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關鍵清單勿成絆腳石

國科會公告共22項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涵蓋包括國防科技、太空、農業、半導體、資通安全等技術領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科會公告共22項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涵蓋包括國防科技、太空、農業、半導體、資通安全等技術領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為防範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外流,國科會公告了涵蓋國防科技、太空、農業、半導體、資通安全廿二項的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國科會表示這只是第一波清單,預計將會有第二波。關鍵技術清單的設置與增列,是為了保護我產業發展與經濟安全,但要如何避免其可能的負面效應?應有更多討論。

由於美國加大對大陸的科技封鎖力度,因而大陸透過挖角等方式,間接取得包括台灣在內的海外企業關鍵技術時有所聞。在各界呼籲下,近年來政府透過反滲透法、國安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實施與修訂,建構所謂的民主防衛機制,以避免台灣核心關鍵技術流向境外和大陸。

事實上,美、日、韓等先進國家,近年來都透過加強修法,保護戰略產業與關鍵技術;因此,我企業界對政府基於安全及維護產業發展而加強關鍵技術保護,多表示肯定。但在兩岸經貿仍有相當程度的鏈結、兩岸產業更是存在許多層面合作的前提下,企業界對後續關鍵技術人員赴陸的規範,仍存在一些討論的空間。

依新修訂的兩岸條例,受政府委託、補助或出資達一定基準從事涉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業務之個人或法人、團體、其他機構之成員;受委託、補助、出資終止或離職未滿三年者,需經政府核可才能赴陸。台灣企業接受政府委託或承接標案,或者是與台灣機構法人合作,隨著關鍵技術清單的增加,其業務或多或少都可能與關鍵技術相關;若企業工作者被列為關鍵技術人員,依法必須列入管制,其造成的影響,就是台商企業幹部原來正常的跨境調動受到很大限制。

換言之,台商企業幹部必須經過審查後才能赴陸;此舉不但不符合商業常態,且極大限制了企業彈性運作空間。倘若政府從嚴落實此法令,對企業來說,只能減少或避免與政府及相關法人的合作。

此外,不只是企業,台灣的法人、智庫,幾乎都有承接政府專案或接受政府補助;若這些法人、智庫研究的項目被列為關鍵技術,相關人員赴陸則必須受到管制。雖然目前仍未聽聞政府限制這些法人、智庫人員赴陸,但有些法人為避免踩到紅線,自訂內規要內部人員盡量避免赴陸;此舉形同削減台灣對大陸產業經濟的研究能量,無論是從經濟或國家安全角度來看,實非台灣之福。

政府管制關鍵技術,目標是保護產業發展及經濟安全;但若配套不夠周延或執行偏差,則容易導致窒礙難行,甚至治絲益棼。眾所周知,此次台灣管制關鍵技術,是基於防弊而劍指大陸;然而面對大陸,台灣除了圍堵之外,是否能夠有更積極的思維與自信,建構有利兩岸共存共榮的制度?

從辯證的觀點來看,兩岸有序的交流甚至合作,不但為台灣的產業帶來選擇與機會,更有利台灣的安全保障。因此,如何避免立意良善的關鍵技術清單設置,成為台灣發展及安全的絆腳石,需要產官學跨界的更多討論。

兩岸條例 台商 太空

延伸閱讀

開幕1禮拜就大排長龍!士林夜市開賣大陸傳統點心 網友不酸了:確實特別

黃仁勳坦言:華為是輝達在大陸的「強大競爭對手」

瑞典智庫:中軍火業收入連4年增長、8公司進百強

五月天捲入假唱疑雲 大陸官媒發聲「真演唱是演藝人員的本分」

相關新聞

「六無主委」提油救火 人民無望

新春期間,海巡署小艇在金門海域撞翻陸籍漁船卻沒錄影,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第一時間未開誠布公。民進黨政府仇中,如果陸籍漁船違法...

大屋頂下/「三個面對」與「三個回到」 從八田與一回到蔣經國

兩岸正在等待五二○開啟新局之際,金門發生覆船,弄得氣氛很糟。但覆船只是偶發的局部事件,不免有針鋒相對的操作;兩岸新局則應...

金廈事件啟示:兩岸火藥庫須降溫

俄烏戰爭打了兩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公開承認烏軍陣亡人數達三萬多人,約為全國總人口數的千分之一。不論這個數字是否低估,死...

大屋頂下/拜登不支持台灣獨立 賴清德要顧好護位神山

賴清德在當選之夜的國際記者會中有兩段簡短談話論及國家認同與兩岸關係。

大屋頂下/民眾黨的三大戰略目標 柯文哲的可能與不可能

選前,有人問柯文哲:如果賴清德勝選,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民眾黨成了關鍵少數,將靠向民進黨成為執政黨?或與國民黨並肩為反對黨...

結構羈絆非新總統違憲藉口

在新的中華民國總統即將被選出來之際,許多有關台海兩岸及周邊關係的可能變化已被多方分析。這些不只是對他相關執政團隊的挑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