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還有狒狒逃脫?多隻長頸鹿死亡、埃及聖䴉也逃過?一表看六福村動物飼養爭議

台積電年底破千…600元學長們將解套? 專家:不是不可能

直立式埋3米深土推...消防曝台中塌屋最後工人搜救「難度極高」原因

交易經廢止徵收之土地 房地合一課稅之計算

土地廢止徵收,該土地發還給原地主,地主日後將土地出售,房地合一課稅的計算,財政部發布解釋令說明取得日、持有期間、取得成本的認定。聯合報系資料照
土地廢止徵收,該土地發還給原地主,地主日後將土地出售,房地合一課稅的計算,財政部發布解釋令說明取得日、持有期間、取得成本的認定。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徐俊賢】

土地廢止徵收,該土地發還給原地主,地主日後將土地出售,房地合一課稅的計算,財政部發布解釋令說明取得日、持有期間、取得成本的認定。解釋令規定,取得日將以廢止徵收日為準,持有期間的計算從寬,可將徵收前、廢止徵收後的持有期間合併計算。至於取得成本,由原地主出售土地,或由繼承人出售,認定會有不同。

房地交易有三項認定,是計算交易所得的關鍵:取得日、持有期間、成本。取得日的認定,決定交易所得應採房地合一稅,或是所得稅法舊制計算。若適用房地合一稅,持有期間的認定將決定稅率,持有期間越長,稅率越低。至於成本的認定,將決定應稅所得的多寡。

土地廢止徵收後交易

政府因公益需要,能依據土地徵收條例的規定,徵用私人土地。徵用後的土地,若因工程變更設計、開發方式改變,或是徵用土地未使用等,能依法廢止徵收,通知原土地所有權人(原地主)繳清價額後將土地領回。原所有權人領回土地時又再度取得土地,日後賣出時,如何認定其取得日、持有期間與成本,財政部因此發布解釋令說明,且由於民國(以下同)105年 1月 1日適用房地合一稅之前,土地交易所得不課徵所得稅,因此解釋令僅適用於 105年後取得房地之交易。

取得日之認定

廢止徵收的土地領回,再售出,財政部解釋令規定,以原核准徵收機關廢止徵收日為準。舉例來說,若甲君於 100年原始取得土地一 筆,103年 1月 1日 被 徵 收,105年 1月 1日廢止徵收,於 108年 1月 1日交易土地,如圖一所示,依照解釋令規定,甲君交易土地之取得日,為廢止徵收日 105年 1月 1日,因此適用房地合一新制。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2.12月號】

延伸閱讀

白癡公主咖啡廳開幕首日驚遇突發狀況 地主現身不給租

教部補助3千萬推實驗教育特色課程 帶孩子體驗中學習

大數字/太陽能光電熱潮 全台延燒

影/發表愛台宣言 朱立倫喊:台積電是國民黨創立的

相關新聞

認購股份後才發行股票 交易所得如何課稅

若公司成立或增資時未發行股票,日後在買賣前才發行股票,出售所得屬證券交易所得,抑或是證券交易所得,以該股票是否已依法簽證或登錄發行為準。股票之持有期間,可自認購股款之「繳納股款日」起算,有利於法人股東長期持有的認定。

認購股份後才發行股票 交易所得如何課稅

若公司成立或增資時未發行股票,日後在買賣前才發行股票,出售所得屬證券交易所得,抑或是證券交易所得,以該股票是否已依法簽證或登錄發行為準。股票之持有期間,可自認購股款之「繳納股款日」起算,有利於法人股東長期持有的認定。

BNPL「先買後付」的優勢與警訊

電子商務加速發展,網購已成為民眾生活日常,但如何讓取貨更迅速、付款方式更多元,先買後付「BNPL」的付款模式已然加入金流的戰場,BNPL如何實現普惠金融的優勢,又能否將卡債風暴引以為戒,金融機制與消費者保護如何完備?

因應淨零發展之碳費徵收與碳交易配套研析

因應 2050 淨零目標,《氣候變遷因應法》已於年初三讀,並規劃 2024 年開徵碳費,做為促進國家減碳的市場誘因工具。碳費開徵在即,相關配套措施將影響國家減碳動能及企業成本負擔,成為各界關注焦點。本文依據國際與國內推動現況,提出碳權與碳交易制度的相關配套措施,供各界參考。

FTX破產風暴核心關鍵與省思

在加密貨幣平台市場,樓起樓塌,不過轉眼瞬間之事,說的正是 FTX 的破產事件。從創辦人鋃鐺入獄、跌落神壇,其公司治理問題、高風險資產配置行為也一一浮現。當加密資產領域,各式各樣新奇嶄新商品、玩法與應用場景不斷推陳出新、目不暇給之時,金融監管與法制是否能及時跟上腳步?

氣候變遷因應法下 企業必知的準備工作

《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本次修法除了將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入法、新增氣候調適專章等要點外,最受到外界所關注的,莫過於對企業成本造成直接影響的「碳費徵收」。本文透過說明政策發展趨勢及企業因應重點,鼓勵企業以實際行動,因應國內外氣候政策的變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