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用生命學騎車....初領駕照前3年死傷最慘重 北市揭原因
各縣市政府專注洗刷「行人地獄」之名,但近3年台北市交通死傷事故中,行人占6%,機車死傷卻達77%以上,其中以18至24歲最多,又以初領取駕照3年內死傷最嚴重,有如用生命在學習騎車,台北市長蔣萬安宣布今年是「交通安全年」除了改善行人安全,如何降低年輕族群騎車死傷事故,實刻不容緩。
交通局資料分析,北市日間活動人口數約328萬人,跨縣市至北市通勤、通學情形,新北市有78.9萬人,桃園市8.2萬人,基隆市4.9萬人,跨縣市至台北市通勤學頻繁,通勤以騎機車最多,約占33%;據統計,以111至112年,北市死傷事故中以機車為大宗,占7成以上。
根據族群分析,機車死傷人數以18至24歲年輕族群中,以初領取駕照前3年死傷情形較嚴重,隨著取得駕照時間越長,死傷人數明顯下降。北市交通局認為,新手駕駛,恐因防禦駕駛觀念薄弱導致,另外就是速度管理的問題,與超速有關,以及法令認知不足。
台北市交通局交通安全科長葉志宏表示,近3年統計,北市車禍死傷最主要的車種為機車占77%,再以年齡層分析,18到25歲占比為24%,判斷該族群剛領到駕照,對於路權、左右來車、騎乘技巧,以及對車速無法精準拿捏有關。
葉志宏表示,台北市補助尚未考取駕照的學員,在考照之前能到駕訓班上課,內容包含建立路權等觀念的學科,以及控制油門、障礙排除等術科。另外,考量死傷事故多為18歲高中3年級將畢業升大學,因此市府積極到學校內宣導駕駛基本觀念,以及駕訓班課程補助。
葉志宏表示,根據公路總局統計,機車駕駛考取駕照之前有先到駕訓班上課者,違規風險降低56%,肇事風險降低35%,「超速違規,本身的事故風險值就很高。」
北市交通警察大隊指出,年輕族群對路權、安全騎乘技巧及速度管理認知不足。交大表示,對於取締超速,目前已經做到巷弄內的測速取締。
根據中央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綱要計畫願景,目標是在116年將整體死亡人數下降18%,針對機車死傷事故,北市府表示,已率全國之先,配合交通部公路總局辦理「機車道路安駕訓練」補助計畫,台北市額外再補助1,200元;補助及加碼優惠方案,截至去年10月底,駕訓補助累積補助人數達3515人。
另外,製作宣傳單張提供高中職發放給高三生廣為宣傳,並印製配送至北市本市各大專院校與駕訓班等供學生及民眾知悉。
交通局也分析,機車死傷事故前3名肇因,分別是未注意車前狀況,排名第二是超速失控,第3是未依規定讓車;增幅最多的前3名是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和未依規定左、右轉。 發生位置以路口占6成最多,機車涉入路口側撞中,左轉側撞件數約為右轉側撞件數之3.2倍。
由於從數據上分析,機車的碰撞事故,左轉側撞比右轉側撞多,交工處指出,未來交通局和新工處研議對道路型做改變,讓左轉車車道設保護時相,盡量能夠在左轉的時候不要有對象的直行車,北市交通性能改善小組也會做中長期路型改善的工作,未來會和新工處一起合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