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阿根廷超過10人抗議!總統新政大砍福利「休克療法」引民怨

520前再掀特赦議題…扁第38次延長保外就醫 「4不原則」紅線踩成紅毯

蘋果發表會4大新品實機一次看 13吋iPad Pro薄得太驚人

開學防疫眉角多!戶外課怎上、不到校算缺席?七大問一次看懂

台中市潭子區東寶國小今天開學,校門口有防疫措施。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潭子區東寶國小今天開學,校門口有防疫措施。記者游振昇/攝影

全國高中以下學校今(1日)正式開學,由於新冠疫情仍未完全平息,疫苗接種也未全面普及,為保護學生,教育部事先公布防疫指引,除要求上學全程戴口罩外,亦針對上課、搭車、用餐等制定規範,到底開學防疫有哪些「眉眉角角」要注意呢?《聯合新聞網》為您整理出開學防疫7重點。

★開學了,可以送學生到班上嗎?

  • 除經學校及幼兒園認定有必要外,家長及訪客不可入校(園)

★誰有資格進入校園呢?

  1. 完成疫苗第一劑接種滿14日的學校工作人員。未滿14日或未接種者,首次入校(園)服務前需提供3日內抗原快篩或PCR陰性證明,之後每7日需進行1次抗原快篩或PCR檢驗。
  2. 額溫需小於37.5度、耳溫需小於38度。
  3. 急性呼吸道感染者、具有COVID-19感染風險者不可入校(園)。

★學生在校如何防疫?

  1. 除飲水、用餐外,全程佩戴口罩。
  2. 吃東西前、上廁所、出入公共場所、咳嗽打噴嚏後,都應確實以肥皂洗手。
  3. 飲水機僅提供裝水,不得以口就飲。
  4. 用餐時需使用隔板入座或維持社交距離,且不得併桌共食、交談,用餐環境需通風。
  5. 維持各學習場域及用餐環境通風,開冷氣時應於對角處各開啟一扇窗,每扇至少開啟15公分。
  6. 課程或活動落實點名,採「固定座位、「固定成員」方式。

★身體不舒服怎麼辦?

  1. 到校前:如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主動告知學校,就醫並在家休息。
  2. 到校後:如出現症狀時,由學校協助安置並聯繫家長。
  3. 以上情況不列入出缺席紀錄

★現在還能上體育課或音樂課嗎?

  1. 體育課程需注意保持室外1公尺、室內1.5公尺的社交距離,器材避免共用,如需輪替使用應澈底清潔消毒。
  2. 體育課程、音樂課程等教學活動,若無法佩戴口罩進行,教師須調整課程目標、教學內容與評量方式,並落實防疫。
  3. 僅開放游泳池及更衣室,淋浴設施及附屬區域不開放。

★還可以辦開學典禮、迎新或送舊等大型集會活動嗎?

  1. 原則上採線上方式辦理。
  2. 如採實體方式,應依指揮中心規定,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室內50人,室外100人之措施辦理,超過人數應提報防疫計畫報請地方主管機關核准後實施。

★校園內出現確診者怎麼辦?

  1. 1班1位師生確診,該班停課;1校2位以上師生確診,該校停課;1鄉鎮市區有1/3學校全校停課,該鄉鎮市區停課。
  2. 當學校有教職員工生或工作人員確診時,應暫停各項大型活動,如班際活動、社團活動、運動會等,並取消以跑班方式授課。

【超緊張再加問,若擔心染疫風險,可以不到校嗎?】

  • 國教署長彭富源表示,若家長有疑慮、學生有需求,可請「防疫假」,不會列入出缺席紀錄


教育部開學防疫指引。 圖/翻攝自教育部粉專
教育部開學防疫指引。 圖/翻攝自教育部粉專

(以上資訊整理自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110學年度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管理指引」)

二級警戒 停課 社交距離

相關新聞

還沒接種的學生別擔心 北市開設「BNT特別門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北市沒有本土案例,但有4例境外移入,分別來自美國、烏克蘭、菲律賓入境,目前確診者均已安置在醫院...

南投BNT校園疫苗接種完成 接種率95.95%

南投縣COVID-19(BNT)疫苗校園集中接種作業已於上周提前完成,縣內41所國中、高中職、五專(含特教安置機構)共2...

桃園傳國中生打BNT出現不適症狀 消防緊急送醫

國、高中生目前施打BNT疫苗,桃園市蘆竹區今上午傳出1名國一學生施打後出現身體不適症狀,桃園市消防局蘆竹分隊獲報緊急將學...

新北校園BNT接種今結束 4天共14人送醫

新北市自22日至今天替12到18歲國高中生進行校園BNT疫苗接種,預計明天公布整體數據,不過教育局統計,近4天有14名學...

BNT首打學生爆不適!桃園大園高中1男學生暈針

桃園市大園國際高中學生1427人今天上午率先全國施打BNT疫苗,校方安排學生在活動中心輪流等候施打,疫苗接種過程,一名高...

學生首劑BNT 接種注意影片一再播還放音樂

桃園市大園、觀音高中2校學生總共2251人,分別進行全國第一波BNT疫苗施打。大園國際高中學生1427人今天上午8點率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