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拍攝日本美食!YTR意外錄下身後「神偷作案過程」 23秒影片全網驚呆

專任教師員額不足…台大建議改設「學位學程」 新聞所撤回學士班申請

巴菲特狠賣蘋果股票!一口氣大砍約13%持股 上季持有現金再創紀錄

台灣稻米產業鏈生存風暴:水情告急 休耕補助創20年新高

南部地區水情告急,嘉南灌區的農地因旱災休耕。 (謝佩穎攝)
南部地區水情告急,嘉南灌區的農地因旱災休耕。 (謝佩穎攝)

【文/蔡立勳;圖片/謝佩穎攝】

各地水情陸續吃緊,作為台灣重要糧倉的嘉南平原連續3年沒有第一期稻作,已對農民、田地造成影響。休耕若成為常態,國內農產分工最完整的稻米產業鏈也將面臨生存危機。

時序進入3月中旬,台南的陽光已曬得人熱暈暈,本該是插滿嫩綠色水稻苗的水田,放眼望去卻是一大片黃褐色的旱田。

「你看我們務農的,都曬得很黑,已經習慣了,」今年41歲的渡仔頭水稻育苗中心負責人胡育旗在大太陽下自嘲。

他從幼稚園時就在祖父的育苗場幫忙,不慎斷了一截左手食指,長大拿到碩士學位後到電子業工作兩年,因為不願被輪班的工作環境綁住,也看到同學過勞而生病,返家接手育苗場至今。

胡育旗購入、更新機械化設備,減少育苗場的工作量,產量反而翻倍,也在社群上成立水稻育苗互助團,與農民分享育苗資訊,更曾入選農委會第一屆百大青農。

嘉南平原連3年僅單期稻作

從小就在田間長大的他,如今卻面臨父執輩也沒見過的難題。

嘉南平原向來是台灣人的重要穀倉,一年能種植兩期水稻,近3年卻都僅有單期稻作,育苗場的訂單直接少了一半。

先是前年缺水休耕,去年的水同樣不夠,農委會首次推動大區輪作,政府發放津貼獎勵不種稻的農民。沒想到今年南部地區水情同樣告急,嘉南灌區1.9萬公頃的農地,第一期稻作再度停灌休耕。

休耕一再發生,不只農民生計堪慮,更牽動到背後的稻米產業鏈存亡。水稻是國內產業鏈最完整的農作物,台南市官田區青農聯誼會會長陳鴻偉指出,從最上游的育苗、代耕再到下游的碾米,已發展出一套分工體系。農民休耕,也意味著上下游的業者沒有生意可做。

退伍後就接手家業,從事育苗超過40年的嘉義縣水稻育苗協會理事長林武平感嘆,十多年前,一期稻作最多必須聘請近千名工人協助農事,如今一天就算給1500元的工資也找不到人。

除了農業原本就缺工,現在少了一期稻作,工作量不穩定,流失的速度更快,一旦離開就很難回農。「攏做抹飽工啊(意旨工作嚴重不足)!」林武平直呼這是「夕陽產業」。

佃農、青農沒有受益休耕補助

為了因應休耕對農民造成的損失,農委會祭出20億元的休耕補助,每公頃可領到9萬6000元,比前一次休耕補助多了3000元,創下近20年新高。

「獎勵很優渥沒錯,也很吸引人,跟種稻賺到的錢差不了太多,」胡育旗說,如果遇上天災導致農損,補助其實還多於耕作的收益。

聽起來很美好,但農民未必能從中獲利。因為佃農承租農地時,往往只有口頭契約,沒有書面載明彼此的權利義務關係、補助如何分配等事項。政府發放補助時,雖明訂由實耕者領取,地主自然也想分杯羹,迫於人情壓力、地方耳語,佃農往往只能與地主對分。

「即使爭到這次補助款,可能地主以後就不願意租給你,」陳鴻偉道出無奈。甚至不乏補助全落入地主口袋的情況。

休耕頻繁,受到衝擊最大的是返鄉租地耕種的青農。嘉義大學農藝學系教授黃文理觀察,青農過去受政策引導,放棄原有工作返鄉務農,精算生產成本與利潤,較願意承租大面積農地,投入專業的耕作模式。

當休耕成為常態,「租了地,半年沒有事情做要怎麼辦?領補助絕對不是他們當初回來的目標,」常與青農互動的黃文理直言。

例如,胡育旗目前還背著3、400萬元貸款,身邊不少返鄉務農的同輩,有的貸款擔子比他還重。

休耕後,雜草叢生、旱作欠收

農田生態也會因為休耕而出現變化。一般農地以野蠻生長的雜草最讓農民頭痛,無水種植時往往成了雙穗雀稗等難防治雜草的樂土,必須反覆使用除草劑,不僅影響土壤地力,也不易完全根除。

即使未來復耕水稻,雙穗雀稗只要有枝節殘留在土裡就會持續生長,影響收成。

回鄉接手祖父稻田、曾種出農委會十大經典好米的青農賴承麟指出,一般田間管理,雜草處理可能只需要2次,但休耕後的田地需額外處理3至4次,是衍生出的隱形成本。

這也促使農民想方設法自救。《天下》記者走訪嘉南平原灌溉區,在綿延的旱田之中看到零星田地佈滿一株株水稻苗。

胡育旗解釋,在停灌區還能耕作的稻田,有些是汲取周邊的河溪當作水源,有些利用既有的水井灌溉,更有農民花大錢鑿井尋找水源。鑿井也並非一定有水脈,隨著久旱無雨地下水脈大幅下降,種植成本會顯著上升。

面對氣候變遷在田間逐漸擴大的效應,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今年的休耕補貼已在農曆年前發放給農民,目前正研究第一期有沒有辦法改種其他作物。

「農民當然可以轉作其他作物,但是我們有沒有提供足夠配套?」黃文理舉例,從設備、採收後的處理、通路等環節,都是政府鼓勵農民轉作時所需考量。

胡育旗觀察,確實有農民領了獎勵轉作旱作的補助,倘若周遭種水田,滲透的水分會導致作物發芽率低、收成差。嘉南地區各區域土壤特性不同,在黏質土保水性佳的區域種雜糧更違背適地適種的本意。

尤其在一大片水稻田之中,若夾雜幾處轉作旱作的田地,灌溉水易透過土壤、田埂滲透到鄰田,導致旱作腐爛。

農民自救,鑿井取水灌溉農田。 (謝佩穎攝)
農民自救,鑿井取水灌溉農田。 (謝佩穎攝)

耕作稻期應隨氣候變遷調整

既然轉作旱作不易,調整耕作習慣或許是解方。

長期以來,一期稻的產值、品質通常比二期稻來得高,因為一期稻的生產過程天數較長、溫度相對均等,病蟲害較少,二期稻則會碰上夏季高溫、多濕,病蟲害相對多,成本也較高。

黃文理指出,氣候環境已不同以往,政府若有意引導農民種植單期稻作,或許能打破傳統一、二期稻作的時間點,依據天候因素,找出適合現在的栽培期,同時配合品種改良與篩選,維持稻米品質,先建立示範區檢視成果。

一方面能減緩稻米生產過剩的問題,不用靠休耕減少產量,又能因應當前的水情。

但最重要的是,相關政府部門如何正視天候問題,以及對水稻產業甚至是整體農業帶來的影響,提出全面性的政策,甚至協助農民因應轉型。

因為政策要能超前部署,而不是永遠追在後面跑。一位青農坦言,一開始休耕只有發給農民補助,政府後來發現育苗、代耕等業者也受到影響,今年列入補助範圍,如果下次又有其他資材業者,或是產業鏈周邊的業者來喊生計受到影響,補助範圍要不斷擴大、加碼嗎?

畢竟誰也無法保證,接下來不會再遇到停灌休耕,或是休耕範圍是否會再擴大,補助絕對不是萬靈藥。

【延伸閱讀】

ChatGPT不能沒有台灣!從心臟到外殼,33家台廠變身「AI夢幻軍團」

經銷商罵三字經、新車還沒騎到家就壞 老三SYM如何重奪第一?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770期;訂天下雜誌電子版

延伸閱讀

內門鳳梨產地出現3元低價 高市農業局:5月回穩

推廣稻米節水種植 台南農改場引進紙蓆插秧機

向猝逝稻米專家吳永培致敬 黃敏惠開箱幸福嘉義米午餐

柳營青農英國果醬賽奪金 南市府貼紅榜祝賀

相關新聞

「不學就會死」的X世代 為何面臨愈來愈嚴重的年齡歧視?

「抱歉,你資歷『太豐富』」「不好意思,我們需要數位原生代的員工」,各式各樣針對年齡而來的荒誕刻板印象,正造成X世代(44-59歲人士)的轉職困難。根據美國調查,職場年齡歧視情況每年創新高,Gen X和企業該如何因應?

台股基金績效遠勝ETF!專訪「鉅亨買基金」總經理:ETF是白飯 基金是炒飯

00919、00940等高股息ETF,掀起資金瘋狗浪,但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台股基金表現其實遠勝ETF。《天下》專訪民營第一大基金公司「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以下是他為投資人解析,挑對台股基金,為何賺比較多?又該如何做基金和ETF的資產配置:

消防、護理、教師 為什麼愈「社會奉獻」的職業愈易受剝削?

為什麼在多數社會裡,那些確保眾人安全、健康、培育人類後代的職業角色,往往低薪、血汗?美國研究人員好奇這個現象,發現了「英雄稅」的真相——「無私」的標籤,讓工作者啞巴吃黃蓮。

把定存拿去炒股 理財作家:我大錯特錯

住在美國德州的自由撰稿人西森(Jennifer Sisson)主持播客節目《媽媽的理財地圖》(Mama's Money Map),致力幫助家庭主婦實現財富自由。她最近分享一項令她後悔不已的錯誤理財決定。

年薪約1,055萬元!7成AI博士投入業界 如何影響民主?

一直以來,AI研究的前沿都在大學裡,直到ChatGPT帶來的熱潮改變了一切。現在,學術界的教授聲音微弱,不是直接跳槽科技巨頭,就是被科技巨頭豢養。當追求真理、促進社會公義的學術研究,都轉為商業利益至上時,我們的世界會如何轉向?

過得像個窮學生、開破車 億萬富翁年輕時5個節儉習慣

NBA達拉斯獨行俠隊老闆庫班(Mark Cuban)成為億萬富翁之前,是個非常節儉的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