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大學國際學院推動國際化 獲教育部評選為重點培育學院

靜宜長期推動國際化政策,並率先國家2030雙語政策,於2014年就提供教師出國研習,以全英文授課多年來成效卓著。圖/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長期推動國際化政策,並率先國家2030雙語政策,於2014年就提供教師出國研習,以全英文授課多年來成效卓著。圖/靜宜大學提供

教育部日前公布「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核定名單,靜宜大學國際學院續獲教育部評選為「重點培育學院」;國際學院院長何淑熏表示,靜宜長期推動國際化政策,率先國家2030雙語政策,2014年提供教師出國研習,以全英文授課多年來成效卓著,未來將以更豐沛國際化資源,提供師生更好學習及授課環境。

何淑熏說,國際化是靜宜推動及努力的方向,102學年度成立寰宇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學生求學4年中,需有1年到國外留學,可取得雙聯學位;104學年度成立寰宇外語教育學士學位學程培育雙語師資,能以英文教華語或華語教英文。未來將設計更多全英語及數位學程,讓學生在台即可享受國際化環境。

靜宜大學是中部唯一開設中教與小教的雙語教育學程及在職中小學雙語師資學分班課程,每年辦理雙語教育論壇透過「雙語資源共享」,提供各級學校教師分享校雙語教育經驗,並利用高等教育資源幫助12年國教接軌國際。

靜宜國際學院也積極規劃「SMART學術寫作」,透過寫作知能工作坊及寫作技巧與策略培訓等課程,協助教師在課程導入AI寫作軟體,學生能即時掌握寫作精進方向;學生於全英語授課(EMI)課堂學習,教師亦能透過AI軟體提升授課效率。

靜宜國際學院透過「深化學術英語能力加強措施」,強化學生自學群組、EAP課程、培育專業課程全英語TA、英檢補助獎勵和自學激勵獎金等。並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英語學習;藉由「SDGs主題融入雙語課程」,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也兼具全球競合力。

何淑熏強調,靜宜獲選為「重點培育學院」後,將可獲得更多政府資源的挹注,有助強化教學小班制、提供教師更多研習機會,減輕學生英文檢定等負擔;期望由國際學院扮演領頭羊整合校內各單位資源,將全英語授課教學優勢推展到全校各系所,邁向雙語大學的目標。

靜宜國際學院102學年度成立寰宇管理學士學位學程、104學年度成立寰宇外語教育學士學位學程。圖/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國際學院102學年度成立寰宇管理學士學位學程、104學年度成立寰宇外語教育學士學位學程。圖/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大學國際學院推動國際化有成,獲教育部評選為「重點培育學院」。圖/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大學國際學院推動國際化有成,獲教育部評選為「重點培育學院」。圖/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國際學院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英語學習與課程,以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也兼具全球競合力。圖/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國際學院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英語學習與課程,以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也兼具全球競合力。圖/靜宜大學提供

教師 英文 雙語教育

延伸閱讀

斥資2500萬堵學倫案!全國學位論文比對系統延遲上線

0到6歲國家養燒不停 立委再轟教部「畫錯重點」無助少子化

大葉大學校長遴選難產 立委籲修法比照公立大學辦理

教育部催生影片「翻車」潘文忠再道歉 坦言上架前沒看過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台大學生擺攤連署罷免 校長陳文章:都在校外

大罷免浪潮不斷,甚至有罷免團體進駐校園,被指在校園宣傳罷免已違反「選罷法」和「基本教育法」,日前更有罷團進入台灣大學校園...

國教院建議教科書言明 2758號決議未提中華民國或台灣

國家教育研究院近日舉辦審定本教科用書三方座談會議,會中達成兩項共識,建議歷史教科書呈現聯合國大會二七五八號決議文中英文史...

教育部稱校園「大罷免」是公民活動 學者批:淪於詭辯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認為學生於校內擺放大罷免攤位屬學生言論自由、公民活動,非政黨活動,應予尊重,但教育部過去就曾函示說明教...

爭教師離線權 教團籲先加導師費

教師「離線權」話題近來吵得沸沸揚揚,第一線教育現場認為,導師承擔大量班級經營與溝通責任,最需離線權保障。教團直言,即時通...

回響/非六都高中職 減招門檻放寬

本報去年報導,非六都縣市因人口外流與少子化,全台已有十八所公立高中職向教育部提出調降班級人數。教育部日前修正「高級中等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