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老婦腰痛自行服用止痛藥 引發急性腎衰竭
75歲黃姓老婦有糖尿病、高血壓、合併慢性腎功能不全等健康問題,因長期受腰痛及退化性膝關節疼痛之苦,常到住家附近診所請醫師開立止痛藥或止痛針劑,也自行去藥局買止痛藥,一段時間後她發現尿量減少,且眼瞼與兩側下肢水腫而就醫,醫師檢查腎功能發現老人家疑因止痛藥引起急性腎衰竭,請她停用止痛藥及止痛針劑,配合醫師治療後,老婦不僅尿量漸增,水腫也獲改善。
大千健康醫療體系後龍診所腎臟內科醫師廖宸甫表示,病患經腎功能檢查發現她的肌酸酐為3.15mg/dl(正常值為0.7-1.2),疑似止痛藥引起的急性腎衰竭;在老婦停用止痛藥及症狀治療後,她的腎功能進步到肌酸酐1.94mg/dl,老人家也不敢再隨便服用止痛藥物。
廖宸甫表示,藥物濫用是一般民眾,尤其是老人家罹患腎臟疾病的重要隱憂,很多人到醫院或診所就醫時,都覺得要打針或拿藥才算有看診,卻忽略很多藥物會對腎功能造成影響,甚至造成不可治癒的傷害。老婦過度使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但服用太多或太久,都容易對腎臟造成傷害,尤其有慢性腎功能不全、腎病症候群、阻塞性腎病變、肝硬化、心臟衰竭、嚴重感染或高齡病患來說,造成慢性腎臟病變機率又更高。
一般常用的止痛藥大多是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長期服用會引起急性腎衰竭,影響腎絲球功能及腎間質炎,讓發生慢性腎臟病的機率提升3至5倍。如果腎功能受損階段還在早期,及時停藥並接受治療,還有機會恢復,但發展到中度腎衰竭之後,情況就很難完全恢復。
他指出, 除了止痛藥,有些混合成分的感冒藥、抗生素、化療藥物及顯影劑,都可能造成腎功能損傷,如因使用劑量過重、過久而造成腎臟傷害,必須立即停止使用,並配合持續追蹤腎功能,即使無法完全恢復原本的腎臟功能,至少可避免腎臟進一步受傷害。
廖宸甫提醒,並非所有的西藥都會傷腎,像控制血糖、血壓的藥物就有保護、甚至改善腎臟功能的效果,重要的是務必要在醫師及藥師指示下正確服用藥物,才能確保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