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甲媽南巡遶境東港驚傳集體食物中毒 69人上吐下瀉急送醫

北市信義新天地A8天降鐵鍊 下方正好是拍照民眾全嚇壞

富豪尋回被拐兒「送房送車補25年關愛」 他搖身一變成富二代

台電公司發言人蔡志孟:提升全台供電韌性 邁向零碳家園

蔡志孟發言人表示供電穩定與否是決定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動能, 台電必定秉持為民服務的精神,讓全民都能擁有更好的供電環境。
蔡志孟發言人表示供電穩定與否是決定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動能, 台電必定秉持為民服務的精神,讓全民都能擁有更好的供電環境。

面對二○二五非核家園、二○五○淨零碳排等兩項重要能源指標到來,為了能達到穩定供電,政府積極發展拓展有效之能源政策,而身為穩定供電的重要推手─台灣電力公司,更扮演了穩定能源、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

文•陳建維

能源升級轉型刻不容緩!隨著二○二五年非核家園的時間即將到來,政府目標以天然氣發電五十%、燃煤發電三十%、再生能源二十%以因應能源需求,台電公司也全力配合政府朝這樣的目標前進。

積極開拓新增能源

穩定能源供應為第一要務

核能三廠達到四十年服役期限後停止運轉,是政府推動非核家園的最後一哩路,在核三停止商轉後,也象徵台灣的能源政策即將邁入以天然氣發電為主,再逐漸橋接到淨零碳排的新紀元,這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當然包含再生能源的持續開發。實際上,雖然外界擔憂台灣的電力供需是否足夠,但負責供電重任的台電公司,早已依據相關模型,完成未來幾年的相關供電規劃。

為了因應近年來台商回流、台灣產業(半導體、AI新興產業)及電動車發展所帶來的電力需求,據政府目前估算,我國在二○二三年至二○三○年用電需求預計成長數字為七百萬瓩(一座台中火力發電廠發電量為五百五十萬瓩),並以「增氣減煤」為建置目標,新增的燃氣機組扣除除役後的大型機組,電力供應將淨增加九百一十萬瓩,將可滿足上述用電成長需求,加上再生能源及儲能裝置容量新增約三一三二萬瓩,將可確保穩定供電。

持續發展再生能源

靈活調度確保穩定供電

在民眾最關心的再生能源部分,蔡志孟發言人特別強調「二○二五年再生能源沒辦法達到二十%,不是因為建設不力,而是用電母數大幅增加。」他進一步表示,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展再生能源,在各個領域都有長足進展,台電也站在自身可努力的面向上推動綠能極大化。就台電自己本身的部分,目前包含本就在濁水溪、大安溪、大甲溪流域都有的水力發電外,亦有配合沿海電廠發電的陸域風機、離岸風電,台南鹽場也建置了太陽光電(簡稱南鹽光),更與中油在宜蘭合作地熱發電的開發,為台灣的綠能發展做出相關貢獻。

除了上述的綠能開發之外,台電近年來更重視的是透過不同的方式調度用電,確保用電穩定,基於太陽光電蓬勃發展,日間供電已相對穩定,反而是太陽下山後的夜間具有相對壓力,台電透過儲能系統建置、慣常水力精準操作、夜間抽蓄水力調節等靈活調度作為,強化電網韌性,目前已取得相對較好成果。

而二○二一年揭牌的電力交易平台,更透過儲能、需量反應、自用發電設備等分散式電力資源提供輔助服務,讓電力系統能穩定運行,截至八月二十五日已有六十一家民間合格交易者參加電力交易平台,輔助服務容量合計684.2MW (包括調頻備轉364.2MW、即時備轉97.5MW、補充備轉222.5MW),一方面有效增加夜尖峰電力調度彈性,也能有效運用藏於民間之電力資源,有助解決台電的供給壓力,更進一步創造了電力共享商機。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增加民間對於綠電的投入誘因,除了政府在政策上持續推動再生能源發展,台電近幾年來更著力於增加饋線併網的數量。方法是先統整饋線設置並加以公告,讓業者能從饋線端位置考量綠能(如光電設置站)開發點,如此能直接將開發之電能往超高壓併送使用,也進一步提升民間業者開發動能。而若真的無法第一時間提升饋線併網、讓業者自備升壓站,能源局在政策上也將建置費用算在躉購費率裡,鼓勵民間電能併網。最後,台電也致力做好再生能源的預測,進一步搭配儲能,將再生能源與一般能源使用的效率搭配更好。

榮獲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的「台南鹽田光電」案場。
榮獲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的「台南鹽田光電」案場。

光儲合一 南鹽光示範綠能永續

太陽光電是目前我國重要的再生能源,除了民間廠商大力建置外,台電自然不能落於人後,而身為業界標竿,由台電自行建置、二○二○年啟用,總發電量達到150MW、儲電量20MW,可供應

五‧七萬戶家庭一年民生用電,同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十一‧四萬噸排放量的台南鹽田光電廠,可說是近年來我國光電案場的標竿案例之一。

占地二一四公頃的南鹽光,位於台南市七股區與將軍區交界的閒置鹽灘地。在工法上因為該地系屬鹽灘地,故在建置時除了排水系統改善外,也設置了四萬支預鑄混凝土基樁,將光電板架高至離地二‧一公尺,維持該地配合汛期來臨時仍須具有的滯洪與排水需求。於此同時,為了保持生態的完整性,台電也在規劃時主動保留超過六十公頃的土地規劃為綠帶及鳥類棲息空間,也設置了步道及景觀平台,就是透過這種「生態共存」的理念,讓開發場區內生態蓬勃發展,溼地鳥類也紛紛駐足棲息。

更重要的是,南鹽光亦特別建置具有快速充放電能力的光儲系統,大幅改善太陽光電間歇性出力問題,並使電能經儲存後得於夜間饋入電網,提升饋線利用率,讓更多的太陽光電設備併入電網,透過調頻、快速反應、電能轉移等三項功能,協助整體電力系統維持更穩定的供電品質。也就是因為兼具防洪、生態保育等理念及「光儲合一」發電站的特色,讓南鹽光獲得了「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的殊榮,為我國光電產業立下良好的開發典範。

發展燃氣橋接淨零

供電環境安全穩定

為了配合再生能源發展,台電採取以「先低碳後零碳」的策略架構,設定短期、中期及長期可快速起停的複循環機組橋接淨零的推動規劃,如以二○三○年為界,電力配比目標為再生能源二七%至三十%、燃煤二十%、燃氣五十%。直到二○五○年,依據中央政府淨零排放規劃,屆時全台灣總體用電量需求預估約五千億度,將有六十%到七十%由再生能源提供,剩下部分由複循環機組所發出,占我國電力配比約二九%至三九%,全面降低碳排量。

最後,談到外界一直以來關心的台電虧損問題,蔡發言人立場堅定的表示以公司營運的角度來看,台電的虧損實在不能類比於一般公司治理。主因在燃料成本的變動,近年來國際燃料成本分別經歷兩次陡升,雖然國際的燃料交易採取的是期貨買賣,但一方面絕不可能有人能準確預料未來事件,台電也不可能一次買好幾十年的燃料用量,基於穩定電價及民生物價的基本原則,國際燃料成本的上升目前仍由台電扮演「消波塊」的角色,為國家擋住輸入性通膨海嘯。另一方面,由於我國電價審議考量因素較多,無法立即且十足反映售電成本,故因成本上升而導致的虧損必然在台電發生。

另一方面,針對近來的綠電費率爭議,實際上經濟部能源局在訂定綠電躉購費率時,以長期穩定及避免數值受短期利率波動過大影響,使業者維持在一定的設置誘因下,促進裝置目標之達成,一一二年度一般再生能源之平均資金成本率為五‧二五%,與一一一年度相同,故不存在圖利綠電投資商的問題,至於購電支出上升主因是再生能源供電增加,多買電當然多支出,但以購置平均成本價格來看則是向下的趨勢,綠電身為未來必走的一條路,民眾都應該正面看待。

最後蔡志孟發言人表示,供電穩定與否是決定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動能,台電也絕對抱著持續提升整體供電韌性的目標而努力,不管是在非核家園或淨零碳排的能源道路上,台電必定秉持為民服務的精神,力求每個環節安全無虞,讓全民都能夠擁有更好的供電環境。

卓越雜誌2023.9號449期
卓越雜誌2023.9號449期

延伸閱讀

累積負債達6.8兆!反對撥補勞保、台電 國民黨籲檢討財務

王鴻薇爆古盛煇、鄭永金家族炒作綠電 經濟部:歡迎提供事證

發不自殺聲明 王鴻薇指鄭永金家族炒9綠電公司套錢

AUM 逾1兆美元外資 將與會寬量「2023台灣再生能源日」

相關新聞

中俄深化一帶一路 東西陣營矛盾加劇

十月十八日,由中國大陸倡議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峰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盛大召開。以俄羅斯為首,共有來自全球一百三十多個國家的代表前來參加這次論壇,當中有二十九位國家和政府首腦親自出席,展現峰會影響力。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更在峰會上共同宣誓合作決心,中俄聯盟儼然成形。

未來領導者的政策關乎全民利益

台灣上班族普遍薪水被凍漲,是近年來社會上最熱門的議題,追根究底是國家的經濟政策,從蔣經國總統執政時期的工業資本主義,在陳水扁總統時期大方向轉變為金融資本主義。

「愛倍多慈善音樂饗宴」 延續最純真的愛

由卓越媒體集團與良玉國際同濟會鐘家蔆董事長號召發起的慈善音樂巡演,於10月21日在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舉辦第三場演出,由資深小提琴家麥韻篁教授及鋼琴演奏家張麗玲教授連袂演出,更邀請中國笛名家陳靜老師、抒情男高音張明文教授、鍵盤名家江雯一同為音樂會帶來精彩絕倫的殿堂級視聽饗宴。

土地銀行落實ESG 朝全方位優質金融目標前進

土地銀行四度蟬聯《2023卓越銀行評比》優勝,今年榮獲「最佳ESG永續獎」的殊榮,面對全球積極落實ESG的浪潮,除貫徹公司治理、綠色環保與社會參與的金融服務外,也藉此提升整體競爭力與營運績效,朝全方位優質金融機構發展。

兆豐銀行將待客如親的精神 深刻在每個服務場景

兆豐銀行以「尊重包容、專業信賴、誠信當責」為核心價值,提供客戶完善的金融商品與友善的專業服務。於國際金融、外匯、國際聯貸、專案融資與創業投資等領域,更是在國內外銀行中佔有一席之地。

永豐銀行重視客戶需求 致力財富增長及傳承護後

永豐銀行持續以客戶需求為引領,專業用心的優質服務深獲客戶讚賞,讓永豐銀行榮獲《2023卓越銀行評比》「最佳客戶滿意獎」的肯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