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五億高中生6月28日宣判!夏男開庭不耐煩、笑法官

新光金與台新金合併案看4重點 新光三越成關鍵角色

余天女婿涉詐…落網秀特助名片 還辯「投資虛幣沒犯法」

台師大調查:逾5成國人不了解自己所屬族群文化

師大國文系教授鍾宗憲表示,近8成6國人認為落實文化教育的方式應是行動參與、直接感受體驗,而非光讀書。記者許維寧/攝影
師大國文系教授鍾宗憲表示,近8成6國人認為落實文化教育的方式應是行動參與、直接感受體驗,而非光讀書。記者許維寧/攝影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化教育策略研究團隊,針對「國人對於文化、文化教育的看法」進行調查,發現逾5成國人,自認不了解自己所屬原生族群文化。但也有8成5的國人認為,先了解自己的文化比了解他國文化重要,更認為落實文化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並非閱讀學習,而是直接參與體驗。

台師大今舉行記者會,公布國人對於文化、文化教育的看法調查。調查中「原生族群」是指受訪者父母親所認同的族群;若父母來自不同族群,則由受訪者擇一作答,視受訪者認同為原住民新住民、漢人再延伸調查。

師大國文系教授鍾宗憲表示,調查指出,國人族群身份認同中閩南人約7成5,客家人約1成1,其次如大陸各省、 原住民、新住民等均不滿1成,和台灣族群占比一致。

調查顯示,有關國人對自己所屬原生族群文化的了解程度,鍾宗憲表示,即便政府近十年來做了很多努力,但高達5成2的表示不了解,4成6受訪者則表示了解。其中以外國籍新住民最高,了解者占比達6成3,其次則為原住民5成7、閩南人4成8,但不了解是一回事,高達9成1的國人仍認同所屬的原生族群文化。

鍾宗憲也說,除認同自己原生族群文化,也有8成國人願意了解其他族群文化;更有高達8成5國人認為了解自己的國家文化,應優先於認識其他地區或國家的文化,也代表欲推動國際化,國人多認同先固本。

此外,鍾宗憲也表示,調查也發現高達5成3國人認為對文化教育影響最大的是家庭教育;且更有近8成6國人認為落實文化教育的方式應是行動參與、直接感受體驗,而非光讀書。

台師大團隊也建議現行文化教育藍圖,小學階段應規劃各族群節俗教材,並增加俚語、諺語等項目,甚至可透過簡易傳統文獻閱讀,銜接國高中課程。

綜觀調查,鍾宗憲指出,文化部曾發表《2018文化政策白皮書》,指出教育體系過往著重於國語和英語教育,使得各族群母語嚴重流失,也連帶族群文化流失。認同應區分場合使用語言,如面對不同族群時可使用國語、面對外籍人士使用英語,但如面對原生族群或參與節慶民俗活動,則可盡量嘗試使用族群母語溝通,尤其於家庭環境中實踐。

台師大調查採分層比例隨機抽樣法,並以各縣市為分層。有效樣本1077份,信心水準在95%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99個百分點。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化教育策略研究團隊,針對「國人對於文化、文化教育的看法」進行調查,發現逾5成國人,自認不了解自己所屬原生族群文化。記者許維寧/攝影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化教育策略研究團隊,針對「國人對於文化、文化教育的看法」進行調查,發現逾5成國人,自認不了解自己所屬原生族群文化。記者許維寧/攝影

原住民 台師大 新住民

延伸閱讀

新住民是否另立專法保障權益義務?學者:恐疊床架屋

2024大選倒數!新住民也要反賄選 20歲新二代女大生:開心能投票

新住民學做台式點心 嘉義小彈珠涼西丸好玩又好吃

散布歧視原住民與新住民文字 男遭判拘役30日

相關新聞

「賽局理論」大師巫和懋 凌晨因病離世

以鑽研「賽局理論」著稱的前台灣大學名師巫和懋,今日凌晨因病離世,享年72歲。

偏鄉師久任獎金 遭疑變久等獎金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上路六年,立委昨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仍提到偏鄉教師流動率高、誘因不足以及行政負擔大等...

台大國發所教授每年可指導14生 教團:比例偏高

先前曾發生論文抄襲爭議的台大國發所,近日公布精進學位論文品質相關辦法,專任教授每學年最高可指導14人。教團今天表示,此上...

再籲召開全國教育會議 曾志朗:官方民間共商資源分配

520前夕,數個教育團體今天表示,呼籲新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履行召開「第九次全國教育會議」的政見。教育部前部長曾志朗指出,台...

陽明交大六家古蹟群蓋樓 反對連署逾2千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以產學合作之名,將在竹北六家校區興建群聯電子研發大樓,由於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議與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已通過,...

憂公幼混齡教學 有家長轉私幼

台灣面臨少子化,不少公幼靠混齡上課突破12人成班門檻,台中有9成、彰化7成公幼都是混齡班。公幼教師說,混齡教學不易,有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