共同加入有機作物種植行列,領頭示範並輔導在地農業轉型升級,讓雲林農業再創新貌。
農業科技系主任戴守谷表示,「共創在地新農業合作經濟計畫」將企業管理的五管概念「產、銷、人、發、財」導入農業,並運用新增「合」的理念,提出「升級新農業合作經濟六步驟」,促成在地小農組成「保證責任雲林縣精緻農業生產合作社」,利用「合作模式」整合在地分散的農業資源,並將合作社企業化。
在「產業專區」打造精緻農業(有機農業)產業鏈;「品牌行銷」則將農產品牌化,解決產銷失衡問題,「人員溝通」方面由校方擔任橋樑,磨合農業師徒、跨世代的理念差異,使農業技術能落地執行;「技術發展」層面,量身打造適合台灣農業的工具,研發新產品、新設備與新技術;在「健全財務」上集結農民募資作為合作社營運基金,共享設備資源。串連農民合作確保生產利潤,創造更高的規模經濟。
張信良說,虎科大111年成立「永續發展暨社會責任處」朝綠色大學邁進,透過行政、教學及師生參與機制等,將ESG融入校務治理。虎科大農業科技系創立第4年,提供大四生全學年實習,薪資所得穩定,也反應出新模式的創立,讓青年人願意返鄉從事更先進的農業科技應用。
張信良指出,未來虎科大將繼續運用高教前瞻科技能量,在高鐵校區建置智慧綠能示範場域,形成永續大學示範基地。同時聚焦雲林環境,包括在地沿岸的海洋汙染、高鐵雲林站周邊地層下陷與濁水溪風沙等問題,整合師生專業團隊,成為雲林的行動智庫,繼續為在地問題提出解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