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回顧-1: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相關動態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時序進入12月,即將揮別2023年的此刻,《北美智權報》會依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美國法院、PTAB動態及USPTO其他相關動態,分4刊期回顧過去一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首篇以「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相關動態」揭開序幕。

回顧2023年,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相關動態重點回顧可歸納為「藥品及生物製劑」、「半導體裝置製造」、以及「人工智慧」三大項,現分述如下。

藥品及生物製劑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021年上任後,即於同年7月9發布第14036號行政命令,提示多項行動計畫,希望能加大處方藥取得管道、降低相關藥品價格,美國專利商標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簡稱USPTO)為完成被交付的使命,先於《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發布兩項公眾意見徵集公告,即於2023年1月19日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聯合舉辦座談會,聽取公眾對兩局合作計畫的建言,USPTO並更新該局藥品專利的專利權期間延長(patent term extension,簡稱PTE)訊息、開設專門網頁登載兩局合作計畫資料,以便公眾一站查詢。[1]

另方面,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簡稱FTC)2023年9月14日發表政策聲明,表示將嚴格檢視橘皮書中不當列出的藥品專利,以揪出可能違反FTC Act Sec. 5的不公平競爭方式。橘皮書依規定羅列通過美國FDA安全性及藥效審核的藥品,內容同時提示相關專利資訊。正當很多團體及藥廠還在確認何謂不當或適當提示相關專利之時,11月7日FTC表示已發函給10家公司,指這些公司在橘皮書不當羅列逾百件專利,應於30天內撤回、修改,或在重新確認後宣誓聲明所列資訊正確。[2]

事實上,依拜杜法案(Bayh-Dole Act)設計,受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產生的研發成果,在特定情況下,比方有未被滿足的公眾健康需求、其使用未妥善嘉惠公眾之類,美國聯邦政府可行使介入權,將相關專利以非專屬授權、部分專屬授權、專屬授權等方式交負責任的第三方申請者實施。可是一直以來,普遍認為介入權行使會減損新藥開發誘因,包括歐巴馬及川普政府都不敢貿進行動,拜登政府也曾拒絕對癌症用藥Xtandi相關專利行使介入權。但時移世易,連年通膨、藥價飛漲,白宮明顯感覺到民氣可用,美國國家經濟顧問Lael Brainard表示,若藥廠不肯以合理價格出售聯邦政府資助產出的藥品,美國政府已準備好開放其他藥廠以更低廉價格提供這類藥品,為幫助各行政機關評估是否應強制這類藥品專利開放授權,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簡稱NIST)並新擬指引框架草案徵集公眾意見。從未行使的拜杜法案介入權,隱然有啟用跡象。[3]

除美國政府部門之外,美國國會對此議題也十分關注,例如:為防堵主管機關監管漏洞、降低處方藥價格,美國參眾議員跨黨派聯合提出新法案Medication Affordability and Patent Integrity Act(S.2780及H.R.5429),如依其規畫修法,未來新藥及生物製劑上市申請,將需向FDA及PTO提宣誓書,聲明對兩個單位呈報的資訊一致,且FDA藥品上市申請及後續與FDA往來文件中與其連結專利(applicable patents)可專利性實質相關的資訊,亦需向USPTO呈報。[4]換言之,藥品及生物製劑業者將需統整FDA上市申請及USPTO專利申請作業,而藥品專利訴訟相關層面可能也會更趨複雜。

半導體裝置製造

配合實施《2022晶片暨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美國總統拜登2022年8月25日簽署第14080號行政命令,為鼓勵半導體製造領域的研發創新及投資、降低其製造成本、強化供應鏈韌性,USPTO趕在年底前發布半導體技術試行辦法(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Pilot Program),若美國案所請發明涵蓋半導體裝置製造之製程或設備、可對應CPC技術類別H10或H01L任一技術概念,有助半導體裝置之製造、對半導體製造產業可產生正面影響,且是相關發明在美國的第一件正式案或第一代子案、符合各項要件,即有機會利用本項辦法在USPTO製發1st OA前登錄Special Status、獲加速審查機會。[5]

官方新聞稿稱,這項辦法的目標是要減少對外國晶片供應的倚賴,但參加要件目前並未綁申請人、所有權人國籍之類的規定。不過僅提供1000件名額,且單一發明人最多只有5件名額,有美國專利律師提醒,美國一年的半導體相關發明新申請案件數何止破千,預定一年的試行期間有可能因名額用完提前結束,但也有專家以氣候變遷緩和試辦計畫(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Pilot Program)作例子,指一年期滿、剩餘名額仍多,對半導體技術試行辦法成效不抱信心。

人工智慧

美國總統拜登2023年10月30日針對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的開發使用發布行政命令(以下稱AI行政命令),其中在專利事務部分,責成USPTO局長Kathi Vidal於AI行政命令發布之日起120天內發布AI發明人指引、270天內發布內容可能包括更新專利適格性(patent eligibility)指南的後續指引。[6]

有美國專利律師解讀,AI行政命令強調監管,但發布目的既寫明是為促進AI創新,或可解讀為白宮暗示USPTO放寬AI發明的專利適格性審查標準。然而,話說回來,即便拜登政府傾向對AI發明採較友善的立場、放寬認定標準,美國各級法院很有可能各有堅持、作成相反判決。

專家並提醒,2024年美國即將舉行大選,若白宮易主,下任總統有可能撤銷或修改已發布的行政命令,美國國會可立法宣告已發布的行政命令無效,法院亦有權判定已發布的行政命令違憲。美國總統以行政命令布達的施政目標,隨時可能一筆勾銷,唯有通過美國國會修法,才有可能達成前述各項行政命令要成就的長期目標。

 

備註: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更多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47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延伸閱讀

今年最後一波烏克蘭軍援 美促國會通過追加預算

美密州最高法院駁回「禁川普參選案」與科州不同調

再批美國防授權法案 陸人大外委會稱違背拜習會共識

社媒鬆弛、AI助深偽 學者憂假新聞衝擊明年大選

相關新聞

Timberland將其經典黃靴形狀註冊為立體商標?美國第四巡迴2024年TBL Licensing, LLC v. Vidal案

知名的靴鞋品牌Timberland在2015年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將其經典麥黃靴鞋的外型註冊為立體商標,但申請的立體圖中刪除了一些消費者認識的重要特徵。美國專利商標局認為其具有功能性或欠缺識別性而拒絕其註冊。Timberland一路上訴到第四巡迴上訴法院,法院於2024年4月15日做出判決,認為其所申請的立體商標少了消費者認識的重要特徵而欠缺識別性。

舞蹈動作是否受著作權保護?It's Complicated — 談美國Hanagami v Epic Games判決

在美國,舞蹈著作(choreographic work)並非自始即受著作權法保護,而是遲至1976年修法方納入規範。實務上,涉及舞蹈的侵權爭議亦不多見,再加上受保護元素區辨不易,Hanagami v. Epic Games一案裁決結果如何,自然備受各界關注。

《東協工業設計實質審查的共通指南》工業設計註冊的保護要件-3:從網路取得的證據的方式與例外

《北美智權報》355期文章說明了東協工業設計在網路上公開的可能來源,本期將繼續說明如何提出從網路取得的證據,以及網路上設計可用性的例外情況。

袪痰藥物之均等侵權:Adams Respiratory Therapeutics, Inc. v. Perrigo Co.(Fed. Cir. 2010)

當我們由外界吸入空氣之後,呼吸道中的黏液會將一些外來異物包覆,形成痰液。健康的個體,不會產生太多的痰液,因此,多半無須借助外力,即可自行將痰液咳出。然而,嚴重感染症或長期發炎的患者,痰液的量會變多且濃稠,較不易自行將痰液咳出體外,因此,亟需借助袪痰藥物的使用,輔助患者順利將痰液排出體外,以保持呼吸道暢通。

《專利法公布施行80週年》點滴篇: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為打造優良營商環境努力

2024年4月26日,既是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同時也是專利法公布施行80週年;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TIPO) 於4月26日舉辦了大師專題演講,並同步舉辦時光迴廊特展,在慶祝世界智慧財產權日的同時,也回顧了我國專利法公布施行80週年的點點滴滴。

《專利法公布施行80週年》局長篇:永無止境的挑戰

智慧局為了慶祝專利法公布施行所出版的特集其實是《智慧財產權月刊》305期的特別企劃,除了邀請3位大師及資深專利審查官撰文外,同時也邀請了歷屆局長作序。承如局長廖承威所言,這將成為專利領域的教科書,而且是重量級的那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