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哲:台灣文化世界舞台快速崛起 同時面臨中國大陸威脅

文化部部長史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化部部長史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化部部長史哲接受「日經亞洲」訪問表示,台灣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正快速崛起,卻同時受到中國獨裁影響的威脅,而且這種威脅已在創意產業引發「寒蟬效應」。

史哲指出,儘管台灣長期以來一直被海外視為半導體中心或地緣政治衝突熱點,但台灣的娛樂產業和進步價值觀如今已在世界上具有「前所未見」的能見度。

史哲接受「日經亞洲」(Nikkei Asia)專訪時表示,「(但是)儘管台灣享有自由,我們的娛樂和創意產業仍受到中國經濟脅迫和市場策略影響。」

他提到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李延賀)3月訪問上海期間,因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罪遭中國官員拘留至今的案例,並稱這次逮捕行動引發了台灣出版界和新聞界的強烈反彈。

史哲指出,「透過富察遭拘留案件,中國讓台灣文化產業產生寒蟬效應,這顯然就是(北京的)目的。台灣的文化韌性正備受中國經濟脅迫和富察遭打壓的考驗。」

除定期派遣戰機、無人機與軍艦擾台,中國還採取行動,禁止部分台灣產品進口,並阻台參與國際組織。北京下令禁止一些台灣書籍和視覺藝術作品,部分不受歡迎的藝術家也不得前往中國。

不過,這些舉措並未阻止台灣以倡導進步價值觀的民主國家身分,持續提升國際形象,包括在2019年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創下亞洲首例。2016年,台灣選出第一位女性領導人蔡英文總統。

近期,探討政治工作者生活和職場性騷擾的Netflix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不僅一夜之間轟動全球,還帶來台灣遲來的#MeToo清算時刻。

台灣製作的熱門喜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講述一名恐同警察與一名已故同性戀男子以傳統冥婚形式喜結良緣的故事。該片代表台灣角逐美國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

事實上,台灣的文化多樣性,正如它的民主,可說是得來不易。

台灣從專制走向民主的顯著演變,使其成為逃離中國、香港與部分東南亞國家的藝術家、作家和知識分子的避風港。

史哲說,「我們的文化與普通話文化、我們的民主和自由息息相關。台灣的自由與民主在普通話世界中是非常獨特的。」

他也提到,由於在同性婚姻問題上,台灣處於亞洲領先群倫地位,台灣也需要關注其他社會問題,包括如何對待大部分來自東南亞的移工,他們佔台灣2400萬人口約3%。

7個月前被任命為文化部長的史哲強調,他的目標是協助台灣發展成區域藝術中心。包括在擔任高雄市副市長等職位期間,他因將高雄打造為藝術、電影和電視中心而備受讚譽。

在國際媒體準備報導2024年1月台灣總統和立法委員大選之際,54歲的史哲準備向全世界呈現台灣的自由主義價值觀。他和旗下團隊正忙著籌備2023台灣文博會(Creative Expo Taiwan 2023),這是文化部展示台灣創意人才的指標性活動。

史哲強調,「受惠於老一代的犧牲,台灣實現了很大程度的民主自由化。這也為台灣贏得了全世界的認可。」

兩岸關係 史哲 文化部

延伸閱讀

藍皮文博號台北宜蘭9天限定 陸小芬帶鐵道迷重回「看海的日子」

文化部攜手21縣市 打開公共圖書館借閱電子書限制

公立圖書館收購書籍至少7折 電子書可無限借閱

文化部推台語主流化政策 中央地方共營友善環境

相關新聞

凍漲29年!台鐵票價最新方案將提出 立委要求東部列線票價不漲

交通部次長胡湘麟今天(6日)上午在立法院受訪指出示,台鐵票價29年未調整,交通部一個多月前曾討論過,當時認為台鐵公司提出相關分析尚不完整,當時決定,希望台鐵公司就整體分析再研議。此外,多名立委認為台鐵在花東受地震重挫後調漲票價並不妥,提出臨時提案,要求凍漲台鐵東部列線的票價。...

馮世寬怒日本與中共建交 當年想用戰機擊落日民航機

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即將卸任公職,他以「大鵬展翅-馮世寬回憶錄」為題出版回憶錄,預定5月中旬發表。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故宮正館擬增建玻璃入口亭 挨批去中、醜化

國立故宮博物院兩年前啟動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要在正館大門設玻璃入口亭,恐遮蔽整體意象,遭文資會強勢否決,修復計畫如今捲土重...

獨/我是台灣人也是代理孕母 過程、費用細節一次看

代理孕母議題在台灣討論將近30年,因為先天性疾病、或其他重大傷病導致無法生育的女性遲遲無法孕育下一代,而台灣同婚通過近5...

施明德曾為1事啜泣 管中閔:他沒等到所希望海晏河清的世界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15日因肝癌病逝於台北榮總,享壽83歲。台大前校長管中閔今天在臉書表示,他昨天到施明德家中向施明德告別...

三接突堤效應明顯漂沙嚴重 環團憂藻礁未來岌岌可危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是否影響當地生態備受關注,台灣生態學會理事蔡嘉陽今年一月十七日,搭機經過三接上空,意外發現三接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