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淑惠

追蹤
共發表24篇文章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書摘/病況驟變 沒日沒夜在外遊走

我不由地想起那場嚴重的摔傷。很多研究顯示,重度的創傷性腦損傷,特別是導致昏迷的頭部損傷,可能與...

生活

陽光灑落新學堂 車城保力園區首創教學型長照機構

在國境之南的恆春半島車城,屏東縣政府與恆春基督教醫院攜手合作,正在打造可望成為全台灣第一個有教...

生活

私密處整形治療頻尿 應先諮詢醫師

什麼樣的女性適合以注射肉毒桿菌素來治療頻尿或尿失禁問題?內湖長春診所醫師劉伯恩建議,應依不同體...

生活

女性私密處微整形 肉毒桿菌素證實能治療頻尿及尿失禁

肉毒桿菌素果然是微整形利器。它不僅能除皺紋,最新研究顯示,肉毒桿菌素對許多婦女的難言之隱:頻尿...

生活

IBD患者多青壯年 醫籲健保放寬給付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因健保設限面臨治療的困境。馬偕紀念醫院消化科系胃腸科主任章振旺說,治療...

生活

不停腹瀉、血便…小心克隆氏症與潰瘍性大腸炎 病例正在激增

「20年前,我當住院醫師時,半年才能看到一例IBD(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如今,消化科病房隨時...

生活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何宗融從癱瘓重生 成中西醫合療推手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兼中醫部主任何宗融,是台灣醫界推動中西醫合療的重要人物。這位知名中醫見證中西...

生活

中西醫合療 奇蹟救活馬小弟

去年8月凱米颱風夜,被掉落的女兒牆砸成重傷的馬小弟,是中西醫合療的成功案例。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

生活

怕成孤獨老人 腦神經名醫林欣榮建議:快跟AI交朋友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醫療診斷、治療方式及長者的生活品質正迎來全新的變革。神經醫...

生活

基因定序找精準中藥材 供個人化治病、防罹病飲食建議

大眾多認為中醫藥僅作身體調養食補之用,甚至與地下電台不明偏方混淆;然而,花蓮慈濟醫院運用基因定...

生活

旅美鋼琴大師劉孟捷北榮義演 天籟琴音感謝陳威明與團隊

今天晚上台北榮總介壽堂九百多個位子座無虛席,北榮醫護人員與家人、住在附近的鄰居們,結束一天的工...

生活

培育院長名醫無數 魏崢、林欣榮感念中研院士蔡作雍

一位老師能影響多少人?前國防醫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蔡作雍以他的一生來解答這個問題。蔡作雍在...

要聞

名醫加持AI 超音波即時辨識肝腫瘤

防治肝病,醫界積極宣導成人應每半年到一年作一次上腹部超音波檢查。但是檢查後疑似有腫瘤等病變,常...

生活

名醫加持AI 台大與好心肝超音波即時辨識肝腫瘤獲大獎

防治肝病,醫界積極宣導成人應每半年到一年作一次上腹部超音波檢查。但是檢查後疑似有腫瘤等病變,常...

生活

夫妻果真同命鳥? 失智症患者伴侶也有高風險 原因竟是「這1點」

在日本已視失智症為生活型態疾病,也就是失智和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

生活

退休後以安養中心為家20年 95歲的他說:花千萬很值得

從過去無人敢接手、鮮少人願意入住,到如今已然變成台北最搶手的安養中心,台北市至善老人安養護中心...

生活

榮總大師講座 蔣勳從星夜名畫重建梵谷精神疾患病歷表

台北榮民總醫院今天邀請兩岸四地文學及美學大師蔣勳到醫院演講,蔣勳以家喻戶曉的梵谷畫作為經緯,以...

生活

每年20萬人插上鼻胃管 專家:培養咀嚼力找回無管人生

許多人誓言「此生絕不插管」,但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20萬人因肺炎等疾病被插上鼻胃管,更有7萬人...

生活

失智老人基金會25周年 解鎖失智密碼出版

25年前的今天,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成立,是台灣第一個以「失智症」為名的非營利組織,從無到有,...

生活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25周年 發表「解鎖失智密碼」新書

25年前,台灣出現第一個以「失智症」為名的非營利組織,也就是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從無到有,開...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