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爆林俊憲訂陸貨 侯漢廷喊話「亭妃姐」:我只能幫到這了

麥當勞「香芋派」回來了!還有「港式超人氣甜品」搶先曝光

禿子燕子漢子合體 投票前黃金周新北拚萬人大造勢

上班族「拒生」也「懼生」 76%擔心薪水只能養活自己

去年台灣新生兒人數13.5萬,續創史上新低。在兒童節與清明節前夕,yes123求職網3日發布「龍年上班族婚育計畫調查」,在年滿20歲以上的成年上班族當中,有57.7%目前沒有小孩,而且若以人生規劃來看,這當中又有57.8%沒有計畫生小孩。

若進一步交叉分析觀察,在「未婚、無子女」上班族之中,「有」生育計畫的比例為37.5%,「沒有」的佔62.5%,只是若目前沒有小孩的話,仍有82.1%透露,未來會擔心無人「清明祭祖」。

探究上班族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在可複選情況下,主要依序有:「怕賺的錢不夠養小孩」(76%)、「覺得買不起房子,沒法給小孩一個家」(60.5%)、「工作忙,怕沒有時間照顧小孩」(41.5%),以及「覺得生小孩之後不自由」(29.4%)、「覺得令人安心的保母或托育機構難尋」(26.3%)。

其他不生育的原因,又分別是:「怕感情生變,無法給小孩健全的家庭」(23.5%)、「社會太亂,擔心小孩被傷害或學壞」(21.8%)、「另一半不想生小孩」(19.4%),以及「不滿意台灣教育體制」(17.3%)、「社會太競爭,不希望小孩將來受苦」(15.1%)。

解讀上述調查結果,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台灣「少子化」的狀況,不但與低薪、凍薪、工時長的職場環境有關,其他像是高房價、教育環境、治安問題,都成為「拒生」或「懼生」的導火線之一。

楊宗斌建議,政府若想要提高生育率的話,除了經濟面考量外,像是呼籲企業加薪、提高基本工資,或者透過輔導產業轉型,提高薪酬水準;其他部份也必須從社會福利、社會安全層面著手,以及建立更完善的托育機制。

「龍年上班族婚育計畫調查」,是由yes123求職網於2024年3月14日到3月29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20歲(含)以上、已畢或役畢(免役)的求職會員,有效問卷共1,388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63%。至於企業有效問卷共1,015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3.08%。

生育 求職 托育 上班族

延伸閱讀

上班族哀號!大地震劇烈搖晃 台北捷運停駛1小時

出道15年郭書瑤駐顏有術揭飲食原則 挑男友依照這原則

上班族休息1.5H怎利用? 老鳥曝「真實心聲」惹共鳴

41歲男竹市豪宅區販毒給普通上班族 他沒前科遭羈押

相關新聞

「感受不到少子化!」 家長抱怨公幼難抽:候補排到100位

5月除了是報稅季,也是很多適齡孩子家長抽公共幼稚園的日子。對此,一名網友抱怨,一直聽到少子化嚴重的議題,但幼、公托還是超級難抽,感嘆「這樣的情況誰敢生啊?」。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乖乖牌女友遭爆國外玩超開!「被不同人帶進房」 他崩潰:還能結婚嗎

乖乖牌女友竟然是裝的?一名網友崩潰在Dcard爆料,和女友愛情長跑論及婚嫁,如今卻意外得知女友在國外打工度假時玩超開,雖然女友否認,但好友給的照片已經讓他心中有了疙瘩,他迷茫地問「該相信陌生人說的她那段時間也跟多人淫亂荒唐,還是該相信她說她沒有」。

難忍公公「負能量」!她嘆每月回婆家4次無法休息 丈夫批自私

夫妻相處應理性溝通,尊重彼此的想法和生活態度。一名女網友發文抱怨,她的老公因換工作的緣故,月休僅4天,每次休假都要回婆家,但她工作壓力大,需要充分休息,因此很抗拒回婆家,卻被老公批評很「自私」,讓她感到很無奈,對此詢問網友們的意見。

幫省房租、出團費都碰壁!想帶男友回家拜年又遭拒 她嘆:跟我沒未來嗎

過年時,不少人會把另一半帶回家給家人認識。一名女網友發文抱怨,她希望在過年時帶男友回家,卻被男友堅決反對,即使她的家人們平時很願意幫助男友,男友卻完全不想見她的家人,讓她感到很氣憤,於是請教網友們的意見。

百萬年薪人妻回鄉下夫家被當幫傭 公公一句話讓她氣炸:以後絕不幫忙

現今雖提倡性別平等,但是還是有一些觀念比較老舊的人,會認為女性就應該負責家務事,甚至老年照護工作,也應該由女性來做。但這樣的觀念,當然會招致許多女性反彈,近來日本就有這樣的例子。

過年發紅包給公婆是義務?人妻心裡難平衡:老公被窮養長大

發紅包是許多人最期待的春節習俗之一,不過公婆是必包對象嗎?一名女網友在Dcard上發文詢問「過年一定要包紅包給公婆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