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北、高雄市府聯手查台農 「綠雞蛋」初步結果出爐

長期投資人需設立投資公司嗎?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撰文/林茂昌】

又到了繳納綜合所得稅的季節。長期投資人,看著逐年增加的稅額,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這是財富累積的必然結果。但股息逐年增加,要繳的稅當然也就增加了。雖說納稅是義務,有所得就要繳稅天經地義,但誠如財政部入口網站的稅務宣導文──「合法節稅是權利」,該如何節稅呢?答案很清楚,就是設立投資公司。對一般人來說,這是技術性很高的事,我們有必要為了少繳一點稅,弄得那麼複雜嗎?所以,憂的是,每次想到設立投資公司,就一個頭二個大。

先聲明,這裡探討的是長期持有的投資方式,不適用短線進出、波段操作者。

設立投資公司如何節稅?

設立投資公司的節稅原理,在《所得稅法》42條規定:「公司投資國內其他營利事業,所獲配之股利,不計入所得課稅。」其立法精神在於:「消除重複課稅,無論轉投資層次之多寡,投資收益僅在營利事業階段課徵一次營利事業所得稅。俟盈餘分配予個人股東時,由個人股東併計綜合所得總額課稅。」意思是說,以投資公司持有國內上市上櫃公司股票,每年所收到的股息免稅!但如果你把投資公司所收到的股利,配發給投資公司的股東(也就是你自己),就要併入你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了。

因此,以節稅為目的的投資公司,大部分都不會分派盈餘給股東,而是把這筆錢再投資,或是以費用方式「處理」掉。總之,由於不分派盈餘給股東,投資公司的帳上就有「未分配盈餘」,依規定必須課5%的未分配盈餘稅。

我們用一個簡化的例子來說明。假設你一年的股息收入200萬元,加上其他種所得,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稅率級距為20%,股息的稅額為40萬(200x20%=40),扣除股利扣除額8萬,應繳32萬元。

若是以投資公司持有這些股票,則200萬元的股息免稅,全數為保留盈餘,扣除法定盈餘公積10%,須課5%的保留盈餘稅9萬元(200x90%x5%=9)。

兩相比較,初步可以省稅23萬元(32–9=23),尚未計算可省下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這就是投資公司節稅的基本原理。

設立投資公司的費用

接下來,我們要考慮設立投資公司的費用。成立投資公司,你可以選擇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這部分有很多細節、處處都是學問,必須請教並委託會計師,請他依照你的規模和投資習性,設計公司架構,這是公司設立當年才有的一次性費用。另外公司設立登記地址的選擇,設立之後的每個月的帳務處理、每年報稅諮詢也需要費用。實際數字多寡視個案而定,但無論如何,以平均每年可省23萬,支付這些費用應該綽綽有餘。

但這只是費用的部分而已,如果可以花點錢請人解決就還好,重點是,一旦成立公司之後,你的思考和行為會逐漸改觀。

當然,你永遠可以把投資公司視為單純的節稅工具,完全不考慮其他發展。按照現行《公司法》,只要一人即可成立有限公司,而股份有限公司若不設置董事會,只需二人(一董一監)即可成立。在這麼簡單的股東結構下,幾乎不需要拉親朋好來當公司的人頭股東,免除掉將來許多可能的糾紛,並維持最基本的運作模式,與自然人狀態所差無幾,只是記帳報稅比較麻煩而已。

然而,投資公司是畢竟是一個獨立的法人,有所謂的「法人格」,終將影響你的想法與決策。就以法人可以永久存在這點來說,你將會考慮企業承傳的問題,接著就是如何布局。另外,由於股息的邊際稅率大幅降低,每年所省下的稅金也就越來越多,使得再投資金額快速增加,在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果與滾雪球效應下,規模加速壯大。總有一天,你不得不去思考接受新股東、招募員工、擴增營業處所、乃至於更遙遠的企業定位問題。這些問題,在自然人規模下幾乎不存在。

你想過什麼樣的人生?

一條路是安步當車,以自然人的方式累積財富;另一條路賦予你的投資部位一個「法人格」,從此開啟投資的新樂章。一條路輕鬆自在,但要多繳稅;另一條路可以把稅省下來再投資,淨值加速成長,但日子也更為繁忙。筆者認為這並不是孰優孰劣的問題,而是個人偏好的問題,而魚與熊掌不可得兼。

自然人路線,已經有很多的典範,拙文〈財務自由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中羅列了許多位隱形富翁。顯然,他們有他們的追求,財富並不是生活的全部。而法人路線,其實也很清楚,許多小型投資公司白手起家的創辦人便是典範。筆者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他們頭腦敏銳,積極布局。對他們來說,財務自由固然可貴,享受投資成功的成就感與刺激似乎更重要。

回到主題,「你需要設立投資公司嗎」?這個問題千萬不要侷限在節稅的層次,而是要問,你想過什麼樣的人生?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45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45期)謝謝!

延伸閱讀

搶在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前 法人搶買豪邸節稅

綜所稅申報倒數 安新建經分享「房東、貸款族都該知道的聰明節稅法」

安新建經提醒這兩族群應善用「列舉扣除額」 聰明節稅

薪水要繳的稅一毛錢都很難省!他不藏私公開「7個節稅方法」

相關新聞

中國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失去希望

最近中國官方發布的青年失業率超過兩成,青年真正沒工作的比例,一般相信要更高很多,很多人乾脆躺平不再努力,或者專靠父母生活做職業子女。這種現象不只表示中國經濟現況和前景不好,也很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社會政治不安。對未來保持高度樂觀的希望,是中國政治經濟的重要支柱,但現在人民正在失去希望,中國政府若不在各項基本面務實改進,未來的發展和穩定將遭遇甚大的風險。

從富察案看中共「人質外交」 李志德:台灣人風險係數要拉高

原籍中國遼寧省、漢名李延賀的「八旗文化」出版社總編輯「富察」,多年前成為台灣女婿、定居台北後,並取得中華民國國籍,未料在今(2023)年3月返回中國註銷戶籍時,遭到中共國安祕密拘捕。一個月後,中共終於有了說法,稱富察因涉嫌從事「煽動分裂國家犯罪活動」,正在接受調查。

林育生的民主管理學 率圓山大飯店成功轉型

圓山大飯店1952年由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創建,作為一所國家飯店,隸屬交通部之下的財團法人台灣敦睦聯誼會,董監事為政治任命。由於主事者時常更換,前任政策難以延續,加上歷史悠久,無論建築外觀或設備維修費用,均遠高於其他星級飯店,這是圓山長年以來面臨的挑戰。現任董事長林育生表示,根據財報資料,民國84年到107年,圓山飯店的成本費用率高達110%,意思是無論做多少都是虧損。

林育生翻轉24年虧損 圓山大飯店用歷史說故事

最能代表台灣的地標,除了台北101、總統府,當數高聳在劍潭山上的「圓山大飯店」(The Grand Hotel),大紅色的宮殿式建築,氣勢輝宏。

大稻埕「林貞粿行」 古早味老店轉型創新

從店家林立到一家家移出,大稻埕「粿仔街」徒留其名。然而有一家傳承一甲子的老店「林貞粿行」,堅持以「創新台灣傳統米食」的精神,進行數位轉型與開設概念店,觸及新一代的消費者。

打造「飾品圖書館」 「冉冉」切入韓系時尚選品市場

2019年成立後閃電擴張,靠著精準選品與選址,最多開到22間店。創辦人楊智淵為連續創業家,經歷疫情低潮,越挫越奮擴張服裝品項,持續將「冉冉ZANZAN」營業額推上新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