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重機「摩托起義」要交通部出來面對 驚動王國材回應了

亞運高球/洪健堯第四輪表現小失常 最終力保男子個人銅牌

花東真缺人 慈濟籲「莫用台北觀點」藥師:招生緩不濟急

矽谷銀行事件後 聯準會利率政策何去何從?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聯準會(FED)在今年3月底的這場利率決策會議,恐怕是現任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上任以來,最不容易的一場。

就在3月初,鮑威爾在提交給美國國會的貨幣政策報告中,還信誓旦旦地表示將持續把通膨率壓回2%的目標,即使要付出經濟成長停滯、勞動市場疲軟的代價也在所不惜。但是3月中突然開展的一場小型金融風暴,像是在警告鮑威爾,繼續強力升息的代價可能遠比想像中更大。

先來觀察FED最念茲在茲的通膨數據。2022年啟動的升息、縮表,已經讓原本狂飆的物價有所收斂。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公布的最新資料,2月份的美國CPI年增率為6%,已經是連續第8個月呈現衰退,比起去年同期的7.9%更收斂許多(圖1)。而且,考量到去年第2季的高基期效應,接下來數月的CPI年增率,可能會下降地更快。

美國通膨情況已經連續數月改善

圖1:2021年至今美國CPI年增率變化 (資料來源:https://www.bls.gov)
圖1:2021年至今美國CPI年增率變化 (資料來源:https://www.bls.gov)

雖然變化趨勢明顯,但FED更在意的,是通膨率距離2%的政策目標還有多遠。因此,在消弭這4%的差距前,不可能看到當前的緊縮政策轉向,只是接下來該如何拿捏升息的速度跟幅度,將是更為艱難的考驗。

從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被接管事件就可以看出,這波升息造成的周邊效應已經開始影響美國自己的金融體系。以舊金山灣區為根據地、客戶也以矽谷新創企業為主的SVB成立於1983年,資產規模曾經排名全美第16大,同集團內還有證券、創投部門,並不是經驗短缺、實力薄弱的是場新鮮人,卻因為客戶的恐慌性擠兌,在一夕之間面臨倒閉危機,落得被監理機關接管的下場。

SVB事件的問題癥結,就是金融業最害怕的流動性危機。在承平時期,銀行不需負擔過高的存款利息,反而還可以藉由相對低廉的資金成本尋求高報酬的投資或放貸標的。但當利率節節升高,銀行的存款利息負擔也會跟著增加,倘若此時投資、放貸的前景不佳,銀行無法從營運中獲得足夠利潤支付給存款人,流動性危機將因此產生。

圖2:矽谷銀行已經在3月10日被美國政府接管 (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3003_West_Tasman_Drive_monument_sign,_Santa_Clara,_California.jpg,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圖2:矽谷銀行已經在3月10日被美國政府接管 (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3003_West_Tasman_Drive_monument_sign,_Santa_Clara,_California.jpg,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回到SVB的例子。在利率還處於低檔時,SVB買進了大量的長年期美國國債,並以國債的票面利息作為支付存款利息的之一來源。2022年,FED瘋狂升息之後美國國債的價格大幅下降,SVB所持有美國國債的票息也無法繼續應付利息支出,只能選擇認賠拋售跌價的國債。消息一出,客戶對SVB的清償能力產生懷疑,紛紛把存款提出,逼得SVB加大拋售債券的力道。如此惡性循環下去,終於引發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國首樁的銀行擠兌事件,也逼得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在3月10日宣布介入接管。

大幅度升息使得美國中小型銀行經營愈發艱困

事後來看,急速升息並不是SVB事件的唯一原因。它以期限較短的銀行存款資金,投入期限較長的美國國債市場,不論標的多麼穩健,資產與負債期間的錯置本身就是問題;再者,FED早在去年初就開始升息,但矽谷銀行卻在這一年間對其龐大的債券部位毫無動作,最後當然只能認賠殺出。但是,包括矽谷銀行在內的Signature Bank、Silvergate Bank以及First Republic Bank等美國本土的中小型銀行,幾乎在同一時間出現危機,意味著狀況並不尋常。

為了亡羊補牢,SVB事件了FED與美國財政部啟動了一連串措施,像是增加聯邦存款保險的承保上限、成立銀行業短期融資計畫(BTFP)向金融體系注入緊急資金,在國際上也聯合了5大央行建立美元交換機制,以維持美元的流動性。

這些動作背後的目的,都是在確保FED下一次升息後,不會再出現新一輪的金融危機。不過,市場更擔心的是,假使FED繼續大幅度升息,下一波受到衝擊的除了金融體系,可能還有消費、就業、企業投資等實體經濟面向,屆時想要挽救只會更加辛苦。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29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延伸閱讀

若聯準會不升息就是利多?網搖頭:同樣崩…「這降了」才會噴

靠近台灣及南海!小馬可仕宣布「菲律賓增設基地供美國使用」

3/23【早晨財經速解讀】鮑爾:今年絕不降息!聯準會續升1碼美股嚇跌 葉倫無意擴大存款保險

葉倫不考慮為銀行存款提供「全面」保險 地區銀行股跌

相關新聞

飯店建築外觀之識別性判斷:TTAB 2023年In re Palacio Del Rio, Inc.案

美國Palacio del Rio公司以其位於德州聖安東尼的Hilton Palacio del Rio旅館建築設計外觀的面河側(river side view)及面街側(street side view),分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申請註冊服務標章(service marks),指定使用於國際類別第43類之旅館服務、會議、展覽及交誼設施之提供。USPTO以系爭建築設計外觀屬不具識別性之商業外觀(trade dress)為由,核駁申請。Palacio del Rio公司向美國商標審判暨上訴委員會(TTAB)提出上訴,尋求翻案……

中國設計專利的GUI保護客體及範圍探討

相較於發明專利及新型專利,設計專利的保護客體是比較「模糊」的,且隨著科技的發展,設計專利的保護標的、適格性及審查基準也跟著演變。因為發明專利有幾乎世界統一標準的「專利三要件」作參考,而新型專利因只是形式審查,對保護客體及適格性沒有很嚴格的要求。 說到設計專利保護客體的演變,最重大的變革莫過於將GUI (圖形化使用者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納入保護範圍,這於剛結束的『兩岸外觀設計專利新近經典實務案例聚焦探討與應對』研討會中,兩岸專利學者都有提及。雖然GUI被納入設計專利的範疇已有10年歷史,但由於終端應用持續推陳出新,使得審查基準也不斷修正,無效案例也是層出不窮,相關業者宜密切關注。

《IP小辭典》營業秘密:經濟性

營業秘密法第2 條規定,營業秘密必須符合「秘密性」、「經濟價值」、「合理之保密措施」三項要件。在「經濟價值」方面,凡是可用於生產、製造、經營或銷售等相關資訊,若因其秘密性而具有實際或潛在的經濟利益或商業價值,即構成經濟價值要件,營業秘密所有人若要主張營業秘密,應舉證該資訊具有經濟價值。

台灣與WIPO發明專利申請趨勢比一比

智慧財產局(TIPO)日前公布2022年台灣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受理發明專利申請趨勢比較分析。2022年,台灣發明專利申請持續成長,WIPO成長則持續放緩,並創下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最低。外國人在台灣申請發明專利以日本居首位,其次為美國、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則在WIPO申請排序第一,其次為美國、日本。前十大申請人方面,廠商在兩邊的布局重點不同,台灣以「半導體」占比最高;WIPO則在「數位通訊」布局最多。

攪拌機侵害立體商標而禁止銷售?美國第五巡迴法院Whirlpool v. Shenzhen Sanlida案

美國惠而浦(Whirlpool)公司銷售KitchenAid立式攪拌機,並在美國申請攪拌機的立體形狀商標。中國深圳三利達公司近年開始生產外形類似的攪拌機,在線上平台銷售。惠而浦得知後,於2022年向美國法院請求初步禁制令,要求三利達停止銷售並回收產品。被告雖然提出一些抗辯,但美國第五巡迴法院於2023年8月判決[1],支持地區法院的禁令,令被告停止銷售並回收產品。

販賣仿冒品之行為與專利侵權損害賠償之計算

仿冒品常困擾認真研發的廠商,而專利權則是廠商能選擇的保護手段。假設在專利民事訴訟中,專利權人成功克服侵權人的專利無效抗辯,損害賠償的計算將是雙方爭執的重點。本文意在介紹四件利用「實際損害法」計算賠償金的案例,以供實務參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