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沒理由一直跌」中鋼工會質疑假消息重創股價 要求金管會主動調查

水電雙漲擺明放風向施壓國會 耍情勒凸顯政府無計可施

柯建銘講不停!3296案待協商零進度 韓國瑜:不能讓你發言了

你選紅豆還是奶油?網友最愛車輪餅口味排行出爐!

你選紅豆還是奶油?網友最愛車輪餅口味排行出爐! 圖片來源/unsplash
你選紅豆還是奶油?網友最愛車輪餅口味排行出爐!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六個月「車輪餅」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前五大車輪餅甜鹹口味網路聲量排行。

車輪餅堪稱國民銅板美食,常見於街頭小攤與夜市,不但好吃又便宜,同時也是許多人從小吃到大的美好回憶。而近年來店家不斷研發新口味,創意的餡料搭配不但打破傳統,也讓車輪餅的人氣持續攀升,以下這些網友們最推薦的車輪餅口味你都吃過了嗎?

甜、鹹口味各有擁護者 這些配料放到車輪餅裡竟有意外驚喜?

車輪餅口味包羅萬象,不管是甜或鹹的口味也都各有所好,而觀察網友們熱議的車輪餅口味當中,甜味以「紅豆」、「奶油」、「芋頭」等經典口味穩坐聲量寶座,其中「紅豆」作為車輪餅的「元老級口味」擁有眾多粉絲,不少網友留言「覺得吃來吃去還是紅豆的好吃」、「最經典還是紅豆」等。

網友熱議10大車輪餅口味網路聲量排行。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製圖
網友熱議10大車輪餅口味網路聲量排行。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製圖

位於聲量第二名的「奶油」口味則常被拿來與紅豆比較,有網友留言「奶油真理!如果只有一個能活,那就選奶油口味吧!」、「紅豆吃起來乾乾的,還是奶油好吃」等,引發奶油與紅豆兩派口味的支持者熱烈討論;此外也有不少網友喜歡「麻糬」所帶來的軟Q口感,表示除了單吃,加到不同口味當中也非常加分,稱讚「熱的麻糬融化了吃起來根本神」。

而在鹹食的車輪餅口味當中,以「起司」最受網友喜愛,不少網友喜歡把起司與其他配料搭配在一起,如「火腿起司蛋」、「玉米起司」、「培根起司薯泥」等,紛紛留言表示「吃過回不去」、「滿滿起司讓人難以抵擋」;此外「蘿蔔絲」與「菜脯」等鹹口味曾被網友票選為「最母湯的車輪餅內餡」,引來一眾網友在討論區中為其平反,表示兩款口味其實比起「甜膩」的車輪餅更好吃,留言「我從小到大首選都是菜脯或蘿蔔絲欸」、「菜脯第一名好嗎!」、「不是菜脯我可是不吃的呦」等,口味風評十分兩極。

看完網友們的討論,是不是很想馬上來一份熱騰騰的車輪餅呢?不妨參考網友們推薦的口味,在回家路上給自己買一份美味的銅板點心吧!

觀看原文→https://bit.ly/3MY6lsE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小吃

延伸閱讀

超大顆「草莓煉乳肉桂銀絲卷」超欠吃!南機場夜市限定排隊美食,還有「太妃糖牛奶布丁」口味

維尼、米奇都來了!6款春季巧克力、冰淇淋蛋糕 還有「貴腐酒」大人系口味

平假日午晚餐「2人同行1人半價」 新板希爾頓推起司節

好市多「貝禮詩櫻花白桃奶酒」亞洲限定款新上市!3款神級飲品瓶身都美翻

相關新聞

藝人的烏龍死訊 讓人回憶他在歌壇的輝煌紀錄

近日一場消息誤傳的風波,讓「劉文正」這個名字再度攻上了所有主流媒體的版面。現在大約三十歲以下的年輕朋友,很有可能只是曾經聽聞這個名字,但是對他是誰、做過甚麼,或許也只有很微薄的印象;更遑論去理解劉文正在他的全盛時期,在電影與音樂等領域當中所創下的輝煌紀錄,以及當年風靡萬千少女的王子形象。

消失的聯考科目「三民主義」考題翻出 你還能答得出來嗎?

過去每年七月,不只是「聯考季」,更是「烤季」,考場裡的考生全力以赴,考場外的家長也陪著緊張與忍受高溫煎熬,成為聯考時代的經典記憶。在當年的聯考科目中,有一門課是現代的年輕人幾乎無法想像的——三民主義。在戒嚴的年代裡,學生必須學習國父孫中山提出的政治理論,三民主義的三民指的是「民權、民生、民族」,該科曾經是聯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學生都得花上無數的時間死記硬背,直到2006年正式廢除「三民主義」考科。

與王祖賢齊名!「鬼后」王小鳳演《殭屍先生》人鬼戀成經典

1980年香港吹起一股鬼片與殭屍熱潮,連帶捧紅二位女星,一位是最美的女鬼,永遠的聶小倩王祖賢,另一位則是鬼后王小鳳。事實上,王小鳳是模特兒出身,因扮鬼而成為當年最炙手可熱的女星,特別是在電影《殭屍先生》中飾演小玉一角,與錢小豪上演人鬼戀,成為影迷心中的經典形象。

他懷念以前「便當只要50元」 內行人曝:1便當現在仍80元

現在萬物齊漲,唯有薪水不漲。日前有位網友表示,很懷念以前一個排骨便當只要50元,一碗滷肉飯只要20元的時代。不過有網友回應推薦「台鐵便當現在還是80元」。

打破禁忌話題的一本書! 《金賽性學報告》還一度成為熱門結婚禮物

1992年,一向以正派形象著稱,並在家庭與校園中扮演生活心理輔導角色的《張老師月刊》,發行了《金賽性學報告》中文版。這部性學經典將性話題從報刊的邊緣版面和書店的隱蔽角落帶入主流的展示空間。出版後短短幾個月內,銷量便突破十萬冊,由此可見過去不便公然談論的「性」話題,其實檯面下對這件事的關心程度,真可謂「強強滾」。

台灣廟有個荷蘭神! 「八寶公主廟」的由來與傳說

墾丁大灣海灘附近,有間小小的萬應公廟,供奉著萬應公、土地公以及「八寶宮」。八寶宮內的神像,據地方傳說,是來自荷蘭的公主。女神像身披彩衣、腳踩蓮花,背後懸掛著一幅濃豔色彩的西方女子油畫,畫像兩側則配有一副對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