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開盤上漲196點創新高 台積電漲21元開823元

嘲諷拜登電動車100%關稅措施 川普揚言對「這項」課稅200%

衛福部首開寶林案專家會議!6毒物權威列席 認定米酵菌酸可能性高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中)表示,今晚6點首次召開跨部會專家會議,包括食藥署長吳秀梅(右)、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法務部等,共同討論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後續處理事宜。記者沈能元/攝影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中)表示,今晚6點首次召開跨部會專家會議,包括食藥署長吳秀梅(右)、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法務部等,共同討論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後續處理事宜。記者沈能元/攝影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擴大,衛福部今晚6時首次召開跨部會專家會議,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約於晚間8時16分對外說表示,這次會議參加成員包括食藥署、疾管署相關人員,以及感染科權威醫師、台大副校長張上淳、法務部法醫研究所代表、環境部化學署,以及6位毒物學方面的專家,與本次收治相關個案的新光、馬偕、北醫、三總等醫院代表。

王必勝說,這次會議主要目的是交換臨床訊息、毒理知識、食物疫調等資訊,最主要目的是希望收斂調查、檢驗的進程,找到貼近事實的原因,同時法醫研究所也會進行相關檢驗,會議中讓大家充分發言。

王必勝指出,根據疫調資訊,中毒個案都是在3月19日至22日間曾到寶林茶室用餐,且都有食用粿條或河粉,這兩種食材都是用同樣原料製成,因此,這次中毒因素目前看起來聚焦在此類食物,同時合併患者臨床症狀,尤其是住院重症者相關症狀類似,也都出現急性肝衰竭,引發後續器官衰竭或重症等。

「我們(與會人員)都覺得,中毒原因最可能還是從食物本身來。」王必勝說,現在專家都偏向是毒素導致,外界所推測的米酵菌酸,本次出席專家都認為,「可能性滿大的」,後續也會檢驗昨天前往現場稽查,帶回的35種食材,對於食餘和病人檢體的檢驗都有初步方向。

而檢驗米酵菌酸要有標準品,王必勝說,食藥署、台大、北榮等單位目前都有訂購,預計下周送達,就可以展開相關檢驗;除檢驗方向外,呼籲民眾如過去2周內曾到該餐廳吃飯,且有症狀可以通報,也會請各大醫院協助回溯類似症狀的患者,是否有出現相關症狀,若有症狀也會請醫院協助住採樣院患者的檢體。

王必勝指出,研判米酵菌酸中毒可能性高,是因為台灣沒發生過,查證文件跟相關臨床症狀,如急性肝臟衰竭、胃腸症狀、噁心嘔吐及相關病程,相似性都高,有些專家認為,相關症狀跟粒線體傷害有關,因米酵菌酸是針對粒線體作用,表現上滿符合的,不過仍未排除人為下毒等各種可能性。

至於檢驗時程,王必勝說,保守估計2周、希望可以更快,因為有些檢驗本就耗時,有些需要標準品的,就要標準品送達,如米酵菌酸過去沒有出現過,更可能是台灣首起,至於要檢驗哪些項目,則要交由毒物專家協助。

法研所明天要進行兩位往生者解剖,王必勝說,請他們做相關檢驗,不會只鎖定一項,包括農藥等其他部分,也會幫忙相關檢驗。

寶林茶室 米酵菌酸 食物中毒

延伸閱讀

衛福部赴寶林茶室稽查 疑食物中毒案「規格再拉高」

收高端害人恐嚇信 王必勝「回贈」1億5千萬冥幣:公務員不收賄賂

撇鬥爭盧秀燕 薛瑞元:這是科學的事情 王必勝沒錯

瘦肉精案延燒!藍營嗆食安變政治問題 王必勝挨轟「罪魁禍首」說話了

相關新聞

寶林廚師糞便驗出邦克列酸 毒物醫分析最糟情況

寶林茶室中毒案最新採檢結果昨出爐,越籍代班廚師除了手部檢出邦克列酸,糞便採檢也驗出邦克列酸。毒物醫師表示,目前來看是在糞...

寶林越籍廚師糞便驗出邦克列酸 醫直呼驚:恐是罕見共生體?

寶林茶室中毒案中的代班越籍廚師糞便採檢驗出「米酵菌酸(新譯邦克列酸)」陽性。但廚師本人似乎未出現中毒跡象,北市聯合中興醫...

寶林案住院再1例 21歲女肝指數破千

寶林茶室食安風暴再增兩名受害者,衛福部昨傍晚公布最新通報人數,總數來到卅二例,新增二名個案分別為六十二歲男性、卅歲女性,...

寶林廚師手上驗出米酵菌酸 鎖定粿條保存不當

寶林茶室遠百信義A13店食物中毒案有新發展。衛生單位鎖定米酵菌酸肇禍後,昨天確認餐廳胡姓廚師的手上驗出米酵菌酸,檢警懷疑...

寶林茶室廚師為何手部檢出米酵菌酸?專家曝最可能原因

寶林茶室案延燒多日,北市府今早記者會指出,3月24日採集廚師手部等跡證,經台大法醫所檢驗結果發現米酵菌酸。北榮醫師認為,...

新聞幕後╱廚師手上驗出米酵酸菌 北市始終不排除人為可能

台北市信義遠百A13「寶林茶室」疑食物中毒案,北市府今天指出 ,餐廳現場採集的生物、環境跡證有檢驗出米酵菌酸陽性,包括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