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台千萬男性有機會!謝金燕喊話「誠徵男友」 公開6擇偶條件

連假首日國道北中南全塞爆引民怨 高公局曝原因

上直播轟侯友宜因「講話沒重點」民調下滑?葉元之緊急解釋了

中山大學與台灣永續基金會倡議永續 打造淨零碳排校園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右)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左),共同簽署「大學永續發展倡議」。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右)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左),共同簽署「大學永續發展倡議」。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呼應世界潮流與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結合首屆「中山永續月」活動,舉辦「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論壇,會中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共同簽署「大學永續發展倡議」,校長鄭英耀宣告,中山大學將以西元2048年達到全面碳中和為目標。

鄭英耀表示,學校長期在綠能減碳與和社會實踐默默耕耘,持續進行校內節能硬體的更新與太陽能板建置。在氣膠科學與海洋科技等學術研究上,也對全球永續帶來重要貢獻;教學部分更對應17項聯合國永續指標,設計全國獨有的跨領域共學群,培育永續人才。

「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論壇邀請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分享全球大學永續發展之趨勢,並共同簽署「大學永續發展倡議書」。簡又新認為,當前的環境變遷人類所遭遇的最大威脅,培育具永續觀念與技能的創新人才,對應接下來的挑戰與威脅,是大學在推動永續發展上最重要的責任。

論壇主持人、中山大學副校長黃義佑表示,中山大學自2014年即結合國家能源計畫,設置太陽能板與綠色電網,同時汰換老舊機具與管路,大幅降低能源耗損,6年來投入永續減碳相關的校園建設跟措施至少超過3億。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分析國內外在2050淨零排放的策略,分享多種實例經驗,並從社會學的觀點看永續,探討如何彌平綠色衝突跟社會落差。籌畫中山大學碳中和策略的總務長林淵淙,針對中山大學現行的減碳作為與未來永續推動策略進行詳細說明,並分為三階段規劃碳中和實踐辦法,期能在2048年達到校園全面碳中和的目標。

論壇另一主軸為「大學學術與社會實踐之連結」,由管院副院長郭瑞坤擔任主持人。教育部USR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總主持人蘇玉龍分享「大學USR趨勢」,詳細介紹教育部推動USR政策的目的精神。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分享將氣膠檢測技術運用於社區偵測防敏,協助企業降低氣膠排放的成果。

參與西灣學院「教育知識在地化與實踐場域全球化」計畫的助理教授楊士奇、吳亦昕,透過勞動價值敘事翻轉文化認同,改善前草、旗山「不山不市」的處境。副教授王梅香所參與的社會系「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以在地知識的採集與轉譯開展,則結合社會調查、文化轉譯、文化展演,進而生成在地文化課程模組,推動在地環境與文化永續。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推動的「產學合創•在地共融」計畫,助理教授謝政勳說明合作式培力與推廣服務的概念,強化USR與CSR連結的資源。

中山大學舉辦「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論壇。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舉辦「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論壇。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舉辦「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論壇。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舉辦「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論壇。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 減碳 教育部

延伸閱讀

減碳大考 中小企沒錢沒人

2050淨零排放 中市府推529專案落實減碳

中山大學結盟日本Xpark 促推沉浸式海洋科研

中山大學助舊城區轉型 鹽埕變劇場、左營來開講

相關新聞

惡犬橫行咬傷學生 清大增設圍捕片

國立清華大學校園近日流浪惡犬橫行,上周起陸續發生3起學生遭咬傷事件,「黑犬幫」引發校園內人心惶惶。校方指出,已由生輔組持...

惡犬橫行清大女宿!學生遭咬「腳踝全是血」送醫 1犬落網2隻仍在逃

>近期清華大學校園頻傳有外地的流浪狗進到校園內,甚至對學生發動攻擊。有學生po文表示,一周內就發生3到4起被咬傷事件,讓學生們人心惶惶,也對校方的處理態度有所質疑。對此,清大懷生社也在臉書分享,昨晚深夜已捕捉到3惡犬中的1隻,而校方也預計在周六與動保所開會,研擬誘捕計畫。

善用ChatGPT 東海深化AI教育

聊天機器人ChatGPT持續熱燒,東海大學鼓勵學生使用ChatGPT做為輔助工具設計AI程式受到矚目。東海軟體工程與技術...

大學宿舍漲聲不斷 台大也跟進

台灣各大學宿舍近年「漲」聲響起,近年包含清華、中央等大學宿舍紛紛喊漲,台灣大學委外經營的學生宿舍「太子學舍」也挺不住人事...

馬偕、真理大學 兩校法人擬合併

濟南教會月初舉行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表決通過馬偕學校財團法人與真理大學財團法人兩校董事會合併。教育部昨證實,去年底...

廉署中調組入興大 挨批違大學自治

廉政署中部地區調查組現址位於南投市光明路,因該處被畫入中興大學南投校區,將搬至興大台中校本部舊園藝系館與老舊宿舍群興大一...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