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一五楊高架泰山路段自撞 1車翻覆起火…55歲駕駛活活燒死

最強天然清潔劑!茶葉渣8用途,去味、除濕都好用 清水龍頭陳年水垢也靠它

應繳稅額3千多萬! 她報稅遇相貌平凡阿伯「眼睛眨都不眨」直接繳掉

中山大學與麻省理工簽MOU 獲MIT中文項目移地教學首選

MIT學生獲贈中山大學校長鄭英的手寫春聯。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獲贈中山大學校長鄭英的手寫春聯。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表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IT)中文項目選為移地教學課程場域,師生一行人於農曆年前來台,除至各地文化交流參訪,讓師生瞭解台灣多元樣貌。校長鄭英耀表示,中山大學能夠成為MIT華語文移地教學來台首選,顯示中山在華語文教學領域的用心與努力被看見,希冀雙方在華語文移地教學的課程長久合作。

中山大學表示,此次參訪行程包括高雄市在地的市區導覽、夜市參訪、武術和太極拳體驗、至旗津、佛光山巡禮、參觀年貨大街、品嘗台灣甜品及中華美食講座外,也到台北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彰化鹿港一日遊、台南參觀台灣歷史博物館。

MIT學生分享,對佛光山打坐的茶道體驗感受深刻,以「慢」與「靜」的細微動作感知心智,和美國生活步調非常不同,使心靈相當平靜。最特別的是,來訪期間適逢農曆新年,中山大學也特地安排接待家庭和MIT學生一同吃團圓飯,親身參與歡度除夕。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教授唐文慧過去曾至MIT擔任訪問學者,促成此次MIT師生造訪。MIT此行則由中文項目主任廖灝翔(Dr. Haohsiang Liao)率隊,他表示,這次來台的10名學生都在MIT學過華語一段時日,語言具一定基礎,希望藉此機會實地運用所學,多瞭解中華文化,並透過每天的活動,體會到台灣的多元樣貌。

專長為亞洲歷史文化的MIT教授鄧津華(Prof. Emma J. Teng)指出,這次移地教學是一項全新的課程設計,去年與中山大學簽訂MOU後,便多次與中山華語中心討論細節。今年1月首次來台,透過2周的密集課程,上午安排針對性的語言課程練習華語,輔以歷史文化介紹,下午則結合親臨實境的文化參訪及人員互動,讓學生知行合一,拓展視野。

MIT學生呂珊萱(Rachel Lu)很感謝中山大學的語伴,讓她瞭解台灣的教育制度和美國的差異。學生劉愛琳(Eileen Liu)則觀察到台灣的語言用字常受日文影響,在華語文標題和廣告中隨處可見夾雜日文用法;日常生活中常見各種廟宇、夜市及摩托車,讓她覺得相當新奇。

學生周安娜(Anna Chau)則覺得台灣人很有禮貌且熱情好客,除了對於常聽到的「不好意思」感到印象深刻外,至各處參訪時還常收到來自不同人的禮物,且到處都是便宜又好吃的美食,她非常喜歡台灣。

MIT學生分享心得。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分享心得。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與中山大學語伴於捷運美麗島站合影。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與中山大學語伴於捷運美麗島站合影。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對武術課程也很有興趣。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對武術課程也很有興趣。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 華語 語言

延伸閱讀

影/星雲大師圓寂 民眾排隊上山弔唁

中山大學特聘教授潘正堂 接任國研院儀科中心主任

中山大學研究「海木耳」固碳率高 能吃也能助抗暖化

中山大學研究所考試登場 電機有夠夯「錄取率僅1%」

相關新聞

台大政經學院 爭議中揭牌

台灣大學新設「國際政經學院」昨天揭牌,蔡英文總統出席。該學院在規畫期間就遭外界與台大師生質疑會排擠校內資源、有政治力介入...

國環院中原大學首簽MOU 創淨零永續學術新聯盟

私立中原大學與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國環院)為加強科學研究與環境保護合作,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集結專業知識、技術能...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揭牌蔡英文蔡明忠等人出席 盼培養政經領導人才

台灣大學新設「國際政經學院」2月由教育部核定,今日在台大徐州路校區舉行揭牌典禮,總統蔡英文也親自出席。校長陳文章指出,決...

台大新聞所 撤回學士班申請

本報去年底報導,台大新聞研究所擬申設學士班「全球新聞傳播學系」,但近期再掌握,由於教師員額不符申設學士班規定,台大校方建...

佛光大學推大一免學雜費 轉學考錄取生可獲1萬元

佛光大學今於台北舉行記者會,今年結合政府補助推出「新生免繳學雜費、大二到大四政府補助3.5萬佛大加碼3.5萬」政策,且針...

林光華砲轟 陽明交大群聯大樓暫停

陽明交大校方規畫在六家校區林家古蹟群旁供群聯電子蓋大樓,師生連署抗議。林家後人、新竹前縣長林光華昨批校方不尊重師生及林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