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機場台味代表 昇恆昌桃機餐飲服務再獲國際大獎

昇恆昌在國際旅遊零售產業權威媒體Moodie Davitt Report舉辦的2023 機場餐飲論壇及頒獎典禮,獲頒「最佳在地文化代表的機場餐飲」獎項。圖/昇恆昌提供
昇恆昌在國際旅遊零售產業權威媒體Moodie Davitt Report舉辦的2023 機場餐飲論壇及頒獎典禮,獲頒「最佳在地文化代表的機場餐飲」獎項。圖/昇恆昌提供

桃園機場餐飲服務再傳捷報,昇恆昌以桃園機場第二航廈C區「街口食趣」餐飲服務,在國際旅遊零售產業權威媒體Moodie Davitt Report舉辦的2023機場餐飲論壇及頒獎典禮中,擊敗歐美等眾多機場,獲頒「最佳在地文化代表的機場餐飲」獎項(Airport Food & Beverage Offer Best Presenting Sense of Place)。

昇恆昌表示,機場餐飲論壇及頒獎典禮已舉辦12年,一直是機場餐飲界的盛事,今年為疫情爆發後第一次舉辦,地點選擇在泰國曼谷,共有60個來自全球一流的機場、餐飲品牌、旅遊零售業者等單位,近200位業界代表參與。

昇恆昌指出,「最佳在地文化代表的機場餐飲」獎項,共有14個機場餐飲服務入圍,憑藉著疫情後全新開幕的第二航廈餐飲服務,昇恆昌擊敗全球最大機場餐飲集團SSP在美國經營的餐飲服務、英國倫敦蓋特威機場、法國尼斯機場的拉格戴爾免稅店、哈馬德機場的卡達免稅店等強敵。

今年的機場餐飲論壇中,全球業者都觀察到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獨特性」及「體驗」,期待旅遊時能體驗在地文化,因此近年來紛紛加強機場內的在地特色的呈現。昇恆昌表示,早在10年前就以行銷台灣為使命,在機場打造台灣之光及台灣之美主題候機室等,2022年下半年疫情逐漸復甦,國門開放,即使旅客量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準,昇恆昌還是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人力及物力,重新改裝開幕新免稅商店。

而因廉價航空興起、旅客抱持著及時行樂的態度,昇恆昌也觀察到旅客對於機場餐飲服務的需求有明顯的提升,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美食文化優勢,因此昇恆昌在管制區有限的空間內擴建及擴大餐飲服務範圍,用心打造挑高兩層樓的「C3街口食趣主題候機室暨餐飲服務區」,空間設計透過紅磚瓦牆、花窗、古早腳踏車攤販等傳統建築元素。

餐飲品牌方面,昇恆昌則邀請到世界咖啡沖煮大賽冠軍王策主理的「VWI by CHADWANG」,米其林必比登推薦台灣黑金滷肉飯「小王煮瓜」,來台必吃歷經三代傳承的「烙張清真牛肉麵」,還有曾登上NETFLIX而打開國際知名度的嘉義排隊名店「林聰明沙鍋魚頭」等,豐富的排隊美食、國際名店、集結北中南台灣之光,憑藉著這樣的用心與努力獲得眾多國際餐飲專業評審的青睞。

昇恆昌免稅商店總經理江建廷代表出席領獎。圖/昇恆昌提供
昇恆昌免稅商店總經理江建廷代表出席領獎。圖/昇恆昌提供

桃園機場 疫情

延伸閱讀

繼吉隆坡後 桂林—曼谷航線復航

免稅店龍頭昇恆昌號召千人 全台11個據點連線淨灘

太原機場候機廳全是按摩椅?旅客怨坐不舒服還花錢

台中機場捷運今再送審 機場到屯區26站路線不變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去年消費申訴創10年新高 線上遊戲連3年奪冠!外送爭議第2名

去年民間消費規模突破新台幣11兆元大關,改寫歷史新高,但隨之消費申訴也跟著變多,去年行政院消保處受理申訴及調解案件逾7....

蔡政府勞基法「一例一休」修惡遺毒 勞團喊話賴政府還我七天國假

準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前夕,工鬥團體今召開記者會要求新執政團隊全面修善勞基法,高喊「新政府開車,不能靠功德」。台灣勞工2...

賈新興:熱帶擾動醞釀成颱機率2至3成 20日起至6月下旬降雨偏多

把握這幾天好天氣,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今天在YouTube頻道「Hsin Hsing Chia」指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