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涉悶殺2親生子女 前櫃姐移送地檢署複訊「一度腿軟」

世界最佳年輕大學出爐 國內這校躋身百大「私大第1名」

藍委議場守夜白營也加入 黃國昌擔任「民眾黨第一棒」

回不到疫前榮景 靠AI救經濟?PIMCO經濟顧問:還有得等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文/林麗珊;圖片/Getty Images】

【2024經濟大預測】PIMCO董事總經理暨全球經濟顧問克拉里達為2024全球經濟把脈,直言三個理由,世界經濟仍低於疫前水準。要靠AI救經濟?再等等!

投資管理公司PIMCO董事總經理暨全球經濟顧問克拉里達(Richard Clarida),學者出身,曾任美國財政部助理部長和聯準會副主席,是華爾街最了解政策想法的人。

他接受《天下》專訪時直言,聯準會升息目前已經到頂,但對降息將非常謹慎。其餘,短中長期利率預估,請見專訪紀要:

聯準會近年的升息循環,的確是近40年來最激進的一次。但實際上,貨幣政策緊縮幅度遠不如升息那麼多,因為在2022年12月之前,物價上漲速度快過升息。政策利率高於通膨,真正產生緊縮效果其實不到一年。金融市場的殖利率、匯價或股價,的確因此趨緊。

但最近風向有改變,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已差不多了,市場變得比較樂觀。一個值得關注的指標是,比較鷹派的聯準會理事瓦勒(Christopher J.Waller)自己都說,升息已經差不多了。如果偏鷹派的委員都這麼說,升息循環就不會持續太久。

我們2022年12月就預估,聯邦基金利率將升到5%左右,目前約在5.37%。這符合我們的基本預測,升息應該在2023年就會結束。

要降息,先看通膨臉色

但何時降息?目前,物價上漲率仍高於聯準會2%的目標區。在沒有降到2%以下時,利率可能會維持在相對高點一段時間。

一旦降息,還需要注意美元。過去十年,美元的表現都非常強勢。因為在疫情爆發前,美國本來就早於其他國家升息,那時美元就走強。疫情爆發後,資金湧入避風港,美元被視為安全性資產。接著為了抗通膨,聯準會升息,美元又再度升值,所以說美元已經強了大概十年左右的時間。

目前聯準會只有結束升息,一旦從升息轉降息,美元匯率也會開始走弱。

中期來看,我們預測,未來五年,美債殖利率平均水準,會比疫情爆發前五年來得高。

原因不在聯準會。

我們認為,聯準會中性利率仍介於2.5%到3%之間,跟疫情前十年差不多,不會回到金融危機前的4%到5%。

美債殖利率拉高的理由是結構性因素。

過去15年,各國政府大量發債。20年前,我擔任財政部助理部長的時候,美國國債佔GDP約40%。如今,早已快速增加破百。早年,國債佔GDP比例破百就表示國家財政很糟、很爛,但現在全世界破百國家非常多,發債將會繼續。

但未來就算發生經濟衰退,要像之前那樣,隨隨便便就做無限量的量化寬鬆,門檻會非常高。現在降不下來的物價,就是過度撒錢帶來的後果。

此外,聯準會正在進行減債縮表。聯準會不會再去買那麼多美國公債,但這些國債總要有人來接手,這表示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必須有足夠的吸引力,讓投資人願意來接手。

目前,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比短期公債低,期限溢價(term premium)為負的不正常現象一定會扭轉,長天期公債殖利率將攀升。

疫情前,長債較短債的期限溢價,大概是100個基點左右。現在我們認為應該要高得多,因為各國政府負債比過去高,債券供給量更多了。

一旦公債殖利率上升,這也代表企業中長期的發債成本會提高。

靠AI救經濟?還要再等等

長期而言,我們認為全球經濟平均成長會低於疫前的水準。第一是各國政府債台高築,會拉抬借貸融資的成本;二是生產力沒有明顯改善;第三是人口老化。

雖然很多人對AI有十分樂觀的期待,但就像蘋果在1978年推出第一台個人電腦,卻一直到1990年代的中期,我們才看到個人電腦普及,真正反映在提升生產力。AI確實是一個革命性的科技,但可能要過了很多年才會真正反映在生產力的提升。

【延伸閱讀】

80歲老爸揮淚開除兒子 車燈龍頭大億集團,5個月接班失敗啟示

兩場大選決定2024三邊關係 台灣不是美中棋子,應扮演「剎車器」

侯友宜: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除人民心中的恐懼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788期;訂天下雜誌電子版

延伸閱讀

標普500指數逼近新高 投資人不理Fed官員替降息降溫

高盛:台灣明年Q2降息

國泰:台股明年上看2萬點

美股票型ETF 強吸金

相關新聞

大缺工時代 假日還能找到人!「長照版Uber」如何讓60萬家庭照顧者互助喘息?

據衛福部統計,長照2.0的「喘息服務」使用率低,為什麼?針對照顧者痛點,由大學教授、NGO共同設計推出「長照版Uber」互助喘息平台,要讓照護者實現週休一日!

貧富差距擴大 租稅大砲曾巨威:所得稅、證所稅都難救…要靠名牌包

台灣貧富差距真相是,有錢人靠錢滾錢,只繳少少的稅,讓全國財富不均更甚所得不均。但前立委、財稅大老曾巨威卻說,證所稅重徵無望,稅改要靠營業稅。為什麼?

焦慮中產!年薪百萬工程師不婚不生不買車:怕有意外我就掉下去了

台灣中產階級為何受壓迫?員工分不到經濟成長果實,「我感覺離有錢人愈來愈遠…,」結婚11年只出一次國的文科媽媽,擔憂兒子選錯行過更差;即使在科技業年薪百萬的工程師,也為未來發愁。

「不學就會死」的X世代 為何面臨愈來愈嚴重的年齡歧視?

「抱歉,你資歷『太豐富』」「不好意思,我們需要數位原生代的員工」,各式各樣針對年齡而來的荒誕刻板印象,正造成X世代(44-59歲人士)的轉職困難。根據美國調查,職場年齡歧視情況每年創新高,Gen X和企業該如何因應?

台股基金績效遠勝ETF!專訪「鉅亨買基金」總經理:ETF是白飯 基金是炒飯

00919、00940等高股息ETF,掀起資金瘋狗浪,但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台股基金表現其實遠勝ETF。《天下》專訪民營第一大基金公司「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以下是他為投資人解析,挑對台股基金,為何賺比較多?又該如何做基金和ETF的資產配置:

消防、護理、教師 為什麼愈「社會奉獻」的職業愈易受剝削?

為什麼在多數社會裡,那些確保眾人安全、健康、培育人類後代的職業角色,往往低薪、血汗?美國研究人員好奇這個現象,發現了「英雄稅」的真相——「無私」的標籤,讓工作者啞巴吃黃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