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
格陵蘭創高溫記錄 海平面上升威脅浮現
格陵蘭融冰危機,創下千年以來最高溫記錄!學者指出,這個現象意味著全球暖化影響變得明顯,並警告「一旦格陵蘭島的冰川融化,將導致海平面大幅上升」。氣候組織表示,海平面上升可能造成氣候難民、土地鹽化等嚴重...
「星星之火2」記錄新聞人永續使命
長年關切台灣新聞產業的蕭同茲先生文化基金會,前年推出「星星之火—新聞人的一生志業」,探討新聞產業如何在數位洪流下奮力求生,今年再推「星星之火二:風起—新聞人的永續使命」,聚焦於新聞公共性,思考後疫情...
解凍格陵蘭 桃園展珍貴影像
提倡綠色永續的美妝品牌「歐萊德」,去年7月與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基金會共同倡議,展開解凍格陵蘭計畫,11人23天的艱困旅程,帶回上萬張冰山受氣候變遷而惡化的現況照片,珍貴的影像資料昨天在桃園市長張善政...
「解凍」格陵蘭 願景工程基金會攜手企業帶回珍貴資料策展
「歐萊德」公司對環保永續高度關注,也重視氣候議題,去年7月與聯合報系及願景工程基金會共同倡議,展開解凍格陵蘭計畫,11人23天的艱困旅程,只為到現場將最真實一面呈現。這些珍貴的照片資料將在歐萊德公司...
紐時賞析/北極迅速變暖 往昔降雪處改下雨
In a Rapidly Warming Arctic, Rain Where It Used to Snow北極迅速變暖 往昔降雪處改下雨As humans warm the planet, th...
200萬年前DNA揭奧秘 格陵蘭曾是茂密森林
科學家今天發表的研究顯示,現在一片貧瘠的格陵蘭北部地區,200萬年前曾是茂密的森林,除了是白楊木的家園,還有長毛象與馴鹿等令人驚奇的生物漫步其中。法新社報導,科學家從永凍層中取得可追溯至200萬年前...
歐萊德董座:企業減碳 消費者要一起努力
台灣企業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在COP27的周邊論壇「世界氣候峰會」中,分享企業零碳轉型的經驗,強調企業減碳需要與消費者一起努力,並分享聯合報、願景工程基金會與歐萊德共同製作的《解凍格陵蘭》紀錄片,強調...
COP27直擊/歐萊德埃及分享零碳轉型 消費者是減碳功臣
「洗澡時間從十分鐘縮減為三分鐘,不只可以省下70公升的洗澡水,也能減少企業『範疇三』的溫室氣體排放。」美妝品牌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響應聯合國第27屆氣候峰會(COP27)的「水資源日」,在「世界氣候峰...
優勝美地、黃石公園…全球1/3冰川遺跡 2050年前注定消失
全球每個地區都受到氣候變化危機影響,其中冰川在近幾十年以驚人的速度融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日公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地球上三分之一位於世界遺產內的冰川,將在2050年消失。這些瀕臨消失的冰川,包括在美國...
解凍格陵蘭6/「廢塑圍島」 融冰、洋流全面改變 海廢包圍全島
跟隨撈捕海洋垃圾的漁夫揚•班尼曼(Jan Banemann)撿拾金屬碎片跟破漁網,北極圈的峽灣即便遠在人類文明生活數千公里之外,仍難逃被塑料跟大型海洋垃圾圍繞。奧胡斯大學生態科學系教授雅各‧布斯特蘭...
「解凍格陵蘭」紀錄片授權非營利使用
由世界氣候基金會(World Climate Foundation ,WCF)主辦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峰會(World Biodiversity Summit)於今年9月21日在紐約曼哈頓舉行,《解凍格...
憂心氣候變遷 葛望平:企業要做選擇,決定明天跟未來
歐萊德、聯合報、願景工程基金會今年組成「解凍格陵蘭」採訪團,專題報導推出引發回響,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上月也首度在紐約發表紀錄片,呈現格陵蘭現況,警示世界關注氣候變遷。葛望平說,氣候變遷已是不爭事實,...
解凍格陵蘭5/雨變多了 漁夫牧民拚生計
漁業是格陵蘭的重要經濟支柱,占出口總量的80%以上,漁夫在氣候變遷前線勞動,面對冰山融化,漁夫不得不改變作法,適應在融化的海冰之間另覓漁場。格陵蘭氣候研究中心資深科學家湯瑪斯.尤爾.佩德森(Thom...
影/驚嘆氣候變遷速度 葛望平思考永續循環 打造環境教育館
經歷為期23天、橫跨超過上千公里的採訪之後,「解凍格陵蘭」專題從28號推出後,外界迴響不斷。全球最綠美妝品牌公司歐萊德與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基金會共同組成多達11人採訪團,全方位探索全球暖化對格陵蘭造...
在傳統與現代化中掙扎 一窺格陵蘭的文明悲歌
「我身邊的朋友在不久輕生,在這的生活感覺糟透了,我看不到希望。」一名年僅19歲在努克酒吧擔任保全的青年感嘆,道出了格陵蘭嚴重的自殺問題。格陵蘭自殺率高居全世界第一,格陵蘭公共健康中心的主管普爾森(B...
極地群像/極地大總管 陰錯陽差冒險30年
格陵蘭北極站首席科學家莫頓.瑞雪在極圈小島上的北極科學站卅年,但帶他來到格陵蘭的原因,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一切太瘋狂了」。他原想當醫師,但成績進不了;後來他想當牧師,卻在勾入學科系時,錯把「geol...
極地群像/解冰芯奧祕 揭氣候變化時間軸
想像數千年來地球上發生的氣候變化,都藉由大氣微塵的飄動,將這些微物線索移動萬里,然後冰封在北極一處永不解凍的三公里厚的冰層之中。那麼,這塊冰原就成了凍結地球歷史的水晶球。如果念對「咒語」,人類就能望...
極地群像/研究冰原 北極站像小聯合國
格陵蘭南部小鎮納沙史瓦克人口僅一百廿三人,今年八月初機場旁小旅館舉行晚宴,接待一百卅位由南極一路搭船北上的科學家,人數比居民還多。不論研究冰河、地質、氣象、生物,格陵蘭彷彿巨大的冷凍實驗室。各路人馬...
家園失根/格島見森林 樹與浮冰同時存在
格陵蘭的名字常被拿來開玩笑:雖名為「Greenland」,卻大雪冰封、一點也不綠;這原是一世紀時的挪威移民「紅髮艾瑞克」為誆騙同鄉同來,而謊稱的島名。但現在,氣候變遷真的讓格陵蘭變綠;甚至在南部小鎮...
家園失根/救極地遺址 科學家與暖化賽跑
當世界正為氣候變遷帶來的人類「未來」危機而擔憂時,有群科學家卻為人類「過去」而焦慮—他們是考古學家,為了北極文化的遺址,正和時間及暖化奮戰。人類如何在惡劣極地存活下來?在歷史長河與氣候的巨觀尺度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