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俄羅斯再傳內鬨?瓦格納首腦:俄軍試圖炸死我的手下

體操/新加坡公開賽 「鞍馬王子」李智凱鞍馬摘金

傅崐萁被爆性騷…侯友宜發聲了 呼籲黨中央絕不能輕忽此事

有望搶先Gogoro、光陽獲利 中油加油站變充電站留得住兩千億?

圖片來源:謝佩穎攝
圖片來源:謝佩穎攝

【文.康陳剛】

204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衝擊中油四分之一營收。中油以自家原料開發電池新材料,推出機車換電系統和儲能櫃,與三陽合作的機車即將登場。電動車時代,它要繼續做前進的動力。

想像,當已預見自己公司2000億的生意即將消失,你會採取什麼行動?這正是中油此刻面對的狀況。

中油最大收入來源,佔總營收兩成三的車用汽油,過去是公司穩如泰山的基石,如今,卻變成30年內將消失殆盡的瀕危產品。2040年,台灣將全面禁售燃油汽車和機車。以交通部統計平均車齡約十年計算,2050年就是中油車用汽油生意的盡頭。

「如果中油再不轉型,我們就等死!」中油董事長李順欽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大聲疾呼。

商模1:廉價燃料變電池材料

中油的第一個商模轉變,是針對國內機車市場,推出自有的電池換電系統。機車電池裡頭的負極材料,就是中油自行研發的「軟碳」。電池四大材料正極、負極、隔離膜和電解液中,石墨系的負極材料由碳組成,正是石油業者的老本行,成為中油轉進電池領域的契機。

「我們就是要把燃料變材料,提升產品的價值,」中油綠能科技研究所所長呂國旭,一一年時仍在煉製研究所擔任專案經理,便是由他負責開發中油的第一款電池負極材料——軟碳。

他解釋,中油產製軟碳的原料「重質油」,其實是石油提煉過程中價值最低廉的副產品,相較於以公升計的汽柴油,重質油是一噸一噸賣,大多給製造業作為燃料使用,因此期望透過研發讓產品加值,提高利潤。

充電快,有望搶先回本

不過國內已經有Gogoro及光陽兩套機車換電系統,中油能以後進者之姿佔得一席之地嗎?

中油煉製研究所所長蔡銘璋對此相當樂觀,他認為,軟碳比起主流的人造石墨,能延長電池壽命、加快充電速度,一顆電池從20%充到80%只需20分鐘,讓中油能以較少的電池數量維持換電網路運作,大幅降低成本。

此外,中油只扮演單純供應能源的中立角色,並不賣車,也是中油換電系統在推廣上的優勢所在。

「讓車廠專心做車,電我來供應,」他解釋,中油現在已找上國內機車銷售冠軍三陽合作,預計在今年下半年,中油的換電系統和三陽的第一款中油換電機車將同步推出。中油評估,自產的軟碳電池壽命長、充電快,只要有5萬名車主使用,就能達到損益兩平,有望成為台灣第一個賺錢的機車換電系統。

商模2:做儲能櫃賺電費價差

為了打開更大的電池市場,中油又在2014年透過工研院技術和專利轉移,投入開發另一項負極材料「鈦酸鋰」(LTO),成為中油第二個商模轉變的關鍵。

在中油的藍圖中,未來將有不少加油站必須增建充電樁,供數量愈來愈龐大的電動車使用。但大量、高強度的電力需求,將為區域電網帶來壓力,若尖峰時刻使用,還會採計較高的費率,增加中油營運成本。

因此,中油充電站旁必須設儲能櫃,在費率低的離峰時充飽,作為存糧。一旦尖峰需求湧入,儲能櫃裡的便宜電力,就能賺取電價價差,也減緩區域電網的壓力。LTO正是中油儲能櫃的負極材料。

中油先前已投入約11億,即將在今年開出全台第一條LTO產線,年產能1000噸。預計到2025年,耗資80億的軟碳產線也會開始投產,年產能將由現有的試驗產能6噸,成長千倍,到達6000噸。

不過,中油想要立足電池材料領域,仍需更多實績證明自己的能耐。不加油的未來正在加速實現,即便已提早因應,中油恐怕還是得繼續加快腳步,才能在淘汰賽中存活下來。

【延伸閱讀】

經銷商罵三字經、新車還沒騎到家就壞 老三SYM如何重奪第一?

花60萬買下班5千小時!他用這個投資祕訣,從理財小白到財務自由

「保險藏錢」破功 最高法院新見解:欠債欠稅,小心保單被解約

宏都拉斯斷交|7年斷9國,中國為什麼現在出手奪邦交國?

為什麼「白馬王子」總是到處亂晃巧遇公主?童話裡沒告訴你的歐洲歷史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買房會讓人更幸福嗎? 哈佛快樂學教授這樣說

根據調查,「擁有房子」是美國人認為財務成功的首要指標。但買房後的快樂能持續多久?如何讓它永不褪去?長期研究幸福學的哈佛教授綜合研究與個人經驗給出指南。

現代汽車做對了什麼? 馬斯克讚:做的很不錯

《華爾街日報》分析,現代汽車在去年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廠,銷售6百85萬輛汽車,只落後豐田(Toyota Motor)和福斯(Volkswagen);而目前現代也成為美國市場第三大的電動車廠。

防疫險、解約潮燒出營運大洞 2023兩千大調查:全台15家金控11家衰退

全球升息、股債重摔,去年台灣金融業總獲利,比起前年腰斬。最大關鍵是,金控雙引擎之一的保險業,防疫險幾乎吃掉所有獲利,由盈轉虧。未來還很辛苦,新時代會是什麼面貌?

2023營運績效50強:高爾夫衝榜首!疫情餘韻後 分析師看好這類IC

2022年台灣遇上疫後經濟大亂流,不只台股走過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的最大跌幅,《天下》兩千大企業中,營收衰退家數也比2021年多出360家。但動亂中,仍有企業站穩腳步。疫情下,連燒3年的半導體族群,依舊盤據《天下》「營運績效50強」最新榜單。

中捷悲劇不是特例!營造業職災死亡居冠 工地為何比工廠更常出意外?

台中建案施工意外砸中捷運釀成1死10傷悲劇,回顧過去10年統計數據,營造工程業職災死亡人數七度居冠,高過有3倍多從業人數的製造業。我們能避免意外繼續發生嗎?

王品切青菜蘿蔔子公司變小金雞 挑戰營收3年翻9倍

對一般餐飲業來說,供應鏈通常用來支援第一線分店需求,是後援單位。然而,王品轉投資的供應鏈子公司萬鮮,卻被董事長陳正輝視為策略的核心,具備攻擊能力的要角。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