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本自衛隊運輸機「飛到一半窗戶脫落」 緊急降落新潟機場

2022退休大調查 退休規畫4大謬誤

圖為退休族群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圖為退休族群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撰文:王儷玲】

有鑑於近期美國通膨創新高,加上升息造成金融市場大幅震盪,且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退休基金財務缺口恐更嚴重。而在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10月發表的「2022退休大調查」中,更發現台灣民眾退休規畫上有4大謬誤:

1.退休理財起步太晚:據調查顯示,多數人在43.5歲才啟動退休理財計畫、希望60.9歲退休、預期平均壽命約79.7歲,且平均準備退休金1,040萬3,000元。以此推估,民眾僅有17.4年累積退休金,以支應18.8年的退休生活,且希望退休後每月有4萬6,000元生活費用,等於每月要存超過2萬元,根本很難做到。尤其有逾77%受訪者準備進度嚴重落後,其中60歲~65歲平均達成率僅38.2%,55歲以下民眾更低於27.17%。可見起步太晚,使得理財負擔太重,且低估長壽風險,因61歲退休的平均餘命是23年。建議提早準備,才能發揮複利效果,降低負擔。

2.民眾希望勞保立即年改:由於民眾擔心勞保恐在2028年破產,有65%以上受訪者支持勞保立即年改,且愈年輕支持比例愈高。在勞保可能改革的情況下,勞保年金與勞退新制退休金將會減少,最好自己每月再多準備1萬元~2萬元。

3.股票成退休理財首選:與2019年退休調查比較,國人退休資產配置出現關鍵變化:「銀行存款」自45%降至30.9%、「股票」占比則自34%上升至38.9%。第1次出現股票配置超越存款,反映低利率與不斷年改的環境,迫使民眾改變理財行為;且過去2年股市多頭,加上金融機構投入數位化理財服務,降低民眾投資股票與基金的門檻,也帶動年輕世代提早加入投資行列。

4.民眾無法了解自己的退休金缺口:調查發現,國人最想了解的3個問題是:政府、雇主給付多少退休金?有多少退休金缺口?總共該存多少退休金?這些問題釐清退休理財的本質,而要做好退休財務規畫就必須從缺口開始,才能讓退休理財的目標具體化。

其實,針對上述問題,不少機構都有推出「退休試算平台」,可推算和評估自己應有多少退休準備金。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也提供智能化試算工具「好命退休計算機」,輕鬆一按便能查知,可從政府、雇主那領到多少退休金?退休金缺口有多大?該存多少退休金?同時可印製個人退休報告書。另外,試算平台也提供免費諮詢的退休理財規畫顧問(RFA)、金融機構資訊,讓民眾可善加利用,一起做到「好命退休Fun心退」。

(本《Smart智富》月刊專欄作者為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儲存財務退休力2 預簽型安養信託守住老本 詐騙侵占退散

搶救勞保 每年須撥補千億

勞保所得替代率58% 比OECD高

勞工所得替代率58%吃得到?學者:年改將使蛋糕變「蘋果麵包」

相關新聞

如何成為股市贏家?Q4布局台股 專家看好「這4族群」

美股輝達(NVIDIA)掀起全球AI(人工智慧)應用熱潮,帶動台廠供應鏈股價大漲,更推升今年加權指數最高攻至1萬7,463點,卻因外資逢高持續減碼,令台股失守萬七大關。

「生物多樣性」成永續新關鍵字 2議題出現正面成效

繼「氣候變遷」之後,「生物多樣性」將成為下一個全球無法忽視的永續關鍵字。

美國高股息ETF備受退休族青睞

在高齡化的時代,又遇上高通膨與高利率,使得投資人的偏好大轉向。積極型投資人追高成長股,而穩健型投資人則愛高股息(指高現金殖利率)標的。所以,不只是台灣投資人瘋買高股息ETF,美國也有大批的高股息「粉」(fan),而且此一投資風格已倡行有年。

3步驟2面向 賺除權息行情

台股今年以來表現強勢,但在順利站上2萬點之後,波動開始加大,2024年4月16日大盤急跌逾500點,隔日隨即大反彈超過300點。隨著5月、6月到來,台股的年度重頭戲——除權息行情也即將登場,處於2萬點高檔的階段,今年會有除權息行情嗎?又該怎麼操作?

高齡社會保險新趨勢

高齡社會下,未來民眾對商業保險的依賴度將顯著提升,尤其是退休及長期照護保障。台灣勞工保險基金面臨嚴重財務危機、勞工勞退自提率偏低,現行政府退休給付已無法支應國人未來的退休生活需求。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資料也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國人長照險投保率僅4.32%,年金險保費市占率僅16%。在長壽風險提高且利率與通貨膨脹加大之下,民眾應提早透過商業保險來補足高齡社會保障之不足。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24全球保險產業趨勢展望》報告也指出,未來保險業將更科技化、個人化。

健保費、掛號費調漲 「3方法」應對逐年走高的醫療費

健保費、掛號費調漲外,健保藥品與急診的部分負擔也在近期調漲,這讓生病的人看病成本變更高昂。現代社會中不斷進步的醫療科技,因醫療效果的提升帶給人們更多促進健康的選擇,但同時也伴隨醫療費用高漲,使我們需更謹慎思考,該如何準備以應對愈來愈高昂的醫藥開支,達到健康與金錢兩者的平衡。而為了因應未來可能更高昂的醫療費用,在醫療支付上應採以下3方法應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