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金秀賢被爆大頭症!半夜想打羽球 見面會場秒變運動場

北市1999一年收百萬通陳情3類最多 陳情大戶一年打上千通

YouTube另一面曝光!苦惱影片沒人看 其實超過這觀看數「贏過全平台3分之2」

國人去年平均每人進圖書館4.62次 最受歡迎作家是他

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表示,112年全國民眾愛上圖書館,在全年進館總人次、借閱總人次、借閱總冊數、累計辦證數與網站資源使用次數等閱讀力的表現皆較111年成長。記者董俞佳/攝影
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表示,112年全國民眾愛上圖書館,在全年進館總人次、借閱總人次、借閱總冊數、累計辦證數與網站資源使用次數等閱讀力的表現皆較111年成長。記者董俞佳/攝影

國家圖書館今天公布「112年台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平均每名國人進入圖書館4.62次、平均借閱5.43冊。投資理財與哲學心靈書籍仍最受讀者喜愛,包括「原子習慣」、「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致富心態」都蟬聯年度讀者最愛圖書,賴佩霞的「我想跟你好好說話」,作家「大師兄」的多本書籍也都榜上有名。

根據此份報告,112年民眾閱讀興趣、年度讀者最愛圖書排行榜,以投資理財類型圖書最受喜愛,大師兄為本年度最受歡迎的作家,共4冊作品入榜。語言文學排行榜中,台灣作家表現出色,20本中有11本台灣作家書籍,包括「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八尺門的辯護人」、「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等等。

總類排行中,閱讀法與筆記術書籍是民眾的最愛,其中名師著作是讀者選讀指標。哲學類入榜書籍是讀者排解心頭煩憂、支持讀者心靈成長與開創新思維的良方,其中原子習慣蟬聯冠軍,熱門程度自出版以來未曾衰減。

宗教類以星相學、人類圖與風水算命等主題,最讓讀者感興趣。自然科學類排行共有10冊作品新入榜,帶領讀者探索千變萬化的自然現象。應用科學類排行中,飲食主題書籍也受到關注,帶領民眾吃出健康新生活。

根據報告,112年全國民眾全年進入台灣各地公共圖書館次數超過1億837萬人次,國人平均每人進入圖書館4.62次。在借閱總人次與借閱總冊數方面同樣也是大幅成長,112年全年借閱總人次3,528萬人次、借閱總冊數超過1億2,723萬冊,全國每人平均借閱5.43冊。

國家圖書館指出,112年全國民眾愛上圖書館,在全年進館總人次、借閱總人次、借閱總冊數、累計辦證數與網站資源使用次數等閱讀力的表現皆較111年成長。其中,進館總次數與借閱總冊數更雙雙突破1億次,顯示公共圖書館已成為民眾不可或缺的學習場域。

此外,112年也有很多新朋友加入利用圖書館的行列,全國累計辦證數達2100萬張。除了實際走訪圖書館利用資源外,民眾也透過網際網路使用各式圖書館服務,112年全民電子書借閱增加58萬冊,成長6.21%,累計共借閱超過991萬冊電子書。

國家圖書館今天公布「112年台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記者董俞佳/攝影
國家圖書館今天公布「112年台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記者董俞佳/攝影

圖書館 電子書

延伸閱讀

他問書店會倒是不是免費試閱人太多? 多數網友認為是這原因

台南400好書單揭曉 這3本被推薦逾50次

圖書資源集中竹北東區 副議長爭取行動書車巡迴西區

走逛台中 享受閱讀樂趣 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圖書館

相關新聞

奮戰到最後逆轉勝 台南市民德國中橄欖球隊奪全國季軍

第79屆全國橄欖球錦標賽近日圓滿落幕,台南市民德國中橄欖球隊在激烈賽事中展現堅韌不拔的精神,最終成功奪得季軍,為本屆賽事...

搶人大作戰!小一新生4月報到 彰化偏鄉小校各出奇招

彰化縣規定小一新生4月12日報到,偏鄉小校已展開搶人大戰,因發展巧克力原料可可產業的德興國小邀請新生親子參加體驗營,明聖...

看到誰就砍誰!竹市國中生持美工刀揮舞 家長憂心校安

新竹市某國中一年級資源班學生小明(化名),因情緒障礙長期校內與人衝突,上月更情緒失控,竟從老師抽屜拿出美工刀,對著老師揮...

上廁所不怕水花濺、泡麵調味包不用塑膠 雲林國小發明展奪獎

雲林縣斗六市雲林國小6名學生日前參加2025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台灣選拔賽,以耗時兩個月研發出的「泡麵糯米紙調味料包」及「馬...

從軍會丟臉?高中女學霸想當軍官家人搖頭 網鼓勵1折衷辦法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夢想,為了夢想而選擇不同道路的人,都值得尊重。一名就讀高中的女網友發文,稱她從小的夢想就是當海軍軍官,但本身就讀第一志願的高中,學測的預測成績也不差,家人認為她去考軍校「很沒面子」,希望她就讀一般大學。對此,原PO詢問網友,「我應該聽他們放棄自己的夢想嗎?」

國中、小學要開學了! 基隆「張老師」教舒壓3招 開學不焦慮

國中小學明天開學,基隆「張老師」中心表示,開學後家長和學生的生活作息都將調整,人際關係也有變化,如果遇到心情焦慮的情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