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戰略位置太誘人!中菲南海新衝突在仙賓礁 誰有實控權

520將卸任…游淑慧:蔡英文故意點3把火 要賴清德收拾

范逸臣「意見不同就撲下去」遭炎上 紀曉君道歉文釣出鍾佳濱

商戰風雲/火鍋一條街 吃出品牌學

高雄仁武區近年來因工業區的設置,人口已有近十萬人。在仁武仁雄路短短900公尺街道上,聚集了近十家火鍋品牌,呈現台灣吃鍋文化的縮影,包括特有的獨立店五家及連鎖品牌五家,提供消費者多元選擇。商業發展研究院南部院區協助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輔導仁雄路成為火鍋品牌一條街。

這條街上的獨立店家如二等鍋、享喝湯、軒氏湯食、孟婆湯、薑母鴨,都很有特色也都挺過疫情的衝擊;連鎖品牌癮揪鍋物是高雄在地品牌老四川麻辣鍋延伸的個人鍋物店,五鮮級鍋物、肉多多火鍋、六扇門及築間,也都經常座無虛席。

短短一條街就有這麼多家火鍋店,可見吃火鍋已是人民的日常。就商業模式而言,同質聚集讓街區更有特色,加深消費者印象;對店家而言,競爭激發創意,轉型升級更容易。

依據經濟部統計處及台灣連鎖加盟協會統計,今年9月餐飲業營收有835億元,創歷史新高,年營收可望破兆;火鍋店在連鎖餐廳中的品牌及店數占比最高,2018年連鎖業逾四成為火鍋業,2022年接近五成,火鍋總店數早就突破萬家,2023年產值上看400億元,鍋品價格有適合一人享用經濟實惠200多元,也有食材及服務LV等級,一份五、六千元以上。

火鍋,據說最早起源於商周,當時因烹煮食物不易,於是以大「鼎」把準備的食材煮熟,彼此分食,可說是火鍋的雛形。台灣火鍋很早就是生活的一環,在農業時代,每個人作息時間不一,所以廚房總有一鍋熱湯、農作回家可飽餐一頓,因此有句台灣諺語「好壞菜一個燒、水歹某一個笑」。

台灣本土火鍋特色與農漁畜牧有關,比方薑母鴨、羊肉爐、溫體涮牛肉火鍋、砂鍋魚頭鍋、魚翅鍋等等,天冷時,相揪吃鍋談天說地,好不快活。

火鍋也是台灣移民的軌跡、文化的融合縮影,已有70年歷史的高雄汕頭沙茶火鍋,就是潮汕人經商帶來的;日治初期台灣酒樓文化延伸至60年代、那卡西時期,商賈仕紳應酬歡宴、酒家菜常出現砂鍋鴨、螺肉蒜等手路菜。隨著政府1949年撥遷來台,火鍋也融入移民文化,如銅鍋炭火酸菜白肉鍋、特色異國火鍋如日本涮涮鍋、韓國石頭火鍋、川味麻辣火鍋、蒙古火鍋等。

台灣火鍋的演變可說是精彩又傳奇的美食文化歷史,隨著二代傳承導入品牌經營及數位轉型,也發展出湯底副產品市場,另外大幅提升服務品質,提供全方位服務,重視吃鍋文化,讓客人好好享受吃一頓鍋,從湯頭、蘸醬、下鍋的順序與煮的時間都要講究,吃火鍋也能是精緻餐飲,並躍上米其林必比登名單。

火鍋儼然成為台灣餐飲特色,精彩多樣且美味,可望成為觀光客來台必吃美食,甚至進攻擴散至海外經營。然而,店家要確保永續經營,除了行銷科技外,品牌差異化及文化美學呈現更重要,健康理念及產品設計則需不斷創新,以迎合消費趨勢,同時需營造視覺味覺的滿足。品牌經營也可由鍋品擴展至湯底、沾料等食品加工市場,挹注營收。

火鍋 營收 餐飲業

延伸閱讀

他曝討厭火鍋聚餐「2原因」 網共鳴:完全沒食慾

火鍋湯什麼時候喝最健康?一圖看懂吃火鍋順序及避免變胖關鍵

火鍋湯煮超過30分鐘別喝?一圖看懂不同患病族群吃鍋宜忌事項

每多一匙就多100卡!一圖看懂火鍋醬料熱量排行:第一名是它

相關新聞

董、總疑「自肥」領高額獎金?陽明海運3點聲明:對外攬才受限

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總經理杜書勤疑似「自肥」支領高額特別貢獻獎金,陽明今天發聲明表示,陽明董總因受公股股權管理機構的薪...

中鋼股東紀念品瘋什麼?近11年品項總整理 網敲碗7項實用夯品

中鋼股東紀念品發放歷年來皆造成話題,股民大排長龍搶先兌換的情景已是常態。今年股東紀念品將在下(5)月23日至30日領取。共125萬名股東將可領取今年發放的不鏽鋼抗菌砧板組,最後持股「上車日」則為昨(17)日。

墾丁小琉球春節訂房不到7成?均價一看驚呆了 他卻喊「支持國旅」!

新聞說墾丁小琉球春節訂房不到7成,儼然國旅寒冬。

英國擴充核電 網反觀「台灣政策」狂酸:被民進黨害死

英國政府制定70年來「最大規模的核電擴充計劃」,PTT網友討論,相比我國綠能淨零排放的路線圖,英國計畫實現可能性更大。針對民進黨反核政策,有網友認為,雖然台灣不容易改變政策,但應會逐步降低綠能比重,怒批「台灣真的會被他們害死」。

紅海危機…歐美線海運價暴漲一倍 航商陷調度困局

紅海危機外溢,驚現運價之亂。全球前三大航商4日傳出,繼貨櫃歐洲線運價漲一倍後,因船舶調度困難,漲價擴散到北美航線,元月1...

紅海危機效應 運價一路飆 漲勢更勝疫情時期

紅海危機擴大,運價一夕暴漲。上海航交所昨(22)日公布貨櫃運價指數(SCFI)為1,254.99點,上漲幅達14.8%,...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