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涉悶殺2親生子女 前櫃姐移送地檢署複訊腿軟

世界最佳年輕大學出爐 國內這校躋身百大「私大第1名」

藍委議場守夜白營也加入 黃國昌擔任「民眾黨第一棒」

明日開學腸病毒爆首例重症死亡病例 南部10個月男嬰亡

衛福部疾管署今公布國內今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南部10個月男嬰,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D68型感染併發重症死亡。記者沈能元/攝影
衛福部疾管署今公布國內今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南部10個月男嬰,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D68型感染併發重症死亡。記者沈能元/攝影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衛福部疾管署今公布國內今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南部10個月男嬰,於8月8日經照顧者發現失去意識,且無呼吸、心跳,送醫後急救無效,於當日死亡,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D68型感染併發重症死亡。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目前腸病毒疫情處流行期,且開學日將至,籲請落實肥皂勤洗手及咳嗽禮節。今年累計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含1例死亡,分別為4例克沙奇A4型、2例克沙奇A6型、2例腸病毒D68型及1例伊科病毒21型,均為5歲以下幼童。

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8月20日至8月26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萬2030人次,較前一周1萬1501人次上升4.6%,近期疫情上升且高於流行閾值1萬1000人次;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腸病毒71型、D68等多種型別腸病毒於社區持續活動,本周校園開學,尤需注意學童傳播風險及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病管制署提醒,近期腸病毒疫情升溫,且開學日將至,為避免腸病毒透過學童頻繁互動傳播,或隨學童帶回家中感染其他幼童,提醒家長及教托育人員加強教導學童落實肥皂勤洗手以及咳嗽禮節等良好衛生觀念,並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與清潔。

此外,腸病毒傳染力強,易於家庭手足間傳播,家有5歲以下嬰幼兒之家庭,應更加注意個人衛生、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並時常消毒、清洗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幼童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落實生病不上課,以避免因與其他幼童接觸造成交叉感染。

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腸病毒 衛福部 開學日

延伸閱讀

南市登革熱嚴峻!因應開學提8策略 確診請假不列缺勤

開學前夕腸病毒疫情再起 新增1歲女嬰流感併發重症

單周病例寫新高!本土登革熱累積破1500例 8旬婦成重症

兩大藥廠腸病毒71型疫苗開學前開打 醫:貨源有限爆搶打潮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家長查不到!虐嬰行為人公告縣市不同調 衛福部要求統一

托育人員虐嬰事件頻傳,讓家長人心惶惶。「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違反該法49條對兒少身心虐待、屢次施暴等情況的...

14.5度!吳德榮:到周五晴朗早晚溫差大 周六起水氣增

今晨很涼,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今天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指出,今晨基隆只有14.5度,今到周五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