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警察替代役停徵2年又復徵 基層警卻怨問題多還打罵不得

賴清德出席交接典禮 工總當面喊話:希望政府考慮核能

蘋果iPad 10降3000元新價格完整看!取代入門款「末代Home鍵」iPad 9掰了

校園割頸 應同理老師的無助

「新北校園攻擊事件」令人難過與憤怒,不少人這才驚覺,曾幾何時台灣中小學校園也變得如此不平靜,各界紛紛呼籲重視校園安全。殊不知,各種校園衝突事件已然層出不窮,近年來更有增加趨勢,甚至不乏有生對師的攻擊事件,確實值得各界嚴肅面對。

此次不幸事件後,潘文忠部長提醒教育人員,稱要依教育部輔導管教辦法,老師如知悉學生攜帶刀械等違禁品應立即通報學校,學校也應緊急通報。部長並要求學校加強輔導在行為各方面需要特別協助的學生,對受到驚嚇的學生提供諮商協助,也希望老師透過課程或導師時間,提醒學生使用蘿蔔刀或其他文具時務必注意安全。

其實,部長對教育人員的呼籲,正是台灣中小學老師工作的日常。教育官員千篇一律的回應,除了讓人感到不食人間煙火,也難以從根本減少校園攻擊事件。老師的吶喊是:當學生不服管教,甚至攻擊同學或老師時,學校老師應該怎麼自處?而當相關人員無能為力,家長也不負起監護人基本管教責任時,學校與老師的支持體系又在哪裡?教育部除了一再課責學校,還能對學校提供哪些具體協助?

老師有輔導管教學生的義務,問題是,教育部所稱教師輔導管教規範,不僅難以保障老師有合理管教措施,老師在進行輔導管教行為時,還可能反遭學生、家長投訴,從而成為校園事件中的當事人。在層出不窮的投訴甚至濫訴下,不少老師深感動輒得咎;在不信任教育人員、甚至敵視教師的教育氛圍下,校園裡「多管閒事」的教育人變少,不是因為老師不再懷抱教育熱忱,而是確實有太多令學校人員心力交瘁的管教爭議,何況還可能因此身陷曠日廢時的「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中。在分身乏術又無力回天下,愈來愈多的老師只好選擇明哲保身、感慨不如歸去,這無疑才是台灣教育的一大危機。

再以學生攜帶違禁品到校或嚴重行為偏差學生的管教問題為例,學校人員若知悉,怎可能不加以勸誡?要問的是,除了學校,為何不同時責問家長有無善盡管教責任?實則,不是學校消極不作為,而是在學生基本權益備受呵護的現在,就算學校恪遵相關程序搜查學生書包,還是有可能被投訴;回到學校現場,為避免整個班級的師生互動、班級經營以及既定教學進度陷入惡性循環,面對屢勸不聽的學生,在現實面,老師除了苦口婆心的道德規勸,到底還能有何積極作為?

凡此,現階段學校面臨的輔導管教困境,以及第一線人員的無力與挫折,顯然已不是教育官員呼籲精進輔導管教措施就能解決。誠懇建議教育部嚴肅面對校園事件的結構性原因,同理看待學校與教師的無助,徹底檢討輔導管教相關規範,研議增置相關人力與資源,協助學校處理校園衝突事件。針對學校難以管教之學生,更應修法課予家長管教義務並明訂罰則。

很遺憾,在學校不斷承受壓力的同時,家庭與親子教育卻少人聞問;與其主打讓學生留校到晚上,總統候選人何不帶頭呼籲重拾家庭的教育功能,並課以父母更多的管教責任?要知道,式微的家庭教育,疏於陪伴孩子的父母,或許才是校園衝突事件的根源。

教育部 親子教育

延伸閱讀

3校國防學士班遭突襲停招!國防部挨批罔顧學生權益 教育部這樣說

國三生遭割頸不治身亡 家屬傍晚帶遺體返校招魂

教保員喊沒有考績獎金、加班只能補休 教育部回應了

國三生遭割頸不治 校園今暫停開放傳家屬晚間招魂

相關新聞

「六無主委」提油救火 人民無望

新春期間,海巡署小艇在金門海域撞翻陸籍漁船卻沒錄影,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第一時間未開誠布公。民進黨政府仇中,如果陸籍漁船違法...

大屋頂下/「三個面對」與「三個回到」 從八田與一回到蔣經國

兩岸正在等待五二○開啟新局之際,金門發生覆船,弄得氣氛很糟。但覆船只是偶發的局部事件,不免有針鋒相對的操作;兩岸新局則應...

金廈事件啟示:兩岸火藥庫須降溫

俄烏戰爭打了兩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公開承認烏軍陣亡人數達三萬多人,約為全國總人口數的千分之一。不論這個數字是否低估,死...

大屋頂下/拜登不支持台灣獨立 賴清德要顧好護位神山

賴清德在當選之夜的國際記者會中有兩段簡短談話論及國家認同與兩岸關係。

大屋頂下/民眾黨的三大戰略目標 柯文哲的可能與不可能

選前,有人問柯文哲:如果賴清德勝選,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民眾黨成了關鍵少數,將靠向民進黨成為執政黨?或與國民黨並肩為反對黨...

結構羈絆非新總統違憲藉口

在新的中華民國總統即將被選出來之際,許多有關台海兩岸及周邊關係的可能變化已被多方分析。這些不只是對他相關執政團隊的挑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