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傳余姓華僑出價2億美元喬柯文哲任副手 中投聲明澄清意外揭露本名

不是台南!交通累計死亡數首下降 王國材點名「這縣市」重點輔導

NHK:美軍魚鷹運輸機墜日本外海 機上8人生死未卜

陸進口晶片劇減 力拚國產化

大陸海關總署最新統計,今年前四個月積體電路進口總量年減21%。(美聯社)
大陸海關總署最新統計,今年前四個月積體電路進口總量年減21%。(美聯社)

大陸海關總署最新統計,今年前四個月積體電路進口總量年減21%,至1,468億個。雖導致三星電子、高通等經營業績大幅下滑,反倒大陸半導體廠商加速實現國產化進程而受益。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2022年大陸積體電路(IC)的進口量年減15.3%,與前兩年強勁增長的情況形成對比。而在今年前四個月的數據中,進口積體電路1,468億個,年減21.1%,進口總價值為1,056億美元,年減25.6%,顯示半導體進口持續低迷。

CIC灼識諮詢合夥人趙曉馬表示,外部的限制逼迫大陸半導體廠商加速國產化進程實現,在各個細分領域加快創新研發,驅動半導體行業增長。大陸已轉向生產更多的傳統晶片,以滿足汽車製造商和家電製造商需求。

趙曉馬指出,在美國先前頒布的管制法案中,對大陸半導體製造行業實施最終用途管制,包括禁止向生產特定性能參數晶片的大陸境內實體出口任何EAR管轄物項。這項規則所使用的性能參數有三類,其中兩類(NAND、DRAM)均為存儲晶片。

從大陸國產晶片類型來看,分立器件、邏輯晶片、Power IC和MCU等位居前列。而在下游應用中,通信市場、汽車電子市場對於晶片的需求量較大。

根據芯謀研究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大陸晶片設計業(包括Fabless和IDM)總銷售額為543億美元,年增5.3%。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全球半導體產業進入放緩周期的情況下,2022年大陸半導體產業增速仍保持正增長。2027年,預計大陸晶片設計產業規模將超過1,000億美元。

大陸國產晶片起量的同時,海外廠商也感受到壓力。例如在存儲領域,在長江存儲、長鑫存儲的努力下,大陸在存儲晶片領域的技術水平上已經達到國際廠商水平,打破了被三星、美光等海外企業的壟斷的局面。

數據顯示,三星電子今年第1季營業利潤下降95.5%,淨利潤年減86%。其中,晶片製造業務虧損4.58兆韓元,而2022年同期該業務有8.45兆韓元的利潤。三星電子執行副總裁Ben Suh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存儲晶片價格的持續下滑和存貨跌價是公司該季利潤承壓的主要原因。

高通今年第2財季顯示,營收為92.75億美元,年減16.92%;淨利潤為17.04億美元,年減41.92%。其中,手機晶片業務的收入為61.05億美元,年減17%,技術許可業務的收入為12.90億美元,年減18%。

2021年以來,大陸多家科技公司都宣布了自研晶片的進展,發布像是影像晶片、AI控制晶片、服務器晶片等產品,進一步提升了大陸國產晶片的自給率,導致了大陸企業對於進口晶片的需求量進一步降低。

半導體

延伸閱讀

解讀中美商貿部長會面 陸官媒:美國已上了三把「鎖」

2華人涉嫌在美運營「秘密警察局」 助大陸打壓法輪功遭起訴

日男因反間諜法遭拘 日經產大臣會王文濤要求釋放

葡萄牙網路安全機構示警 朝5G禁用大陸設備邁進

相關新聞

馬雲拋售阿里股票?阿里合夥人蔣芳:馬雲一股都還沒有出售

針對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家族信託公司,計畫減持1,000萬股,預計套現8.707億美元。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首席人才官蔣芳...

外商撤資變多 陸FDI連5月衰退

中國大陸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十月,大陸實際使用外資金額(FDI)為人民幣九八七○點一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

王文濤會雷蒙多 關切半導體禁令

為落實「拜習會」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共識,中美商務部溝通交流機制首次部長級會談十六日在舊金山舉行,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就美國...

大陸地方政府債務達408兆 北京出手管制了

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達408兆元,大興土木闢建基礎設施導致債台高築是主因之一。據外媒報導,北京當局已通令地方政府中止「有疑慮...

淘寶、京東雙11戰報 又蓋牌

中國大陸民間消費未完全復甦,「雙十一」購物節結束後,電商巨頭京東、阿里巴巴旗下淘天集團都未公布具體成交數據,只用「用戶規...

陸延長對我聚碳酸酯反傾銷調查

大陸商務部昨天公告,於去年十一月卅日對原產於台灣的進口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簡稱PC)實施的反傾銷調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