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賴清德國宴首移台南綠委讚「不忘根本」 藍酸:幫弊案沖喜

林智堅轉戰商場復出了!出任永興資本總經理 背後是三立集團

許嘉棟/前瞻性貨幣政策難訂

美國聯準會自今年三月啟動升息,迄七月底止,連續升息四次,累積升幅達二點二五個百分點。不少人於八月間看到美國的通膨率已略有回降,也憂心強力貨幣緊縮將引發景氣衰退,故多期待聯準會能放緩緊縮步調,甚或明年可以轉向寬鬆。不過,聯準會主席鮑爾八月廿六日在演講中明確表示,以緊縮抑制通膨必須持續一段時間;又在這段期間大家須忍受景氣與就業趨緩的痛苦。此一演講徹底澆熄了外界的上述期待。

各國央行貨幣政策,久被詬病為「太遲且太猛」。此一沉痾即使進入廿一世紀,也少見改善。被聯準會作為利率調控對象的聯邦資金利率,近廿年來即呈現上下大幅度的變動。注意到此現象者,自然會質疑:聯準會若能提早升息或降息,並將利率變動幅度予以和緩化,在紓解物價與景氣波動方面,是不是可以發揮更好的效果?此一質疑就是感覺美國近廿年的利率調整「太遲且太猛」了。

貨幣政策之所以老是犯「太遲且太猛」的毛病,除了可能是央行欠缺獨立性,意即決策受政治面的干擾,不能及時推出適當貨幣政策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應在於貨幣政策作用之發揮,通常有時間上的遲延;經濟學上的用語,就是貨幣政策有較長的「效驗落後」。因此,要制定出真能有效緩和景氣與物價波動的貨幣政策,央行必須能精準預測到未來經濟情勢的變化,並充分掌握貨幣政策的可能影響及其時程。如此方能及早(不會太遲)適量地(不致太猛)調整其貨幣政策。

然而,影響景氣與物價的因素多端,其中還包括諸多非經濟因素。例如引發近幾年全球經濟情勢重大變化的美中爭霸、新冠肺炎疫情與俄烏戰爭等,都是超出央行預測能力範圍的非經濟因素。央行既然對未來景氣的變化無法精準預測,對狀況的判斷,以及調整貨幣政策時機與力道的決定,自然也容易失誤。而一旦判斷過遲,景氣與物價之問題多已嚴重,施藥(貨幣政策之調整)也就會傾向重(猛)了些。

在近期,許多國家已先後祭出緊縮措施以抑制通膨。這次作為各國央行龍頭的聯準會,再次重蹈誤判通膨情勢,以致啟動緊縮太遲的覆轍,各界自然會期待未來貨幣轉向寬鬆,不要也犯了太遲的毛病;意即在緊縮成功抑制通膨,例如通膨率逐漸回降至百分之三左右時,期待央行能及早放寬緊縮、甚至轉為寬鬆。這樣,在「效驗落後」之作用下,先前的緊縮尚可持續發揮抑制通膨之效果,而新的政策則可望對當時可能已陷入衰退的就業與成長,在未來逐漸產生提振作用。

不過,此期待要能成真,仍然有賴央行對未來經濟情勢能有良好的預測能力,而且能預作精準的政策規畫。這兩項條件對央行都是重大挑戰。如前所述,影響經濟情勢的非經濟因素,並非央行有能力預測的。此外,貨幣政策對總體經濟的影響及其影響時程,在經濟結構轉變與科技金融快速發展等諸多因素的作用下,也愈來愈難以掌握與估算。針對前一項挑戰,央行或許可以藉由延聘一些非經濟領域的專家,例如國際政治學者、能源專家等,參與經濟預測工作,或是作為諮詢顧問,即可獲得某一程度的舒緩。至於後項挑戰,則有賴各央行加強經濟研究,或俟總體經濟學界有所研究發現,方能有解。

央行 美國聯準會 貨幣政策

延伸閱讀

克魯曼評美8月CPI:反映過去 而非未來

聯準會下周將暴力升息4碼?交易員這麼說

通膨吃掉薪資 1-7月實質經常性薪資還是負成長

通膨若持續走高 墨比爾斯:Fed利率可能升到9%才觸頂

相關新聞

黃齊元/地緣政治下的備案經濟潮

世界經濟論壇今年主題是「破碎世界的合作」,反映出當前全球競合的趨勢。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出席時表示,未來五十年晶片將取代石...

詹文男/從尷尬處找尋新商機

這幾年由於政府政策的鼓勵及豐厚資金的挹注,創業蔚為風潮。但創業的前提是需要有商機,但商機在哪裡?許多專家都告訴我們,消費...

劉學龍/平均地權條例是房市靈丹或毒藥?

號稱史上最重打房手段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春節前在爭議中三讀通過,代表房地產政策的利空出盡;此猛藥一出,加上信用管制...

丁學文/2023年的中國經濟外溢效應

跨完新年,眼看春節緊隨其後。說實話,正是一個休養生息,靜心規畫來年的最好空檔。但,就是這個時刻,迅雷不及掩耳,對全世界緊...

李淳/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有效益也有挑戰

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本周在台北舉行第二回合談判。這個很有意義的倡議名稱很炫、內容很硬,外界始終有霧裡看花之感。如何化模糊...

黃齊元/台灣需要新的全球化論述

當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宣稱全球化已死,走向世界卻成為台灣企業最重要的課題。當今全球化已超越企業層次,成為世界各國政治角力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