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縱論/賴應表明對「中華民族」立場

台灣準總統賴清德。(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準總統賴清德。(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已結束他的訪陸之行,看來「台灣問題」不是他此行的重點。美國總統大選在即,俄烏戰爭當然比「台灣問題」更具急迫性。有過去阿富汗撤軍的「失敗者」形象,拜登不能讓外交成為他競選連任的包袱。因此,布林肯的任務就是促請中共勿為俄軍添柴加薪。

另一方面,中美近期密集高層對話,可能已為準總統賴清德五二○的就職,產生了「預防外交」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馬習二會」讓金廈漁船事件爆發後的兩岸緊張情勢,暫時緩和下來。因此,美國應關注「馬習二會」的後續效應,或許這才是影響今後兩岸關係變化的一個關鍵因素。

中共藉由「馬習二會」釋出的一個重要訊息是:北京將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思考兩岸問題。統一勢在必行,但採「非和平手段」,並不符合中華民族的發展利益。中共現階段的對台工作,仍以加強兩岸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

中共對賴清德的五二○講話不抱期待,因為賴未經美國授意,不可能就「統獨」問題表態;但賴就任後,兩岸就有可能進入一場「促統和反統的鬥爭」,美國想必也難以置身事外。習近平在會見馬英九一行時說,「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勢」。言下之意,實現兩岸統一,不僅要「安內」,也必須「攘外」。

例如,中共關注日益強化的台美軍事合作關係。就在布林肯訪陸的前夕,美國眾院通過了《二○二四年國安緊急補充撥款法案》,其中涉及軍援台灣的部分,包括軍事融資和提供對台軍事服務等項目的經費。

此外,中共認為美國已把台灣以「準同盟」的身分,納入美國圍堵中共的印太戰略之中。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日前提醒美國必須正視「習近平掌控台灣的決心」,並建議美國運用其擁有「國際盟友」的優勢來加以反制。

中共擔心美國上述的對台言行,已對民進黨政府釋出錯誤訊息,會讓兩岸關係漸行漸遠,甚至鼓勵台灣走「分裂主義」的道路,如此一來,兩岸和平統一就遙遙無期了!

「台灣問題」對中美而言,長期以來都是一項「不可承受之重」。美國認為台灣的生存,攸關其價值與地緣政治利益;中共則堅持,這是涉及「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問題,是「核心利益中的核心」。針對「台灣問題」,我認為布林肯會覺得此行多說無益,因為彼此不會有任何交集之處。

但習近平不會容忍「台灣問題」久拖不久。為了避免外力干預兩岸統一,中共目前採取的策略是「圍點打援」:即孤立台灣,集中力量阻止外力對台灣提供的外交支援;在軍事上加強「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以阻止外力影響中共軍事圍台的計畫。

賴清德日前在民進黨中執會上,首度提及「由兩岸執政黨負責任的展開良性對話」。我認為在民進黨不放棄《台獨黨綱》、不接受九二共識的情況下,要期待民、共有對話的可能性,無異是緣木求魚。

賴清德的當務之急是表明對「中華民族」的立場,在「兩岸一家親」的氛圍下累積互信,建立民共對話的政治基礎。此外,賴政府應擺脫「唯美」馬首是瞻的角色,思考如何在中美長期戰略競爭的過程中,創造台灣戰略自主的空間。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中共 美國眾院 馬習二會

延伸閱讀

布林肯憂大陸支持俄軍 克宮:俄中關係繼續發展

結束3天訪陸行程 布林肯:大陸能扮演更有建設性的角色

布林肯會習近平 關切台海和平、北京援俄爭議

布林肯:美5個月內3度要求中勿介選 習近平曾承諾不做

相關新聞

加強肺癌防治 才是賴「功德」

昨天讀聯合報頭版「空汙罹肺癌風險高於吸菸」及相關報導,心情又不免沉重了起來。

善用補助 讓公共運輸永續

四月一日電價調漲影響所及,公共運輸票價漲勢待發。近十八年未調漲的國道客運運價,五月三日交通部審議通過漲幅並公告實施。其中...

健保改革 別只是調整點值就好

在面對健保點值的同時,應該也要面對在台灣醫療體系下長年的弊病!

改政黨比例制 NCC除汙名

國家通傳會NCC爭議不斷,現任委員一片綠。近日立法院國民黨團提出NCC組織法第四條條文修正草案,將NCC委員依國會政黨席次...

醫事始終缺人 應向外求援

台灣從來沒有一種行業像醫療一樣,始終處在「缺人」狀態下。二○○三年SARS事件後,政府啟動畢業後醫師訓練計畫(PGY),...

回應世代需要 讓診間對高齡友善

高齡友善逐漸受到重視,政府最近展開大規模醫院與衛生所高齡友善會議,議題包含無障礙把手、遠視眼鏡等等,其實高齡友善思維隨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