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被迫從軍的幽靈公民:緬甸羅興亞人遭誘騙參軍

今天溫差15度!梅雨滯留鋒到 吳德榮:下周二起防雷陣雨等劇烈天氣

男保全窒息迷戀大樓女住戶 瘋狂愛訊直逼夯劇「馴鹿寶貝」…下場出爐

線上會議關閉鏡頭,會讓開會時間延長? 讓線上溝通專家告訴你原因…

在看不到對方表情的情況下開會,無法感受對方的情緒或反應,容易造成錯誤解讀。 示意圖/ingimage
在看不到對方表情的情況下開會,無法感受對方的情緒或反應,容易造成錯誤解讀。 示意圖/ingimage

自從遠距會議逐漸盛行後,線上會議到底開不開鏡頭,一直是大家爭論的焦點之一。線上會議開鏡頭到底有何好處?如果決定要開鏡頭,又該如何要求大家開鏡頭呢?讓日本專門研究線上溝通的專家告訴你。

你有辦法平心靜氣的跟戴著全罩式安全帽的人說話嗎?大多數人的反應,應該會覺得「有點恐怖」。

但其實,你自己可能在無意中也做過同樣的事。

那就是在線上會議中關閉鏡頭。

本文出自《遠距溝通最強術》
本文出自《遠距溝通最強術》
大家不開鏡頭,有千萬種理由。有的人覺得不露臉更舒適,有的人不想讓家中擺設曝光,有的女性是不想讓人看見自己沒上妝的模樣……。還有一些人則是不想讓人知道自己一心二用,邊開會邊回信,或正在處理文書作業。

然而,關閉鏡頭開會,對方就相當於在跟一個戴著全罩式安全帽的人交談。換言之,對方完全看不到你的表情,也無法得知你對他所說的話有何反應,是高興、難過還是困惑,完全沒有任何線索。

許多電影或遊戲的反派角色都會戴著面具,正是因為面具隱藏了臉部表情,可以減少訊息的透露,使對方產生恐懼。

電影《星際大戰》中的大反派黑武士之所以駭人,不僅僅是因為面具,更多是因為我們看不到他面具下的表情。

實際上,根據我們的調查,高達五成的受訪者表示「在看不到對方表情的情況下開會,因為無法感受對方的情緒或反應,心理上非常疲憊」。

此外,在會議中關閉視訊鏡頭,不僅會影響對方的心理層面,也會對會議結果帶來不良影響。

常有人說:「人是用表情在說話。」我們的日常溝通中,除了語言,還會用到其他的元素。所以,如果看不到對方的表情或肢體動作,我們接收到的資訊將會大幅減少。

如此一來,我們如果不養成開啟鏡頭的習慣,對方就不得不在訊息匱乏的情況下開會。這可能導致訊息傳達不順或失誤,造成溝通不良,導致會議效率明顯降低。

我們的調查明確顯示,關閉鏡頭比開啟鏡頭更容易導致會議時間延長,達成共識的精準度也會降低。

不過,如果網路連線不穩,導致影像模糊,聲音也不清晰,此時會建議關閉視訊鏡頭。因為這樣做,通常可使音訊變清晰。

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先通知對方:「我的網路有點不穩,所以我先關閉鏡頭」,讓他了解情況。或者,如果是對方網路不順,不妨建議「請關閉鏡頭,收訊會比較順暢」;如此主動建議對方關閉鏡頭,也是線上溝通時必備的貼心舉動。

TIPS:如果開會時,所有與會者都關閉鏡頭,建議以身作則,率先開啟鏡頭。

(本文出自《遠距溝通最強術》作者:社團法人線上溝通協會 譯者:林姿呈)

相關新聞

同事「故意撈過界」影響業績...該向上司反應嗎?作家剖析:主管默許

同事老愛踩線,老闆隔山觀虎鬥在想啥?職場很多「不小心」的過界,通常是同事有意為之、主管默許。

金錢不再是成功唯一指標!作家提1論述:定義會過時、自我實現才重要

沒人不想成功,成功人士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了,人生就幸福了。但是,成功到底是什麼呢?我曾在臉書看到一則貼文,年薪700萬的外商主管,要開一個「百萬年薪衝刺班」,希望學員複製他的成功。他大方公布過去10年的薪水漲幅為噱頭,根據他的描述,剛畢業的月薪28K,將近30歲時,跳槽到外商,月薪超過18萬,年薪超過700萬。文末還附上一句頗具侵略性的hashtag:「用薪水打臉看不起你的人」。

年過30歲還不知喜歡什麼工作怎辦? 過來人「熬」:能獨當一面時再來否定

已經30、35歲,換過很多工作,依然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該怎麼辦?

5個人生體悟到了35歲才明白!他點關鍵慶幸沒有成為「討人厭的大人」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我35歲的「5個人生體悟」,仔細想想,人生能有幾個35歲呢?

揹黑鍋都是災難?替前輩挨罵反換得「合作機會」 作家點1關鍵:要有價值

揹黑鍋不是重點, 重點是如何讓自己揹「鍋」揹得有價值。

怕勞保未來破產…阿伯選一次性提領「因憐憫小孩全沒了」! 老了後悔也沒用的三個啟示

幾年前媒體上不斷播放關於勞保年金未來有破產的可能,看完這些新聞的阿土伯,擔心自己的退休金可能就這樣減少,又或者領不到,於是就選擇了一次性提領勞退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