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史哲首次出訪歐洲 捷克參議長邀訪家鄉特爾奇市

文化部長史哲(左)到訪捷克特爾奇市(Telč),由捷克參議長韋德齊(Miloš_Vystrčil,右)分享介紹其家鄉的歷史人文及建築特色。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長史哲(左)到訪捷克特爾奇市(Telč),由捷克參議長韋德齊(Miloš_Vystrčil,右)分享介紹其家鄉的歷史人文及建築特色。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史哲昨(12)日起赴歐洲展開首次出訪行程,預計拜訪捷克、荷蘭與法國重要藝文機構、會晤政治界及文化界等重要人士,並主持台法文化獎頒獎典禮。首站到訪捷克特爾奇市,在駐捷克代表處大使柯良叡陪同下,會晤捷克參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維索吉納省長施瑞克(Vítězslav Schrek)、特爾奇市長布爾特尼克(Vladimír Brtník)。史哲表示,期盼藉此次出訪,深化台灣與各國的文化交流,以民主多元與文化之力緊繫彼此的友誼。

捷克參議長韋德齊特別邀請史哲到訪他的家鄉,也是捷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特爾奇市,除參訪當地重要古蹟及文化景觀,並就兩國的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文化資產與居民共存共處等議題交換意見。對於史哲提到,因為台灣非聯合國會員國,以致於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擁有許多阻礙。韋德齊回應,「雖然未來還有一段路要努力,但我們會持續關注這個議題」。

特爾奇市以一系列保存完好的文藝復興房屋及水城堡等建築聞名,在1992年被列為世界遺產,包括韋德齊在內的歷任市長一直致力讓歷史建築、文化景觀與現代生活並存,因此可看見在特爾奇市中心的老廣場,車輛也可自由通行,是捷克其他世遺未有的特色;而特爾奇市所在的維索吉納省(Vysočina)更擁有3座世界遺產,為捷克各省之最。

史哲說,自己是首次到訪捷克,來到特爾奇市,才真正親眼見識到這個國家與這座城市的美麗。台捷兩國一向在世界自由民主的陣營裡有著堅固的友誼,期盼能將這次來到特爾奇市的見識與體驗帶回台灣,讓更多台灣人知道捷克的美麗、來到捷克。

台捷從今年7月開啟直航航班,身為重要推手的韋德齊提到,非常高興有機會讓台灣的文化部長親自看見捷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美,期待直航後,有更多的台灣民眾將維索吉納省及特爾奇市列為行程重點之一。

史哲還到訪捷克國家博物館,由捷克文化部次長赫拉斯特(Ondrěj Chrást)、館長盧卡其(Michal Lukeš)接待。史哲說,捷克國家博物館在2022年分別與國立台灣博物館、故宮締結姊妹館,5個月前館長也到訪台灣,與台博館進一步簽訂「捷克城堡與古堡特展」展覽合作意向書,並邀故宮赴捷克展覽。這次特別到訪捷克國家博物館,除是對雙方合作的具體承諾及回應,更期盼增進雙方文化的瞭解,促成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

赫拉斯特也宣布,明年將與國立台灣文學館進行為期1個月的文學交流,期待兩國以國家級博物館的各種形式交流,開啟更多的合作可能。

世界文化遺產 史哲 捷克 文化資產 文化部

延伸閱讀

推動口述傳統 泰雅族Lmuhuw吟唱保存者曾作振74歲辭世

史哲:台灣文化世界舞台快速崛起 同時面臨中國大陸威脅

文化部攜手21縣市 打開公共圖書館借閱電子書限制

公立圖書館收購書籍至少7折 電子書可無限借閱

相關新聞

故宮正館擬增建玻璃入口亭 挨批去中、醜化

國立故宮博物院兩年前啟動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要在正館大門設玻璃入口亭,恐遮蔽整體意象,遭文資會強勢否決,修復計畫如今捲土重...

獨/我是台灣人也是代理孕母 過程、費用細節一次看

代理孕母議題在台灣討論將近30年,因為先天性疾病、或其他重大傷病導致無法生育的女性遲遲無法孕育下一代,而台灣同婚通過近5...

施明德曾為1事啜泣 管中閔:他沒等到所希望海晏河清的世界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15日因肝癌病逝於台北榮總,享壽83歲。台大前校長管中閔今天在臉書表示,他昨天到施明德家中向施明德告別...

三接突堤效應明顯漂沙嚴重 環團憂藻礁未來岌岌可危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是否影響當地生態備受關注,台灣生態學會理事蔡嘉陽今年一月十七日,搭機經過三接上空,意外發現三接工...

蔡政府最後一次!高階警人事今發布 方仰寧接警專校長

警政署今發布高階警官人事案,署警監一階警政委員方仰寧調警察專科學校校長,基隆市、彰化縣警察局長張樹德、張國雄升警政委員,...

邦交國再掉一個 諾魯與台斷交

我國友邦諾魯1月15日發表聲明,將與台灣斷交,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諾魯政府並在臉書官方專頁發布總統亞定的全國演說談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