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抽血換學分?師大女足隊員稱自願參與實驗:別貶低我們的判斷力

台南旭集甫開幕疑爆食物中毒!多人腹瀉送醫 市府要查了

美國洛杉磯「不明車輛」衝撞人群 至少28人受傷3人危急

台南小學生抓白蝦摸馬蹄蛤 驚呼中認識食農與環境教育

台南大學附屬小學與雲林金湖農業休閒區攜手設計《蛤?這是蝦咪貨!》課程,帶領學生探索馬蹄蛤與白蝦產業,課程結合食農與環境教育,落實永續發展目標。圖/南大附小提供
台南大學附屬小學與雲林金湖農業休閒區攜手設計《蛤?這是蝦咪貨!》課程,帶領學生探索馬蹄蛤與白蝦產業,課程結合食農與環境教育,落實永續發展目標。圖/南大附小提供

台南大學附屬小學與雲林金湖農業休閒區攜手設計《蛤?這是蝦咪貨!》課程,昨天帶領學生探索馬蹄蛤與白蝦產業,讓學生了解貝類的不同,以及參觀梧北社區的鐵花窗。過程充滿驚呼與驚喜,老師陳怡均說,此一課程結合食農與環境教育,落實永續發展目標。

馬蹄蛤主題館負責人曾界崇、曾聖文父子說,俗稱馬蹄蛤的紅樹蜆,是一種「蜆」,他們拿出台灣蜆、文蛤及馬蹄蛤讓學生觀察和比較,並帶領學生參觀紅樹林生態。學生黃頡宇分享,台灣蜆和馬蹄蛤都有凸起的輪狀生長痕,皆是花蜆科貝類,文蛤殼面比較光滑,「真不知巨大的馬蹄蛤嘗起來滋味如何?」

李富正秉持生態養殖理念經營好蝦冏男社,指導學生以蝦傘捕白蝦,當活跳跳的魚和蝦出現在蝦傘上時,令學生雀躍不已,並輔以圖片介紹白蝦的一生及身體構造。學生黃可說,仔細點數發現蝦子有顎足、步足、泳足、尾肢共14對腳,讓人好吃驚!

因鐵花窗爆紅的口湖鄉梧北社區,學生訪問社區居民對此一轉變的看法,居民認為更有歸屬感與榮譽感,也有人覺得社區更充滿活力。一場社區巡禮下來,學生對13幅以村民生活為題材的鐵花窗,以及「民主先聲」李萬居的故居留下深刻印象。

南大附小指導老師陳怡均表示,此次戶外教學設計「富貴蜆中求」與「海味蝦咪貨」兩套完整教案,結合食農與環境教育,並落實永續發展目標。金湖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營運經理蔡云姍認為,,將漁業遊程轉變為教學課程,有助提升產業的競爭力。

台南大學附屬小學與雲林金湖農業休閒區攜手設計《蛤?這是蝦咪貨!》課程,帶領學生探索馬蹄蛤與白蝦產業,課程結合食農與環境教育,落實永續發展目標。圖/南大附小提供
台南大學附屬小學與雲林金湖農業休閒區攜手設計《蛤?這是蝦咪貨!》課程,帶領學生探索馬蹄蛤與白蝦產業,課程結合食農與環境教育,落實永續發展目標。圖/南大附小提供
台南大學附屬小學與雲林金湖農業休閒區攜手設計《蛤?這是蝦咪貨!》課程,帶領學生探索馬蹄蛤與白蝦產業,課程結合食農與環境教育,落實永續發展目標。圖/南大附小提供
台南大學附屬小學與雲林金湖農業休閒區攜手設計《蛤?這是蝦咪貨!》課程,帶領學生探索馬蹄蛤與白蝦產業,課程結合食農與環境教育,落實永續發展目標。圖/南大附小提供

食農 台南

延伸閱讀

花蓮青年宅淹水找專家提對策 民進黨團要縣府負責

汐止水源路社區違停加併排 民眾怨回家路難行

金山六三活動中心廁所終翻新 增無障礙空間更友善

感人的文化力!台江建庄200周年 3代不畏風雨用音樂會謝神

相關新聞

北投國中女壘隊食物中毒 月底將赴美比世界大賽

北投國中女子女球隊球員驚傳出食物中毒事件,共有8人就醫,校方證實表示,球員參與晚間課程有一起叫外賣,食用完畢後有出現身體...

民團調查:近6成小學生性知識不及格 半數靠上網搜尋自學

「老師,為什麼女生會流血?」面對孩子純真的提問,多少大人選擇閃躲或敷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兒福聯盟今共同發布『202...

114年免試入學分發結果出爐 錄取率99.63%

114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今天公告分發結果,報名人數總計11萬4257名,錄取11萬383...

高中免試入學上午11時放榜 查詢方法看這裡

114學年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今放榜,今年會考考生共計15萬7504名,各就學區將於今日上午11時公告分發結果,考生可上...

高中就近入學獎學金無預警遭教部砍 學校主任嘆已招生「很尷尬」

國教署每年補助就近入學獎學金,國中生升高中時若就近入學地方高中,且保持一定成績,每學期可領取1萬元獎學金,從高一到高三最...

側身全裸?國小女童肚皮舞服裝太性感惹議 承辦單位:家長覺得可愛

新北市近日舉辦一場國小學生舞蹈觀摩賽,其中女童表演肚皮舞時所穿服裝引發民眾熱議。從社群網站外流的影片畫面可以看到,除了一名年紀較小的女童穿著正常外,其他女童從側身看「幾乎全裸了」,引發正反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