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明2天濕又熱!未來2周慎防豪大雨 專家:天氣最糟糕的一段時間

獨/基隆市民活動中心整建 屋頂全塌陷工人送醫追責任

吳東進痛失經營權 圖解新光金董事席次與變天4關鍵

建中機器人校隊赴美獲獎 擁抱世界接受挑戰

台北市建國中學機器人校隊赴美比賽,洛杉磯區預賽獲得「卓越工程獎」,畢業將近50年的校友在場邊加油,表示這一代台灣學生不但會唸書,還能擁抱這個世界、接受挑戰。

針對全球高中職學生舉辦的工業等級機器人大賽「FRC(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機器人競賽」3月起在美國各地展開區域預賽,今年有多支台灣隊伍參賽。

建中機研校隊19日在洛杉磯出賽。在44支隊伍中,建中與其他2支隊伍結盟,一路打進準決賽,但最終不敵冠軍隊落敗。雖無緣前進休士頓的總決賽,仍獲得「卓越工程獎」肯定。

根據大會評語,「卓越工程獎」(Excellence inEngineering Award)表揚在設計過程中,表現出專業態度的團隊, 該團隊的設計優雅且在賽場上占有優勢。

裁判稱讚建中團隊,利用先進的數學、系統工程學的取捨研究(trade studies)和許多原型設計(prototypes)以決定他們最終的神經機械學設計(cybernetic design)。

建中學務主任、指導老師王鼎中說,面對高強度的比賽,機器人設計的穩定度要很高,這次同學們的表現很好,學習最多的是學科整合的能力。

王鼎中表示,台灣偏向分科學習,較少整合的學習經驗,參加機器人比賽,給學生一次很好的經驗,體驗美國STEM教育(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等四大專業領域的縮寫)的整合,實踐動手實作。

這次赴美的35名學生,從1月接到比賽題目以後,花6週時間針對比賽要求的任務,包括抓取三角錐和方塊、站在平台上平衡,設計出這台名為Cyber Tongu的機器人。

建中機研校隊教練施佩佩說,參加FRC機器人競賽,不僅讓學生接觸工程、科學、管理、商業等不同專業領域,同時在賽場上與其他團隊又競爭又合作,認識「友善的競爭」精神。她說,在台灣經常只重視競爭,忘了互相扶持。

施佩佩帶隊比賽,觀察到美國學生願意分享,樂於把腦袋裡的點子拿出來講,但台灣學生比較保守,「怕說錯、怕被挑戰」。

她擔任教練,用腦力激盪、設計思考的方式,訓練學生一路從合作發想點子到收斂為可執行的方案,期許建中學生也能像美國孩子一樣,大膽講出心中想法。

高二生林彥廷在場上操控機器人的時候,控制台上放著國旗。他受訪分享,比賽要取得好成績,聯盟合作非常重要,特別臨場要與友軍討論戰術、擬定路線。因為賽制上安排,每支隊伍都要與其他2隊聯盟,一起合作和其他聯盟對抗。

人聲鼎沸的的高中體育館內,除了各隊學生,親友團也在觀眾席上一起加油吶喊。建國中學南加州校友會接待學弟在洛杉磯行程、安排參訪,會長張虎帶著一群校友一起為建中學弟打氣。

1976年畢業的張虎受訪表示:「我們以前在台灣,好像就是會唸書就可以了,我現在發現在台灣的小學弟不但會唸書,而且他們很大方能夠擁抱這個世界,接受這個挑戰,到這麼遠的異鄉來參加比賽,我覺得非常非常開心。」

建中 美國

延伸閱讀

會計師看時事/分工協作 實現韌性治理

完善橋科聯外交通 周邊道路開闢及拓寬施工

臺大實驗林攜手好事交易所 創新減碳行動獲聯合國氣候峰會邀約演講 組建GRAT團隊前進國際

建中樂旗聯隊將前進美國 盼重返2018年奪冠光榮

相關新聞

成功高中首位女畢業生 兒有望台大

創校一○一年的台北市男校成功高中,今年的畢業典禮出現首位女畢業生,是陪腦麻兒何彥寶就讀高中三年的母親林月香。「何媽媽在學...

小學舉辦10至12天海外暑假旅遊 家長愣「團費8萬1」給去嗎?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走向共存,各國的邊境限制也逐漸解封,越來越多人開始規劃出國旅行。一名家長在網路上發文,表示小孩的學校舉辦暑假旅遊活動,團費8萬1去國外10到12天,並好奇詢問大家「能接受嗎?」貼文曝光後也掀起討論。

罰特殊生蹲跳 竹縣校園又傳霸凌

又傳校園霸凌事件。新竹縣民進黨籍3名議員張珈源、吳傳地、何建樺昨天在議會聯合質詢,揭露有國小生疑遭老師與同學霸凌,家長質...

舒緩升學壓力 竹市研議新科國中 設完全中學

新竹市東區人口 增,但校舍不足,新設中小學需求較其他縣市高,市府教育處指出,目前竹市現有3所市立完全高中已不敷需求,因此...

克服障礙秀才藝 張聞竺獲總統教育獎

基隆市東光國小學生張聞竺罹患多重身心障礙疾病,在父母放棄事業,自己當特教老師一路陪伴下,經歷無數次跌倒哭泣,逐步學習生活...

陳玲、懷恩基金會 助學220國高中生

財團法人陳玲社福基金會、懷恩社福基金會舉辦第十二屆「人間有愛.助學無礙」助學金,昨天在晶華飯店舉行頒發典禮,共有二百廿位...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