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金融風暴

【文.洪寶山/理周集團總裁、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銀行定期融資 存戶仍然忐忑

儘管FED迅速推出新工具BTFP(銀行定期融資計畫),將向抵押美國公債、機構債務、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其他合格資產的銀行提供最長一年的貸款,此次貸款的最大吸引力在於,銀行可以借入與其抵押品面值相等的資金─這意味著FED不會關注抵押品的市場價值,在多數情況下,抵押品反映了由於利率上升而導致的巨大未實現損失。但這無法從根本解決中小銀行資產端浮動虧損,負債端不穩定的問題,難以完全消除存款戶對美國中小銀行的擔憂。

3月15日,FED公布的最新資產負債表顯示,FED流動性和信用貸款工具共貸出3181.5億美元,僅次於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其中,BTFP使用了119.4億美元,貼現窗口使用量則暴增至1528.5億美元(前一周僅45.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高點為一千多億美元)。

美國商業銀行在2020~2021年貨幣寬鬆期間(低利率時期),大量增加美債和機構債券配置,從2020年初的15%左右提升至2022年升息之前的20%以上。第一個倒下的矽谷銀行截至2022年底未實現虧損為152億美元。但這只是美國銀行業龐大浮動虧損的冰山一角。根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數據,截至2022年底,美國銀行業帳面上「備供出售」和「持有到期」投資組合的未實現虧損共計6200億美元。

黃金大幅上漲 避險情緒濃厚

但是市場恐慌情緒仍在蔓延,並未徹底消除,例如VIX恐慌指數持續上揚至2022年11月以來高點,不考慮新冠疫情期間,FRA-OIS利差擴大至2012年以來高點。黃金價格大幅上漲,接近每盎司二千美元,美債利率則大幅下降,尤其是十年期美債利率下滑至年初低點,反映市場避險情緒濃厚。

回顧矽谷銀行3月8日一則公告成了危機的導火線─其母公司表示將計入18億美元的投資稅後虧損,並尋求通過由普通股和優先股的組合來籌集22.5億美元。3月9日,由PayPal創始人Peter Thiel參與創立的知名創投Founders Fund建議企業從矽谷銀行提出資金,於是當天存款戶和投資者在矽谷銀行的取款總額高達420億美元!相當於矽谷銀行存款總額1700億的四分之一。

3月10日,加州金融保護和創新部(DFPI)發布公告顯示,由於流動性不足和資不抵債,根據加州金融法律第592條,它們已經接管了矽谷銀行,並控制了銀行存款。KBW銀行指數幾天內跌近16%,創有紀錄以來最大周跌幅。接著總資產達到1104億美元,美國第三十大銀行簽字銀行(Signature Bank)也跟著倒閉。

債券帳面虧損 激進升息肇禍

表面上,引爆矽谷銀行倒閉的導火線是流動性(擠兌)危機和恐慌情緒,但追根究柢則是FED激進升息下銀行的債券持倉帳面虧損,以及新創科技公司(矽谷銀行的主要存款戶)在升息週期的逆境中快速消耗的現金存款。2022年以來,FED全年累計升息425個基點,美債利率大幅攀升,債券類資產大跌,銀行端累積了大量帳面浮動虧損,如果美國政府不及時阻止危機蔓延,可能還有超過十家銀行陷入困境。

舊金山可以說是美國孕育高科技的聖地,蘋果、Google、Meta等都位在舊金山矽谷地區,舊金山地區經濟發展嚴重依賴其高科技行業,其配套的專業服務業占其GDP比重明顯高於全美平均水平。

矽谷銀行不同於其他商業銀行的存放貸商業模式,以協助新創科技公司獲取草創時期的資金為主的模式,在矽谷銀行正式宣告破產後,市場恐慌情緒投射在中小型銀行,於是第一共和銀行也瀕臨破產,但更大風險在新創科技業數量可能嚴重減少,可預期舊金山的房地產將成為FOMC高利率底下另一個躺著中槍的產業。

持有大批美債 隱現浮動虧損

此外,瑞士信貸近年來因投資虧損、管理不善以及高管頻繁更換等因素,已連續兩年虧損。3月16日,在瑞士信貸危機不斷發酵之際,歐洲央行仍堅持升息二碼,歐洲債殖利率走高。未來隨著歐洲央行進一步升息,債券殖利率或進一步走高,意味著,歐洲銀行機構面臨的存款流失與金融資產浮動虧損的壓力或將加大。

最後,在美歐債券殖利率大幅攀升情況下,外國證券或一定程度上造成日本商業銀行資產端浮動虧損,截至2023年1月,外國證券占日本商業銀行總投資證券比例為25.1%。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1178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或免費下載APP

延伸閱讀

矽谷銀行事件後 聯準會利率政策何去何從?

「不考慮」讓銀行存款全面保險 葉倫發言讓股市大跌

西太平洋銀行流失20%存款 急向聯邦借150億 危機解除

路透:金管會將放寬保險業承作境內外債券附買賣回交易

相關新聞

■AI起點 快跑前進

在半導體持續去化庫存的上半年,輝達第一季財報引爆市場對晶片的投資熱情,優於市場預期的第二季營收年增率超過50%,徹底打趴看空半導體類股的投資人與分析師,繼之而來的是媒體的追捧,自然也成為金融市場投資人的焦點。

黃仁勳概念股大蒐密

什麼樣的人能讓台股一舉攻上萬六,不僅財經媒體爭相報導,就連綜合性紙媒或電子媒體全部瘋版面,他就是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就連來台上饒河夜市買宵夜也成為追逐焦點,原來輝達第二季營收年增要超過六成達110億美元的背後,將大幅挹注台廠供應鏈,而手機銷量不如預期前景堪慮下,人工智能(AI)帶起的新動能,讓原本推升台股動能的科技股一發不可收拾,黃仁勳概念股不管是已浮上檯面或是蓄勢待發,在比價效應下都是值得留意的。

台灣國際永續藝術展2.0

理善藝聚空間致力將各項議題策展作跨域整合,藉由多元性的展演呈現。至今已與多位台灣藝術家合作,多次舉辦創新、趣味、故事性的公益展覽,達到藝術與社會回饋能夠永續的善循環。今年夏天,我們看向國際,攜手ARTrigin創元藝術,於2023年6月10日至7月8日舉辦「台灣國際永續藝術展2.0 ART LIVES FOREVER」展覽,透過多元呈現藝術不同面向的議題,將永續指標融入藝術與生活。

主婦楊賢英聰明採買術

從家庭主婦搖身成為登上各媒體版面、講座邀約不斷的家事達人,一切的源起都來自楊賢英那對早產的雙胞胎女兒。

小而美農業城 如何發展省水農業?

近年台灣旱象頻傳,不僅民生用水面臨減壓、停供,農業大縣也接連實施停灌,不僅作物缺水,伴隨而來的病蟲害,讓農業損失難以估計。隨著氣候異常現象加劇,水資源短缺問題必定愈來愈嚴峻!

2023台北COMPUTEX登場 6主題精篩強股

一年一度科技產業大盛事COMPUTEX 2023將在5月30日登場,產業新形勢聚焦高效運算、智慧運用等六大主題,對應股市也有多個不同層面解析,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景氣下行與怕錯過行情兩難下,法人機構短線布局挑選科技股是個不爭的事實,而今年COMPUTEX是疫情解封後首次實體展,新形勢相關個股有機會成為一般投資人或法人機構點火標的,值得留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