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研究推薦杏仁是減肥絕佳補充食物 但非每個人吃都能瘦!專家提醒1件事是關鍵

大火究責!內政部:明揚是工業倉儲 屏縣府未列公共危險物品場所

噁!她遊日目睹人氣燒肉店「回收牛肉再上桌」 店員認:老闆要求

別讓社群媒體偷走記憶力

隨著社群媒體(Social Media)平台的爆炸性擴散,人們花在社群媒體上的時間越來越多。 路透
隨著社群媒體(Social Media)平台的爆炸性擴散,人們花在社群媒體上的時間越來越多。 路透

【撰文/青蓮】

隨著社群媒體(Social Media)平台的爆炸性擴散,人們花在社群媒體上的時間越來越多。但研究表明,這種人與技術之間的新型互動形式對人類產生的影響日漸明顯,它正在改變我們的記憶能力。

社群媒體改變人類大腦

社群媒體平台的出現,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變得簡單且迅速。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幾乎每個人都可以與他人聯繫,並分享自己想分享的內容,從政治觀點,到生活點滴。

但社會科學家的研究卻表明,這種人類互動的巨變,影響到了人類的大腦,大量使用社群媒體的人,大腦的記憶能力似乎被削弱了。

統計資料顯示,美國人平均每天在社群媒體上花費兩個多小時,且不同年齡之間的時間差異很大。年輕人對社群媒體幾乎已經到了依賴的程度。90年代中期至2010年左右出生的人,以及第一代在網路連接觸手可及的情況下長大的人,平均每天在社群媒體上花費4個半小時。

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數據更令人擔憂,46%的青少年和44%的18~49歲的人「幾乎時時都在網上」,他們在社群網站上花費的時間大大高於平均水準。

儘管社群媒體看起來在提供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方面有一定的積極性。但一直以來,社會科學家都在探索,人們高度依賴社群媒體對其人際關係、心理健康和認知功能會產生何種不良影響。

2018年5月,《實驗社會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上發表的三項相關研究表明,與完全不使用數位媒體的人相比,使用越頻繁,花費時間越多的人,記憶能力可能受到影響,他們記住所經歷事件細節的能力會降低。

2020年2月「美國老年學會」(The 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發表的另一項研究,進一步佐證了這個結論。調查顯示,「成年人記憶」與「在社群媒體上花費的時間長度」之間,存在相關性。在社群媒體使用率「高」的日子裡,參與者會有更多的記憶力衰竭。

「臉書設計目的」+「谷歌效應」

臉書(Facebook)第一任總裁西恩.帕克(Sean Parker)2017年接受美國新聞網站Axios採訪時曾說,社群媒體最初設計的目的,就是本著「我們如何盡可能多消耗你的時間和你有意識的注意力」的思維過程來構建應用程式的。

「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每隔一段時間給你注射一點多巴胺,比如有人點讚,或評論一張照片或帖子或其它什麼」。這種機制會促使用戶上傳更多的內容、點讚和評論。「這是一個徵求社群認可的反饋循環……」帕克說,那種東西正是利用人類心理中的這個漏洞。

社群媒體破壞我們的記憶能力,主要原因就是分散人的注意力,取代和阻止人們記憶的形成。心理學博士、神經科學家麥特.強森(Matt Johnso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形成新的記憶需要一個重要的過程。我們越專注於某個體驗,我們以後就會越好地回憶它。」他說:「許多數位媒體會吸引我們遠離我們可能正在做的事情。」

被研究人員稱為「谷歌效應」(Google Effect)的現象,是社群媒體可能影響記憶的另一種方式。現在,幾乎任何資訊,從最瑣碎的到晦澀難懂的,都可以在幾秒鐘內通過谷歌或其他搜尋引擎找到。沒有人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記住只要手指動彈幾下就可以得到的資訊。所以,人們自覺將自己的記憶「外包」給了網際網路,並把社群媒體當成了個人在線記憶庫之一。

另外,研究還表明,當每天在社群網站上花費超過兩個小時時,負面的心理健康影響會增加。研究者建議,人們應定期反思社群媒體經歷,並採用一些外部形式來控制對它們的使用。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45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45期)謝謝!

延伸閱讀

若把光華商場搬到美國變電商 客單價竟能衝破1萬台幣!這為台賣家帶來啥機會?

日本植物專家:因為這些理由 請由衷感謝植物

泰5歲男孩向美女老師求婚被拒 提「驚人解決法」讓她直搖頭

螢光髮色美出新高度!櫻花妹逛水族館成「最亮焦點」 她崩潰:快哭了

相關新聞

中國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失去希望

最近中國官方發布的青年失業率超過兩成,青年真正沒工作的比例,一般相信要更高很多,很多人乾脆躺平不再努力,或者專靠父母生活做職業子女。這種現象不只表示中國經濟現況和前景不好,也很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社會政治不安。對未來保持高度樂觀的希望,是中國政治經濟的重要支柱,但現在人民正在失去希望,中國政府若不在各項基本面務實改進,未來的發展和穩定將遭遇甚大的風險。

從富察案看中共「人質外交」 李志德:台灣人風險係數要拉高

原籍中國遼寧省、漢名李延賀的「八旗文化」出版社總編輯「富察」,多年前成為台灣女婿、定居台北後,並取得中華民國國籍,未料在今(2023)年3月返回中國註銷戶籍時,遭到中共國安祕密拘捕。一個月後,中共終於有了說法,稱富察因涉嫌從事「煽動分裂國家犯罪活動」,正在接受調查。

林育生的民主管理學 率圓山大飯店成功轉型

圓山大飯店1952年由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創建,作為一所國家飯店,隸屬交通部之下的財團法人台灣敦睦聯誼會,董監事為政治任命。由於主事者時常更換,前任政策難以延續,加上歷史悠久,無論建築外觀或設備維修費用,均遠高於其他星級飯店,這是圓山長年以來面臨的挑戰。現任董事長林育生表示,根據財報資料,民國84年到107年,圓山飯店的成本費用率高達110%,意思是無論做多少都是虧損。

林育生翻轉24年虧損 圓山大飯店用歷史說故事

最能代表台灣的地標,除了台北101、總統府,當數高聳在劍潭山上的「圓山大飯店」(The Grand Hotel),大紅色的宮殿式建築,氣勢輝宏。

大稻埕「林貞粿行」 古早味老店轉型創新

從店家林立到一家家移出,大稻埕「粿仔街」徒留其名。然而有一家傳承一甲子的老店「林貞粿行」,堅持以「創新台灣傳統米食」的精神,進行數位轉型與開設概念店,觸及新一代的消費者。

打造「飾品圖書館」 「冉冉」切入韓系時尚選品市場

2019年成立後閃電擴張,靠著精準選品與選址,最多開到22間店。創辦人楊智淵為連續創業家,經歷疫情低潮,越挫越奮擴張服裝品項,持續將「冉冉ZANZAN」營業額推上新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