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老師不協助路口導護 志工嗆「我們也要退出」

高市議員陳麗娜召開「學校交通導護問題與對策」公聽會,志工、教師及家長團體代表出席踴躍。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市議員陳麗娜召開「學校交通導護問題與對策」公聽會,志工、教師及家長團體代表出席踴躍。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雄發生國中女老師導護車禍意外,去年底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與中小學校長協會簽訂團協讓教師退出交通導護,多校校長開學後必須自己站路口,志工嗆「老師退出,我們也要退出」,志工與家長團體呼籲交導法制化,保障權利與義務。教育局表示,已加強志工與老師保險,並提供老師補休獎勵,持續跨局處研議更完善配套。

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廖義銘說,建議制定「特殊行路地區道路安全自治條例」,一併納入各級學校、醫院、觀光地區或大型集會遊行區域管理,設置交管管理輔助人員,明訂權利義務關係,不服從交管者給予特殊罰責,可同時洗刷「行人地獄」惡名。

議員陳麗娜今天上午在議會開公聽會。前鎮國中志工團長朱文璋等人表示,志工的命也是命,志工人口老化,學校十幾年只招募到2名新人,九成以上都是阿公阿嬤級,80幾歲還要站路口,老師全面撤退對志工不公平,不要因為個案造成社會另一個動盪不安。

「我一學期平均要站78小時,老師最多輪值20天」一名女志工抱怨說,志工站路口的時間比老師長,不僅要忍受風吹日曬雨淋,路人還不把志工放在眼裡,更不像老師有工會保護。另名志工說,政府應安排導護研習課程,不然大家都不做,「老師退出,我們也要退出,以後乾脆讓小朋友自己走」。

高雄市家長協會代表指出,老師或志工導護都是於法無據,應明訂權利義務與範圍,加強另建立考核制度,給願意站的老師鼓勵。此外,交通導護的指揮權沒有合法化,不能比照警察或義交,應讓交導具備義交身分,許多學校門口沒有交通號誌,須通盤檢討各校通學環境。

教師工會部分,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指出,會員發生憾事才發現制度面不足,簽團協目的是希望補足目前未規範之事,很多學校老師仍站導護,非全面棄守,可以用鼓勵及志願方式。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表示,老師的本業是教學,非交通指揮人員,鳳翔國中導護事件凸顯台灣交通安全的重大問題,不希望用站不站導護來評估老師。

高市教育局副局長黃盟惠指出,老師導護沒有具體規範,不過教育局已授權各校提報導護計畫,另函文教育部行政命令給各校,鼓勵老師導護;已補助志工專業訓練經費,通學步道也積極會勘中。交大副大隊長吳武煌說,法律授權校園導護人員可以檢舉,有關撞傷警察、義交人員可吊銷駕照,目前沒有把交通服務(導護),後續可藉由公聽會結論建議修法。

高市議員陳麗娜召開「學校交通導護問題與對策」公聽會,志工、教師及家長團體代表出席踴躍。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市議員陳麗娜召開「學校交通導護問題與對策」公聽會,志工、教師及家長團體代表出席踴躍。記者徐白櫻/攝影

教育局 行人地獄 警察 高雄市

延伸閱讀

高雄豔陽貢獻醫學 中山大學創新合成藥物分子

用高雄的日照與空氣合成抗發炎物質 中山大學揚名海外

高雄水情轉黃燈 南水局:抗旱水井位處非地下水管制區

金門飛高雄航班突訊號異常 旅客合掌祈禱、飛機急折返

相關新聞

我的畢業典禮在夢幻海洋裡! 墾丁國小海底畢典興奮度破表

墾丁是南台灣潛水勝地,在墾丁創店的台灣潛水公司發想將墾丁國小畢業典禮會場移到夢幻海中,讓海洋生物成為典禮神秘嘉賓,昨天連...

學生寫「估計不行」遭師批大陸用語 網兩派論戰:不會這樣用

近年來,不少台灣民眾會在社群平台上看到各種中國大陸的影片,使自己在生活中不自覺開始使用大陸用語。一名網友在PTT分享一張照片,只見一位學生在聯絡簿寫下「不換(鞋)『估計』是不行了」,被老師圈起來並強調「別用中國用語比較好」,讓原PO非常困惑。

搶人!國小教甄聯招 15縣市撞期

去年國小教甄大開缺,考生重榜情況嚴重,導致部分縣市缺額未補足,更因為多數代理教師已上岸,開學後出現代理教師荒。今年各縣市...

國中小早自習、午休禁考試 教團憂家長寄託補習和私校:規定太細非好事

教育部今天正式發布國中小正常教學督導辦法,明定早自習、午休不能考試,只有國3能辦模擬考。教育團體支持政府照顧學權,但也擔...

屏東縣3所國小 113學年度停辦

屏東縣府今年度啟動裁併校,4月22日召開教育審議會歷時5小時審議,教育處昨公布決議結果,113學年度裁併屏東市凌雲國小、...

指導科展33年 師獲表揚

高雄市第64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昨在國立科工館登場,全市高、國中小401件參賽,學生自製氣瓶捕捉二氧化碳,也有團隊研究金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