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二代創生新書發表 17故事看見客庄新生命

新書中主角二代創生受訪者在開幕式合影。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提供
新書中主角二代創生受訪者在開幕式合影。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提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28日舉辦「二代創生:看見客庄的新生命力」新書發表會,展現學術與地方連結成果,校方指出,這是一本由學生採訪寫作的深度報導作品集,共收錄了新竹縣17個二代創生的故事,將贈予新竹縣市各級學校圖書館與公部門圖書館閱讀典藏。

「二代創生:看見客庄的新生命力」書中探索返鄉青年如何以新生代的思維接手、改造、創造地方產業,實踐出新的可能性。校長林奇宏說,客家文化學院從課堂學習走向地方實踐,與新竹縣客庄地方創生故事產生深刻的連結,並且讓二代創生品牌的效益加乘,為地方創生業者產出新可能。

客家文化學院院長黃紹恆表示,學院於去年2010年起投入「客庄創生」研究計畫,並結合院內「客家深度報導」課程,由黃淑鈴教授與鄭朝方客家專家指導學生們採訪寫作,並將成果出版成書。

黃紹恆指出,青創事業主基於孝順的想法返鄉創業,雖然有上一代的事業基礎及協助,卻也經常在理念與作法上,兩代之間無法避免相當時間的衝突與磨合,但確信磨合與衝突的結果一定是好的,採訪紀錄的青創事業如今不僅更壯大,且有力量幫助其他的青創事業。

主編黃淑鈴教授表示,由學生採訪寫作的深度報導作品集,共收錄了新竹縣17個二代創生的故事,探索返鄉青年如何以新生代的思維接手、改造、創造地方產業,實踐出新的可能性。

該書故事分為5個篇章,分別是「創造地方共生」、「打造品牌價值」、「翻轉家族事業」、「將藝術帶進生活」、「讓餐飲多點文化」等,讓讀者能悠遊在字裡行間,感受青創之路的堅持與熱情。

主編客院客座專家鄭朝方表示,書籍聚焦「二代」的家族傳承,除了彰顯地方創生的生生不息外,同時也意在表現時代流動感的興衰,這本書不是為旅遊而寫,卻像極了一本新竹縣客庄深度旅遊的專書。

陽明交大傳播與科技學系學生,也是新書作者之一的王冠云提到,在書寫訪談過程得到許多面對社會考驗時要如何因應跟解決的啟發,是現階段畢業後即將面對工作尋找時,一個很好的準備經驗,讓學生不至於跟社會脫軌。

臺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表示,從2019年起,地方創生做為國家發展重要的戰略計畫,開始成為一門顯學。此書談的是「二代創生」,而非「地方創生2.0」,清楚地展現出二代所要代表的「傳承」的意涵,讓新竹縣的二代創生成為台灣地方創生的典範。

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出席新書發表會,他指出,陽明交通大學重視客庄地方創生,並且透過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鼓勵莘莘學子參與USR地方創生,即早投身地方,實踐社會責任。記者巫靜婷/攝影
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出席新書發表會,他指出,陽明交通大學重視客庄地方創生,並且透過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鼓勵莘莘學子參與USR地方創生,即早投身地方,實踐社會責任。記者巫靜婷/攝影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帶領新書主編及在場貴賓透過「打開客院書卷」揭開新書發表會序幕。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提供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帶領新書主編及在場貴賓透過「打開客院書卷」揭開新書發表會序幕。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提供

客家文化 新竹 青創

延伸閱讀

金山商圈推動創生 金好鴨嘉年華週日登場

你所不知道的中壢車站:青年創生用虛擬「博物館」為中壢多元文化寫故事

聯合70許願人何培鈞 打造亞洲創生數位匯流邁出一大步

花蓮推8鄉鎮客家庄觀光 設計客庄旅遊電子書帶著走

相關新聞

台大政經學院 爭議中揭牌

台灣大學新設「國際政經學院」昨天揭牌,蔡英文總統出席。該學院在規畫期間就遭外界與台大師生質疑會排擠校內資源、有政治力介入...

國環院中原大學首簽MOU 創淨零永續學術新聯盟

私立中原大學與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國環院)為加強科學研究與環境保護合作,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集結專業知識、技術能...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揭牌蔡英文蔡明忠等人出席 盼培養政經領導人才

台灣大學新設「國際政經學院」2月由教育部核定,今日在台大徐州路校區舉行揭牌典禮,總統蔡英文也親自出席。校長陳文章指出,決...

台大新聞所 撤回學士班申請

本報去年底報導,台大新聞研究所擬申設學士班「全球新聞傳播學系」,但近期再掌握,由於教師員額不符申設學士班規定,台大校方建...

佛光大學推大一免學雜費 轉學考錄取生可獲1萬元

佛光大學今於台北舉行記者會,今年結合政府補助推出「新生免繳學雜費、大二到大四政府補助3.5萬佛大加碼3.5萬」政策,且針...

林光華砲轟 陽明交大群聯大樓暫停

陽明交大校方規畫在六家校區林家古蹟群旁供群聯電子蓋大樓,師生連署抗議。林家後人、新竹前縣長林光華昨批校方不尊重師生及林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