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生想續留台學華語卻被趕出境 6校國際長齊轟外交部

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東華大學、中山大學、成功大學、暨南大學等六所國立大學國際長,今日下午齊聲呼籲外交部協助「台歐連結獎學金」加簽。記者趙宥寧/翻攝
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東華大學、中山大學、成功大學、暨南大學等六所國立大學國際長,今日下午齊聲呼籲外交部協助「台歐連結獎學金」加簽。記者趙宥寧/翻攝

外交部2020年起推出「台歐連結獎學金」,今年共有443名來自英、法、德、捷克等 17 個歐洲頂尖名校的精英學生來台學華語,其中不少學生有意在台深造,打算延長交換期限,未料外交部卻要求有意申請續留台灣的學生,必須儘速買機票在3月簽證到期前離境,之後再重新申請獎學金入境。

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東華大學、中山大學、成功大學、暨南大學等六所國立大學,今日下午齊聲呼籲外交部協助加簽。據了解,已有部分歐洲同學決定「自立救濟」,透過學校發出的就學許可證明文件,成功向學校所在地的內政部移民署入出境管理局申請延長居留,取得加簽證明。反之,乖乖等候外交部行政統一辦理的同學,卻要準備離境。

政大今年共有74名來自歐洲13國的「台歐連結獎學金」學生,其中有49名學生計畫留一整年,另有25位僅申請一學期。政大國合長林美香表示,在這25位學生中,已有4位取得原校同意續留台灣,且願意自費,不會增加政府負擔,政大也視同註冊交換生,卻有部分學生簽證2月8日就到期,遲遲等不到換證。

在台歐生也向林美香轉述,台灣是唯一可學華語的民主國家,而在「台歐連結獎學金」計畫,也讓這些歐洲學生到中小學「大手牽小手」,在台歐生享受跟中小學生的互動。

由於外交部簽證遲未下來,甚至要求在台歐生必須儘速買機票離境。林美香表示,歐洲大學已經開學,若現在要他們返國,他們也無法銜接母國學業。

林美香也說,歐生返國後也來不及在學校附近租房,在台的租金、電話費也都付了,甚至有學生認為是被台灣「遞解出境」,這應該不是政府所樂見。

東華大學今年共有15名歐洲學生,其中7人有意續留台灣,包含愛丁堡大學、倫敦政經學院的學生。副校長兼國際長馬遠榮也說,校方願意支付相關費用,讓這些歐洲學生留下來,遺憾外交部卻告知這群學生必須離境。

馬遠榮也說,花蓮位處偏鄉,中小學生看到外國人都非常高興,他認為,台灣的國際地位相對尷尬,這些歐洲學生喜歡台灣,是很好的國民外交,希望外交部能協助簽證。

中山大學共有70幾位歐洲生,其中5位打算自費續留台灣。中山大學國際長郭志文表示,想續留台灣的歐洲生等不到轉換簽證,即便現在返國,原來的學校也來不及選課,外交部的這項決定恐怕是「適得其反」。

郭志文也說,這5位學生中,有2位已自行前往地方入出境管理局取得新簽證,另有3位同學仍在等候外交部。他也坦言,實在不解外交部為何不行。

實際上,過去也有不少交換生來台就讀一學期,接著又自費續留台灣。馬遠榮表示「這是很常見的case」;林美香也提到,過去確實有類似案例,只不過要需要雙方學校同意,且沒佔用其他學生交換名額。

中山大學 外交部 簽證

延伸閱讀

布林肯通電王毅 外交部:美方已排定向我簡報

父母涉案學生遭限期離境 竹圍高中:遠距教學助完成學業

友邦持續發聲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挺台入世衛

烏克蘭東部情勢緊張 外交部:無法認同武力破壞穩定

相關新聞

台大政經學院 爭議中揭牌

台灣大學新設「國際政經學院」昨天揭牌,蔡英文總統出席。該學院在規畫期間就遭外界與台大師生質疑會排擠校內資源、有政治力介入...

國環院中原大學首簽MOU 創淨零永續學術新聯盟

私立中原大學與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國環院)為加強科學研究與環境保護合作,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集結專業知識、技術能...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揭牌蔡英文蔡明忠等人出席 盼培養政經領導人才

台灣大學新設「國際政經學院」2月由教育部核定,今日在台大徐州路校區舉行揭牌典禮,總統蔡英文也親自出席。校長陳文章指出,決...

台大新聞所 撤回學士班申請

本報去年底報導,台大新聞研究所擬申設學士班「全球新聞傳播學系」,但近期再掌握,由於教師員額不符申設學士班規定,台大校方建...

佛光大學推大一免學雜費 轉學考錄取生可獲1萬元

佛光大學今於台北舉行記者會,今年結合政府補助推出「新生免繳學雜費、大二到大四政府補助3.5萬佛大加碼3.5萬」政策,且針...

林光華砲轟 陽明交大群聯大樓暫停

陽明交大校方規畫在六家校區林家古蹟群旁供群聯電子蓋大樓,師生連署抗議。林家後人、新竹前縣長林光華昨批校方不尊重師生及林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