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低溫特報再加台北市 四縣市急凍跌破10度

教團調查:少子化政策滿意度最低、學生能力弱化需改善

台灣教育政策與評鑑學會等團體今舉行論壇,並公布網路民調結果。重要教育議題滿意度上,以教學正常化、維護學生多元學習權益滿意度最佳。記者許維寧/攝影
台灣教育政策與評鑑學會等團體今舉行論壇,並公布網路民調結果。重要教育議題滿意度上,以教學正常化、維護學生多元學習權益滿意度最佳。記者許維寧/攝影

台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等團體今舉行「面向教育・面向總統-親師生的教育許願單」論壇,並公布網路民調結果。重要教育議題滿意度上,以教學正常化、維護學生多元學習權益滿意度最佳;雙語政策、少子化政策則最低。民眾也認為,課程教學評量方面,學生整體基本能力弱化最需改善。

報告人、台師大教育系教授王麗雲指出,問卷調查時間為今年10月12日至11月12日,以網路進行調查,總計回收4219份問卷。有效問卷身份包括教師、家長、學生、教育行政人員等,詢問近四年來教育發展評分、數個重要議題滿意度調查,以及期待改進事項。

王麗雲表示,整體教育發展評分上,受測民眾均認為相較四年前,除國民小學教育發展滿意度下降外,其他如國民中學教育、高中職教育、高等教育等滿意度均上升。

再者,王麗雲也說,調查以5.5分以上為正向,以下為負向,民眾對學前教育評價最佳,家長、教師、教育行政人員甚至社會人士等都給予6分以上的評價;高等教育評價則最低,多數受測者都將其列為評價最差的教育階段。

至於重要教育議題滿意度上,王麗雲指出,該項調查以2.5分以上為正向評價,其中教學正常化、維護不同學生多元學習權益均獲得2.5分以上正向評價,但雙語教育政策只獲得2.1分、少子化因應政策更只有2.0分,敬陪末座。

問卷也詢問於課程教學評量上最需改善項目,王麗雲談到,44%的受訪者認為學生整體基本能力弱化最需要改善,其次則為未能因材施教,再者則是課程與實務就業連結欠佳。若綜觀受訪者身份,教師、家長、校長等受測者均認為學生基本能力弱化最需要改善,但學生則不認為自身能力弱化,反而認為最需改善的是「未能因才施教」。

教育團體也對民眾發放「許願單」,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系馮丰儀表示,題目詢問希望未來四年,總統與教育部應優先辦理的事項為何,每人最多可提三項。經綜整後,民眾最希望優先檢討雙語教育政策,多認為配套措施不足;其次則是行政減量,期望充實專職行政人力;以及加強家庭教育推廣,提升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知。

中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林永豐則分享各教育學會建言,課程與教學學會認為政府應正視雙語教育推動困境,先穩健推動師資培育、務實推動;地方教育發展協會則表示,中央和地方應強化跨層級組織的協調整合,如現行課程治理、教師專業發展系統等都可再重新檢視,減少多頭馬車現象避免造成教師負擔。

教師 網路 雙語教育

延伸閱讀

三總統候選人力推雙語政策 教團批忽略核心利弊

出生率創新低 國民黨立委參選人推出10項少子化政見

不適任教師處理人心惶惶 教團盼分流處理化繁為簡

台大在學碩博生入不敷出淪血汗兼職 教團提「2方案」改進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偏鄉代理師進修難 教育部114學年將開11偏遠地區學分班

近年各縣市教甄開缺多,偏鄉教師流失問題更加受到關注。有現場老師反映,偏鄉任教多年的無證代理老師想透過在職進修取得教師證,...

班班有鮮乳 家長教師團體盼重啟

「班班有鮮乳」執行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教師團體、校長團體昨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中會考5月17、18日舉行 簡章明天公告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訂於5月17、18日舉行,教育部表示,各考區簡章自1月3日起於全國18個考區試務會及大陸考場試務會網...

家長團體盼重啟「生生喝國產乳」 行政院:會和縣市、部會討論

「班班有鮮乳」執行了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及教師團體、校長團體今天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內首設公費技職師資班 教授看衰

為吸引學生投身技高師培,台師大工業教育系轉型為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專班,今年將招收首屆學生,公費生一年可受領十二點八萬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