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沈建宏「雙手合十」回應前女友道歉文 坦言「結婚了也是離婚收場」

想買新款iPad Pro、iPad Air?「蘋果官方沒說的11件事」充電頭悄消失、全改用eSIM

病毒大亂鬥!兒醫示警5疾病流行 籲家長速做一事「免得日後搶」

單周病例寫新高!本土登革熱累積破1500例 8旬婦成重症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明登革熱疫情。記者李青縈/攝影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明登革熱疫情。記者李青縈/攝影

登革熱病媒蚊指數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上周新增469例本土病例,今年累積超過1500例本土病例,並且新增1例重症。

依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 周新增469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居住地 台南市390例、雲林縣40例、高雄市19例、屏東縣16例、 台北市、新竹市、 台中市及彰化縣各1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262例男性、207例女性,發病日介於7月30日至8月14日。

郭宏偉說,國內本土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 台北市、新竹市及彰化縣於上 周分別出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1縣市出現本土病例。台南、高雄等地的登革熱風險上升。

國內今年截至8月14日累計1,579例本土病例,其中 台南市1,310例、雲林縣175例、高雄市58例、屏東縣20例、 台中市及嘉義縣各5例、南投縣2例、 台北市、新竹市、苗栗縣及彰化縣各1例,全國病例數為近10年以來同期最高;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大於60歲以上個案佔40%(634例),高於2014至2022年60歲以上累計個案數占比(26%)。

另,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今年累計10例重症病例,年齡介於60多歲至80多歲,分別為雲林縣8例、 台南市2例,其中2例住院中(加護病房);累計1例死亡病例。

林詠青說,本周新增一位80多歲女性重症個案,原先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8月上旬出現意識變差等狀況,並在就醫後發現有血小板低下狀況,醫師懷疑有登革熱因而確診;該個案住院過程中發現有肺炎並且持續惡化,甚至造成呼吸窘迫,需要插管及呼吸器,後續轉到加護病房,目前已經住院一週,血氧仍偏低還要持續治療、觀察。

疾管署提醒,近期各地氣候持續炎熱且容易降雨,有利於病媒蚊孳生及疾病傳播,加上暑假期間民眾入出境、往來各地交流頻繁,各縣市均有登革熱流行風險,籲請民眾務必落實「巡、倒、清、刷」,巡視家戶內外周遭環境是否有積水處,將積水倒掉;儲水容器應每 周至少刷洗容器壁一次,不用時請倒置或清除,減少病媒蚊孳生;從事戶外活動時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以避免蚊蟲叮咬。

登革熱

延伸閱讀

嘉縣再爆2登革熱NS1陽性 縣府祭出500元禮券確診都可領

台南登革熱增59例累積1310例 台南高工遭重罰1萬5千元

登革熱案例桃園現蹤 張善政:落實每周1日清除孳生源

高雄市登革熱再+2 旗津區個案研判家庭群聚感染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暖化效應 登革熱恐因升溫北漂

地球升溫增加疫病風險並非空穴來風,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近年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布,有提高海拔高度的現象和向外擴...

醫療院所口罩令 19日起全鬆綁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衛福部疾管署昨宣布,專家會議委員參考各國防疫作法,認為目前已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將「應該配戴」修正...

醫療院所強制口罩令解禁 疾管署:5月19日起全面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今表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