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測試技術:實現高精度和最佳化效能

圖一 : 5G元件設計過程通常是迭代進行的,需要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多次重新配置。
圖一 : 5G元件設計過程通常是迭代進行的,需要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多次重新配置。

【作者: Tim Gagnon】

新興的5G功能超越人們先前想像,正在改變消費者和工業的通訊能力。大多數設計工程師意識到,廣泛的5G部署和整合,需要專門的元件來實現所需的網路速度、強度和可靠性。幾十年來一直在設計天線和微型連接器的供應商Molex莫仕也針對5G應用來調整設計、測試和製造方法,以實現元件的最佳化。

如今5G元件需要支援超過30 GHz的毫米波(mmWave)頻率,遠遠超過傳統網路的6 GHz以下頻率要求。此項改變需要靈敏度極佳的微型連接器和天線,因此大多數的5G元件需要通過先進的模擬設計初期開發階段,即使尺寸出現十分之一毫米的差異,也會使效能產生巨大變動。此外,為了應對更高水準的大氣損耗和潛在的輻射排,審慎的測試是必要的。

Molex莫仕設計和製造流程已經發展到涵蓋先進的模擬程序和測試功能,協助公司的元件產品應對5G應用。要開發尖端的5G元件,必需結合強大的測試系統、簡化的設計流程、長期積累的專業知識和企業內部的協作。

投資測試基礎設施

參與製造5G元件的企業需要先進的測試設施來測量波束成形、輻射發射、高增益天線、低損耗和高頻連接器等方面的效能。測試室的種類繁多,但毫米波測試系統需要超高精度的定位器,以評測5G應用中存在的各種頻率以及輻射輸出的細微變化。在理想情況下,測試室應該是全頻譜的,以避免需要多個測試室。

由於需要具有低損耗和高精度的測試元件,毫米波測試系統比低頻測試系統昂貴得多。舊式的測試室太大,其電纜系統加劇了毫米波測試的路徑損耗和能量損耗。最新的向量網路分析儀是進行毫米波的較高頻測量的必然要求。

企業內部缺乏毫米波測試能力的製造商通常依賴外部測試機構,然而,5G元件設計過程通常是迭代進行的,需要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多次重新配置。使用公司內部測試系統可以實現更加順暢且高效的設計流程。

【欲閱讀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2024.1月(第386期)2024展望與回顧CTIMES雜誌

2024.1月(第386期)2024展望與回顧
2024.1月(第386期)2024展望與回顧

延伸閱讀

耀登創高 躍增近一成

科學家研發冷卻塗層 可將99%陽光直送外太空

石川強震傳核電廠燃料池溢出 核安會:無輻射異常狀況

住旅館驚見牆上有「核子按鈕」還顯示ON 網驚:核彈發射了?

相關新聞

銜接6G通訊 B5G打造知識密集型社會型態

在無線通訊技術標準的發展歷程中,前五代技術的運用已經為我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從初步的功能實現到商業化的廣泛應用,每一代標準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挑戰。而在這一進程中,我們也逐漸認識到通訊技術的演進不僅僅關乎技術本身,更涉及到商業模式、國家經濟和國家安全等多個層面。

智慧家居大步走 Matter實現更好體驗與可靠連結

互聯的電子產品讓家居更方便、舒適、安全、高效,體驗更愉快。不幸的是,每一台互聯設備都有可能為駭客打開後門,導致未經授權的網路訪問、設備挾持、個人資訊暴露、資料洩露以及偽造感測器和驅動器。

車載軟體數量劇增 SDV硬體平台方興未艾

汽車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挑戰,從Level 2到Level 4的自駕車技術都需要更多的AI運算支援,對使用者體驗的提升,以及轉往電氣化發展的需求也越見明顯。

軟體定義汽車的電子系統架構

自德國戴姆勒和賓士在19世紀初發明燃油引擎車至今,汽車已在全球的道路上行駛超過一百年。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汽車科技的發展可說從未曾間斷,持續朝著更安全、更舒適、以及更佳的使用效率前進。

通訊網路在SDV中的關鍵角色

由於軟體定義汽車(SDV)主要就是透過軟體來管理操作、新增功能並啟用新特性的一種汽車,它既是一種製造模式,同時也是一種商業模式,在製造出廠之初,就已設定了種種與雲端連接應用的功能,後續的維護、新服務,乃至於與其他第三方的系統共構搭配,都得透過通訊網路來達成。這些通訊網路架構與標準是多方面的,也是SDV發展的關鍵。

高速傳輸需求飆升 PCIe訊號測試不妥協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數位資料轉換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從人工智慧的應用到高畫質影音串流服務的普及,再到自動駕駛技術的日益成熟,數據流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這種趨勢也在網路和運算領域引發了一系列的變革,人工智慧和分解技術的引入,進一步提升了運算、伺服器和儲存系統的效能。這些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著對於高速數位介面的需求,例如PCI Express(PCIe)、USB、DDR等,這些介面在當今數位世界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