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開學防疫眉角多!戶外課怎上、不到校算缺席?七大問一次看懂

全國高中以下學校今(1日)正式開學,由於新冠疫情仍未完全平息,疫苗接種也未全面普及,為保護學生,教育部事先公布防疫指引,除要求上學全程戴口罩外,亦針對上課、搭車、用餐等制定規範,到底開學防疫有哪些「眉眉角角」要注意呢?《聯合新聞網》為您整理出開學防疫7重點。
★開學了,可以送學生到班上嗎?
- 除經學校及幼兒園認定有必要外,家長及訪客不可入校(園)。
★誰有資格進入校園呢?
- 完成疫苗第一劑接種滿14日的學校工作人員。未滿14日或未接種者,首次入校(園)服務前需提供3日內抗原快篩或PCR陰性證明,之後每7日需進行1次抗原快篩或PCR檢驗。
- 額溫需小於37.5度、耳溫需小於38度。
- 急性呼吸道感染者、具有COVID-19感染風險者不可入校(園)。
★學生在校如何防疫?
- 除飲水、用餐外,全程佩戴口罩。
- 吃東西前、上廁所、出入公共場所、咳嗽打噴嚏後,都應確實以肥皂洗手。
- 飲水機僅提供裝水,不得以口就飲。
- 用餐時需使用隔板入座或維持社交距離,且不得併桌共食、交談,用餐環境需通風。
- 維持各學習場域及用餐環境通風,開冷氣時應於對角處各開啟一扇窗,每扇至少開啟15公分。
- 課程或活動落實點名,採「固定座位、「固定成員」方式。
★身體不舒服怎麼辦?
- 到校前:如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主動告知學校,就醫並在家休息。
- 到校後:如出現症狀時,由學校協助安置並聯繫家長。
- 以上情況不列入出缺席紀錄。
★現在還能上體育課或音樂課嗎?
- 體育課程需注意保持室外1公尺、室內1.5公尺的社交距離,器材避免共用,如需輪替使用應澈底清潔消毒。
- 體育課程、音樂課程等教學活動,若無法佩戴口罩進行,教師須調整課程目標、教學內容與評量方式,並落實防疫。
- 僅開放游泳池及更衣室,淋浴設施及附屬區域不開放。
★還可以辦開學典禮、迎新或送舊等大型集會活動嗎?
- 原則上採線上方式辦理。
- 如採實體方式,應依指揮中心規定,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室內50人,室外100人之措施辦理,超過人數應提報防疫計畫報請地方主管機關核准後實施。
★校園內出現確診者怎麼辦?
- 1班1位師生確診,該班停課;1校2位以上師生確診,該校停課;1鄉鎮市區有1/3學校全校停課,該鄉鎮市區停課。
- 當學校有教職員工生或工作人員確診時,應暫停各項大型活動,如班際活動、社團活動、運動會等,並取消以跑班方式授課。
【超緊張再加問,若擔心染疫風險,可以不到校嗎?】
- 據國教署長彭富源表示,若家長有疑慮、學生有需求,可請「防疫假」,不會列入出缺席紀錄。
(以上資訊整理自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110學年度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管理指引」)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