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以哈戰前就在約旦河西岸「嚴重侵犯人權」 美國務院暫緩制裁以軍部隊

永續報告書內容不實的法律責任

【文.黃帥升、黃正欣】

永續報告書在近年政府政策之推動下,成為上市櫃公司最熱門之議題之一。依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下稱證交所永續辦法)及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上櫃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下稱櫃買永續辦法),實收資本額新臺幣(以下同)20 億元以上之上市櫃公司,應於民國(以下同)112 年編製並申報111年永續報告書;再依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甫於 112 年 3 月發布之「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 年)」,規劃實收資本額 20 億元以下之上市櫃公司,應自 114 年起編製永續報告書。是以,編製永續報告書即將成為所有上市櫃公司之義務。

永續報告書內容不實

是否構成資訊不實?

資訊不實之範疇

證券交易法(下稱證交法)第 20 條第 2 項規定:「發行人依本法規定申報或公告之財務報告及財務業務文件,其內容不得有虛偽或隱匿之情事。」同法第20條之1第1項並規定:「前條第二項之財務報告及財務業務文件或依第三十六條第一項公告申報之財務報告,其主要內容有虛偽或隱匿之情事,下列各款之人,對於發行人所發行有價證券之善意取得人、出賣人或持有人因而所受之損害,應負賠償責任:⋯」,此即俗稱之「財報不實」民事賠償責任依據。然若細觀前開條文,即可知其範圍不僅限於「財務報告」,尚包含「財務業務文件」,從而,應以「資訊不實」稱之較為周全(下稱資訊不實者,皆指證交法第 20 條第 2 項及第 20 條之 1)。

然前述所稱之「財務業務文件」究竟包含哪些?文義並不明確。依學者見解,「所謂『財務業務文件』,範圍廣泛,包括各種有關發行人財務、業務的文件」;法院則有判決表示:「所謂『財務業務文件』範圍廣泛,包括各種有關發行人財務、業務、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文件,均應屬之」。依此,「財務業務文件」範圍似頗為廣泛。

或許是為避免所有財務業務文件不論重要與否皆落入資訊不實範疇,證交法於 95 年修正第 20 條第 2 項時,文義上將財務業務文件限於「發行人依本法規定申報或公告之財務業務文件」,則下個應討論之問題即為,何謂「依本法規定申報或公告」?是否限於依「證交法」規定申報公告者?對此,學者認為,「所謂依本法規定,應做廣義解釋,舉凡依證交法或主管機關依該法命令製作者均屬之」;法院亦有採相同見解者而認為:「證交法第 20 條第 2 項所稱『依本法規定』應做廣義解釋,舉凡依證交法或主管機關依該法命令製作均屬之」。

歸納而言,證交法第20條第2項及第20條之1之「資訊不實」,指證交法或主管機關依證交法命令公司製作之各種有關公司之財務、業務文件。

內容不實可能構成資訊不實

承上,永續報告書為公司所製作有關公司之財務、業務文件,應屬無疑;故永續報告書如內容不實,是否會該當資訊不實,其關鍵即為,永續報告書是否屬「證交法或主管機關依證交法命令公司製作」者?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3.6月號】

延伸閱讀

上市櫃首季海外投資金額下滑 近6年同期首見衰退

鍾文智操縱TDR獲利4.4億淪重判 高院:TDR受證交法規範

推動淨零/證交所總經理 簡立忠:以大帶小減碳

證交法修法 獨董召集股東會權限交審計委員會

相關新聞

碳費開徵 碳有價時代來臨

《氣候變遷因應法》規範了多元減排工具,其中包括眾所關注的碳定價機制-碳費徵收。依據環境部規劃,碳費將於今(2024)年開徵,明(2025)年繳交,未來如何配合碳費徵收機制,運用碳權交易提升減排效益,將是政府與企業的一大挑戰。

113年董事會及股東會法規實務重點提醒

今(113)年股東會旺季即將到來,公司董事會及股東會有哪些新規定及應配合遵循事項?提醒公開發行公司宜儘早掌握與做好因應準備,以保障股東權益。

紓困補貼收入須先抵減核定虧損 才能盈虧互抵

營利事業受疫情影響,依紓困條例可向政府領取補貼,且補貼為免稅收入。然而,營利事業若有虧損,往後年度盈虧互抵時,依財政部目前見解,須先抵減補貼收入,對虧損的納稅義務人相當不利,恐有違紓困條例之美意。

台積電熊本廠效應分析

近日台積電熊本廠盛大開幕,成為日本最先進的邏輯製程晶圓廠,更帶動了臺日半導體供應鏈與產業聚落一片生機勃勃。台積電進入海外擴廠的「大航海時代」,未來是否面臨新的挑戰?又日本衰退的半導體產業能否藉此機會重新崛起,再創顛峰?熊本廠後續效應值得持續觀察。

房屋稅條例修正之稅率計算與申報方式解析

房屋稅條例新制又稱「囤房稅 2.0」,預計將於民國(以下同)113 年 7 月 1日開始適用,明(114)年 5 月開徵。本次修法在實體面及程序面有哪些新規定?另相關子法是否完備,方有利於實務推展。

淺談IFRS永續準則的 碳揭露規範

IFRS 永續揭露準則第 S1 號提供一個架構,要求企業揭露其價值鏈中的永續相關風險與機會;第 S2 號專注於規範企業揭露氣候相關的風險與機會。其中,關於碳揭露,企業亦需要解釋氣候變化等永續性風險和機會,這些揭露資訊將可幫助投資者和其他利害關係人,了解企業在管理碳排放和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