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放」車巡迴 汐止保長國小學童學環保減碳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特別製作「淨零排放的未來發展」為主題的環保教育巡迴車,開進了汐止區的保長國小,宣導如何節能減碳從生活做起,正確的環保概念向小紮根。 圖/觀天下有線電視提供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特別製作「淨零排放的未來發展」為主題的環保教育巡迴車,開進了汐止區的保長國小,宣導如何節能減碳從生活做起,正確的環保概念向小紮根。 圖/觀天下有線電視提供

全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如何環保愛地球,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特別製作「淨零排放的未來發展」為主題的環保教育巡迴車,回到新北市校園巡迴的第一站,就開進了汐止區的保長國小,宣導如何節能減碳從生活做起,正確的環保概念向小紮根。

慈濟基金會汐止區組長李素梅表示,一定要超前佈署,因為地球的暖化越來越快,所以,從學校教育著手是最快有效的步驟,本來是認為推廣資源回收再利用就能減緩地球暖化,不過,發現是來不及了,溫度暖化時間實在太快,如何讓學生、鄉親知道如何減緩地球暖化,光是用說的是沒辦法體驗的,所以,基金會就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打造成這台環保宣導車,讓大家能夠用手去體驗、用眼晴看,讓環保、減碳、減塑概念從生活中做起。

保長國小校長黃鈺樺強調,聯合國設定於2050年要達到“零氣候衝擊”的終極目標後,台灣也在2021年宣示將於2050年「淨零排放」,務期溫室氣體排放量盡可能減至接近零。這次慈濟的淨零未來環保宣導車到校宣導的重點,是希望達到邁向淨零「三生一體」的目標~生活(減少糧食的浪費)、生產(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生態(減緩全球氣溫與水位的上升)。

巡迴車內也展示希望全民能運用智能於淨零四大轉型具體實踐如下作法:1.能源轉型:邁向RE100、建置自主零碳能源、提升能源使用韌性、開創綠色成長;2.營運轉型:數位智慧管理、耗能設備汰換、能源轉換評估;3.生活轉型:淨零綠建築、綠色公乘、數位學習、蔬食減廢;4.社會轉型:ESG永續、環境教育、環教認證場域。

為了讓全體親師生及社區民眾能落實環保理念,攜手共創環保奇蹟,慈濟志工們還特別針對25個策略加以闡述,包括風力發電、太陽光電、屋頂鋪設太陽能板、電動車、循環經濟、綠色飲食、綠色消費、碳封存及再利用等,希望能將環保於生活中高效能實踐。

黃鈺樺校長指出,很開心保長國小能成為新北市這一波環保教育宣導的第一站,讓全體親師生及社區民眾在過去奠定的良好基礎上更快速提升環保意識。未來,學校將會持續與相關單位合作,引進更多資源,融入學校自我領導力「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及不斷更新」等七個好習慣,做更有系統的推展,讓學區成為名副其實的「學習型環保社區」,並能將影響力擴散出去。

保長國小學生說,這次活動學會很多,如果不知好環保的話,很多動物就會沒辦法生存,環保減碳從生活中做起,可以在平常出去買東西的時候,帶環保袋以及使用環保餐具。

暖化 綠色消費

延伸閱讀

汐止江北里綠美化再晉級 植栽回收物打造創意圖騰

汐止樟樹二路學童上學危險 延長大車禁行時段

臉書社團「汐止聯盟」破3萬人 版主送600盆栽

排碳量不減反增、國際排名退、碳費一再跳票 蔡政府8年減碳牛步

相關新聞

學生寫「估計不行」遭師批大陸用語 網兩派論戰:不會這樣用

近年來,不少台灣民眾會在社群平台上看到各種中國大陸的影片,使自己在生活中不自覺開始使用大陸用語。一名網友在PTT分享一張照片,只見一位學生在聯絡簿寫下「不換(鞋)『估計』是不行了」,被老師圈起來並強調「別用中國用語比較好」,讓原PO非常困惑。

搶人!國小教甄聯招 15縣市撞期

去年國小教甄大開缺,考生重榜情況嚴重,導致部分縣市缺額未補足,更因為多數代理教師已上岸,開學後出現代理教師荒。今年各縣市...

國中小早自習、午休禁考試 教團憂家長寄託補習和私校:規定太細非好事

教育部今天正式發布國中小正常教學督導辦法,明定早自習、午休不能考試,只有國3能辦模擬考。教育團體支持政府照顧學權,但也擔...

屏東縣3所國小 113學年度停辦

屏東縣府今年度啟動裁併校,4月22日召開教育審議會歷時5小時審議,教育處昨公布決議結果,113學年度裁併屏東市凌雲國小、...

指導科展33年 師獲表揚

高雄市第64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昨在國立科工館登場,全市高、國中小401件參賽,學生自製氣瓶捕捉二氧化碳,也有團隊研究金屬...

聯興國小學生數成長 爭取擴建

彰化市聯興國小昨天60周年校慶,在許多國小學生數逐年縮減,聯興國小卻逆勢成長,不過現有校地太小,學生未達法定校地面積的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