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在碳權交易之應用與挑戰

【文.周濟群】

近年來,人類經濟活動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各行各業所產生的碳足跡,引發了各國政府和民間團體越來越高的關注。雖然全球各國對於碳權交易與減少碳足跡的努力已經進行了一 段時間,政府採用對溫室氣體排放量訂定各種不同定價方案,強制性地讓企業基於財務原因減排或提升碳移除量, 其手段大致上包括碳稅(或是國內將實施的碳費)與排放交易系統(Emission Trading System;ETS,又稱為總量管制與交易;Cap and Trade)。

由於碳費機制修法相對簡單也較易啟動,國內環保署目前的政策規劃是在明(2024)年先行實施碳價制度,未來等甫成立的臺灣碳權交易所機制運作成熟,預期將可朝大規模的碳交易市場發展,甚至以三軌並行的策略達到國內減量、國際減量與媒合碳交易的目標。屆時,碳權交易過程的透明化、可查核性與技術創新將成為成功的關鍵,而區塊鏈技術以其透明性、不可篡改性與減少中介等的獨特屬性,甚至可以延伸滿足企業碳排放全程的可追溯性,促進一個健全、安全和值得信賴的碳權交易市場的發展。本文將探索區塊鏈技術應用於碳權交易與碳足跡追踪的潛力,並說明如何利用這項創新技術實現更為永續的未來。

傳統碳交易平台的挑戰

一一浮現

傳統的碳交易市場是由各國政府或國際機構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建立的市場機制,企業在遵循政府設定碳排 放上限的前提下,透過市場購買或出售碳排放權(亦稱為碳信用)來管控其碳排放量,其運作方式通常包括幾個步驟。傳統的碳交易市場多依賴集中交易系統和查核機構來確保市場的有效運作,雖然行之有年,但隨著交易行為日趨複雜以及新興科技如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也面臨到若干挑戰。

1.不透明:碳交易往往涉及複雜的監管架構和多個參與方,除了市場以外,尚包括企業、政府機構和第三方查核單位,有時更必須與國際交易市場接軌,在這樣複雜的市場環境中,要確保所有相關資訊完全透明是有困難的。例如,交易記錄可能迫於不同監管法令而無法完全公開,又或者市場價格的形成機制由於缺乏活絡性而無法完全透明,導致某些參與者可能擁有不公平的資訊優勢而形成不效率。

2.交易成本高:在傳統市場中,由於需要通過許多中介機構進行交易和核證,這些中介機構包括交易所、查核機構、監管機構等,這些過程通常會引入額外的成本。額外的成本最終會轉嫁給參與市場的企業,影響其自願參與減排的意願。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3.12月號】

延伸閱讀

證交所發布113年度公司治理評鑑指標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需要更有效減碳的政策

紐時報導COP28決議不具約束力 化石燃料何時退場…打問號

櫃買應戰 驅動企業減排

相關新聞

碳費開徵 碳有價時代來臨

《氣候變遷因應法》規範了多元減排工具,其中包括眾所關注的碳定價機制-碳費徵收。依據環境部規劃,碳費將於今(2024)年開徵,明(2025)年繳交,未來如何配合碳費徵收機制,運用碳權交易提升減排效益,將是政府與企業的一大挑戰。

113年董事會及股東會法規實務重點提醒

今(113)年股東會旺季即將到來,公司董事會及股東會有哪些新規定及應配合遵循事項?提醒公開發行公司宜儘早掌握與做好因應準備,以保障股東權益。

紓困補貼收入須先抵減核定虧損 才能盈虧互抵

營利事業受疫情影響,依紓困條例可向政府領取補貼,且補貼為免稅收入。然而,營利事業若有虧損,往後年度盈虧互抵時,依財政部目前見解,須先抵減補貼收入,對虧損的納稅義務人相當不利,恐有違紓困條例之美意。

台積電熊本廠效應分析

近日台積電熊本廠盛大開幕,成為日本最先進的邏輯製程晶圓廠,更帶動了臺日半導體供應鏈與產業聚落一片生機勃勃。台積電進入海外擴廠的「大航海時代」,未來是否面臨新的挑戰?又日本衰退的半導體產業能否藉此機會重新崛起,再創顛峰?熊本廠後續效應值得持續觀察。

房屋稅條例修正之稅率計算與申報方式解析

房屋稅條例新制又稱「囤房稅 2.0」,預計將於民國(以下同)113 年 7 月 1日開始適用,明(114)年 5 月開徵。本次修法在實體面及程序面有哪些新規定?另相關子法是否完備,方有利於實務推展。

淺談IFRS永續準則的 碳揭露規範

IFRS 永續揭露準則第 S1 號提供一個架構,要求企業揭露其價值鏈中的永續相關風險與機會;第 S2 號專注於規範企業揭露氣候相關的風險與機會。其中,關於碳揭露,企業亦需要解釋氣候變化等永續性風險和機會,這些揭露資訊將可幫助投資者和其他利害關係人,了解企業在管理碳排放和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